发生变化:中国最早的银元竟然是仿制,竟然还留下了书籍?
清代中叶时,东南沿海一带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外国银元特别是西班牙银元大量涌入中国,东南一带竟以之为通货。
受外国银元的影响,清政府和民间仿照外国铸造了一批银元。中国最早的银元,应当是仿铸的外国银元,如西班牙银元或墨西哥银元。现在已经发现了仿铸这些银元的币模。
《两般秋雨庵随笔》是清代著名笔记,书中记有当时广东行用外国银元的情况:“粤中所用之银不一种,曰连,曰双鹰,曰十字,曰双柱,此四种来自外洋。
曰北流锭,曰镪,此二种出自近省,皆乾隆初年以前所用。其后外洋钱有花边之名,来自米时哥。又有鬼头之名,来自红,,亦谓之公头。夷国法,嗣王立,则肖其像于银面。《史记》所谓安息国,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转较嗣王面是也。
福王安康节制两粤,爵嘉勇公。有司以公头之名,犯公爵,禁之,令民间呼为番面钱。以画像如佛,故又号番佛。南、昭、连肇多用番面。潮、雷、嘉、琼多用花边。
粤中用钱,千疮百孔,率皆破板,其发江浙音者,曰出舱光板,无一堑痕,每园以广平称之,足重七钱二分。以寻常通用烂钱易之,每园加二三分、四五分不等。仁和周南卿茂才《咏洋钱》句云:一种假面留半面,十分难事仗园说。”
道光年间是中国货币史开始发生变化的时代,仿铸洋钱就是其中之一。道光十三年(1833年),黄爵滋就曾说:“盖自洋钱流入中国,市民喜其计枚核值,便于应用,又价与纹银争昂,而成色可以稍低,遂有奸民射利,摹造洋板,销化纹银,仿铸洋钱。
其铸于广东者曰广板,铸于福建者曰福板,铸于杭州者曰杭板,铸于江苏者曰苏板,曰吴庄,曰锡板,铸于江西者曰土板、行庄,种种名目,均系内陆仿铸。作弊已非一日,流行更非一省,则今日内陆之洋银,即内陆之纹银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