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专家”胡金波:其实,我小时候不喜欢化学

“氟专家”胡金波

胡金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科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有机氟化学研究,首次提出亲核氟烷基化反应中的'负氟效应'概念,发展了多个原创性氟化学试剂和反应,被国内外同行上百次成功应用,其中2个试剂均被国外同行称为“胡试剂”(Hu Reagent)。共发表论文170余篇,被引用8000余次(据Web of Science), H index 53。目前担任Tetrahedron期刊编辑,美国化学会氟化学分会执行委员。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英国皇家化学会氟化学奖, 首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Norvartis Chemistry Lectureship Award,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 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日本国际有机化学基金会讲座奖(IOCF Lectureship Award)等。
8月24日下午举行的徐汇区首期“英才汇”论坛上,胡金波用亲身经历讲述了科技人才培育的关键问题。

“其实,我小时候不喜欢化学。”“一语惊人”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而他长期从事的正是有机氟化学研究。

然而,回忆起自己真正对化学“开窍”的一刻,胡金波说当时自己已经就读研究生一年级,是将近24岁的“高龄”。在此之前,尤其是进入大学前,胡金波一直是名文学爱好者,对人文社科感兴趣,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文科生。

“我读高中的时候不太自信,觉得自己学不好化学,更没想过要成为一名化学家。”扭转胡金波这一想法的是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我发现我的导师直到大学一年级才接触化学,之前他一直读拉丁文,文科好得不得了,但后来不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化学家?”

有了这一全新的认识,胡金波对化学突然“感觉来了”。“我发现,有机化学有点像半门文科,很多化学反应需要记忆,很多反应原理要通过'破案’的思路来化解。”而此前丰富的文科积累,则让胡金波迅速找到了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专长。“我擅长写论文,会讲故事,这是我跟'纯理科生’相比的优势。”

而现在,无论是面对新一代的青年科学家,还是更年轻的研究生们,胡金波都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年轻人,“千万不要自卑,不要觉得只有别人的研究才'高大上’,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和擅长的一面。”

以下来自2014年的一则采访报道:

采访胡老师之前,笔者曾上过他的课,课堂上胡老师温文尔雅的谈吐、渊博的学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采访伊始,胡老师刚刚出差归来,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全然不顾旅途的疲惫,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

负氟效应一一一个偶然的发现

胡老师一直从事有机氟化学研究,近年来,他创新性地提出含氟碳负离子“负氟效应”的学术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正向调控和反向调控的'负氟效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进展,其中多项成果已被Angewandte JAC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报道。
谈及自己提出的“负氟效应”,胡老师首先谦虚地表示,“负氟效应”是他的一个proposal ,还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公理。他告诉我们,当初发现'负氟效应'也是机遇使然。2005 年胡老师回国之初,氟化学领域中研究较多、较热门的是三氟甲基化和全氟烷基化(他自己在国外学习期间也曾从事三氟甲基化研究),但二氟甲基化、一氟甲基化方面的研究在当时还寥寥无几。因为在该领域内,很多同行都认为,三氟甲基化做了,二氟、一氟的都不在话下,也没有研究的意义。但当时胡老师认为,既然研究得少,就值得去做一些东西来作比较。
而实验的结果也着实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发现与亲核三氟甲基化相比,亲核二氟甲基化的结果要好得出奇。进一步研究他们又发现,CF3 、RCF2 、R2CF 碳负离子对环氧烷的开环反应,也是含氟越少越容易。这些实验事实都与传统理解相悖!因为一般认为氟原子是吸电子基团,含氟越多,碳负离子越稳定,其亲核性也越好,但实验结果却恰恰相反。凭着对科研的敏感性,胡老师认为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个“负氟效应”。他解释道,“负”既是指负电荷,也是指负面影响,“负氟效应”也可以归纳为:氟原子取代越多,碳负离子的热稳定性越差,其对一些亲电底物的亲核性也越差。他告诉我们,当初提出这个proposal,一是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了解这一规律,同时也可以让国内外同行共同验证,一旦发现不吻合,可以及时修正。多年来,“负氟效应”这一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已逐渐被大量实验事实所证明,也逐渐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应用研究一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除了致力于氟化学的基础研究,胡老师还积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承担了国防科配套研究项目,在关键材料的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成功实现应用,得到了相关单位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作为“钍基核能”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在锂同位素分离和氟盐制备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多年来胡老师一直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手抓”,他把基础研究作为一种基础性科学技术储备的来源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同时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一些服务国计民生的应用研究。
名师引领一一步入科学殿堂

谈起自己从事科研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胡老师表示,首先要感谢自己的导师George A. Olah 教授和G. K. Surya Prakash 教授的引导。Olah 教授是超酸化学和碳正离子化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因为对碳正离子化学的突出贡献,荣膺1994 年诺贝尔化学奖。
胡老师告诉我们, Olah 教授是一位个性鲜明,对科研充满热忱的化学家。Olah 教授的言传身教,对胡老师日后走上科研之路产生了深远影响。Olah 教授非常强调主观判断力,他曾告诫胡老师,“热门的领域不要去做,有很多人在做,你做与不做都一样。要做就要做一个没人做的领域的拓荒者”。此外,他还强调刚开始从事科研时,一定要从一个基本点入手,才能走得远一点,久一点。胡老师回国后,没有选择当时较为热门的三氟甲基化和全氟烷基化,而是选择研究较少的二氟、一氟甲基化,并坚持长期坚持从“负氟效应”这一基本点出发开展研究工作,正是受到导师的启发。
寄语学子一一在科研中寻找乐趣

谈到对青年学子的希望,胡老师告诫大家,“兴趣与毅力是第一位的”。他认为,科研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因此他希望广大学子把科研当成一种爱好,并从中寻找到乐趣。这样,大家做实验,犹如科海泛舟,乐在其中,不仅容易出成果,而且不会身心疲惫。
胡老师告诉我们,在国外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都把科研当成一种爱好,并乐此不疲,自己的导师Olah 教授就是一位。Olah 教授曾兴奋地告诉胡老师,“从事自己喜爱的化学事业,还能以此谋生,领到工资,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此外,在给研究生授课过程中,胡老师也遇到许多这样的同学,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周云飞'的同学。原来胡老师在授课时,除了讲解基本知识外,还会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参考书。出乎意料的是,半年后,周同学竞埋头将他推荐的参考书都读完了,并产生了一种有如读武侠小说般的上瘾的感觉?后来他还发邮件,请胡老师再推荐几本好书给他读。这让胡老师倍感欣慰,因为在他看来,作为老师,最大的职能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挖掘出来。
谈到目前青年学子们普遍反映的“课题难,压力大”的问题,胡老师认为要辩证地看待。因为科研领域往往“机遇与挑战并存,勇气与成就并存”。他告诫大家,遇到难做的课题,肯定会有压力,但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在他看来,一个难做的课题,何尝不是一个机会?正是因为课题棘手,许多人都做不出来,你把它做出来了,才会有成就感。而且往往愈是困难的课题,学到的东西越多,因为越是做不出来,越是焦头烂额,看的文献也越多,想的办法也越多,学到的东西自然也就越多。
最后,胡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博士教育阶段真正收获的是能力的培养,而不能简单地用文章的数量来衡量”。因此他希望广大学子,要注重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把发表文章看得太重。
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结束了,胡老师和蔼的微笑、儒雅的谈吐、朴实的话语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临别之际,胡老师真诚地表示,自己也希望有机会能与青年学子们多多交流,倾听学子们的心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