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梅:国内科幻翻译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1978—2019)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摘  要:总体而言,1978年以来国内的科幻翻译研究长期处于蛰伏状态,近十年开始逐渐升温,但是专著稀少,主要体现为论文成果,硕博研究生是科幻翻译研究的主力军。就研究特点而言,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科幻译本、译者和译史三个方面;研究方式上主要有翻译策略探讨、翻译理论阐释、理论建构三类。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总体上存在边缘化和薄弱性的问题。若要拓展提升科幻翻译研究,需要深化已形成优势的翻译史研究,研究方法上充分利用语料库和大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研究对象上更多关注当下,研究思路上跨出文本内部研究拓展外部研究,研究理念上对外译介与对内译介同步进行。

关键词:科幻翻译;研究现状;研究展望

一、引言

科幻文学是一种兼具“陌生化”与“认知性”的文类(苏恩文,2011:3),关注“科学”、“启蒙”、“理性”、“进步”等宏大主题,但一直不属于主流文学,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国内科幻研究文献的趋势或可说明这一点(见下图)①:科幻研究自1978年②以来,一直处于边缘状态,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但从2000年开始,尤其是2010年后逐渐升温,2015-201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这和2015年刘慈欣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美国科幻雨果奖有直接关系),之后2017年小幅回落之后继续上升,2019年大幅攀升达到明显的新高峰,由于本次统计时2019年的数据尚未全部释放出来,实际数据将高于目前数据,显示的攀升幅度其实会更大,科幻研究升温趋势实际上更明显。尽管如此,科幻研究在数量规模上与主流文学研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也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

1978—2019年科幻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

科幻其实是极富研究潜力的领域,科幻作家刘慈欣曾经说过,“所有文学体裁中,科幻文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疆域” (刘慈欣,2016:1),可以从文学角度,科技文化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共有理性和感性的思维空间,横跨不同领域的多样视角,有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优势。图一的走势足以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外科幻影视的影响以及知名科幻作者的推动下,我国科幻文学逐渐繁荣起来并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纳,也带动了科幻研究的升温。同理,置身其中的科幻翻译也在这个期间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作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是不可多得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前景比较广阔。

二、科幻翻译研究的概貌

当然,与科幻研究相比,科幻翻译研究的范围相对狭窄,边缘化更明显。有关科幻翻译研究的专著,到目前为止仅有两部,一是郭建中的《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2004),兼顾科普与科幻,偏重翻译实践,属于内部研究;二是王晓凤的《晚清科学小说译介与近代科学文化》(2015),借用译介学、文化翻译学的相关理论,深入探索晚清科幻翻译是如何参与到我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建构中的,偏外部研究。除此以外,暂无关于科幻翻译研究的专著出版,也就意味着,科幻翻译研究的成果形式以研究论文为主。

左:《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

右:《晚清科学小说译介与近代科学文化》

科幻翻译研究的概貌可以从CNKI文献的年度分布上略见一斑(见下图)③:首篇相关论文出现时间要晚于科幻研究,迟至1994年才开始(李亚舒),之后就是长达大约15年的蛰伏期,2009年小幅攀升后又处于徘徊状态,2016年因刘慈欣《三体》效应达到顶峰,之后略有回落,然后继续呈现上升趋势,这与科幻研究的趋势也是比较一致的。

1978—2019年科幻翻译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关于科幻翻译的94篇文献中,有63篇属于硕士学位论文④,占科幻翻译研究文献的67%,其中学术硕士学位论文26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翻译实践报告)37篇,可见高校研究生是当前国内科幻翻译研究的主力军。关于科幻翻译研究的学位论文出现较晚,始于2007年⑤,至今不过13年,但出现后发展就比较迅速,数据如下:2007(1),2008(0),2009(2),2010(2),2011(2),2012(1),2013(4),2014(2),2015(7),2016(11),2017(9),2018(11),2019(11),主要集中在河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

三、科幻翻译研究的特点

通过对本次检索到的文献的综合考察,发现国内的科幻翻译研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两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

1.研究对象上

科幻翻译的研究对象本身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从现有研究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科幻译本、译者和译史三个方面。

(1)译本研究

此类研究在科幻翻译研究中所占比例最大(翻译硕士的学位论文尤为典型),主要针对科幻小说的翻译进行文本分析,如修文乔和姜天扬(2018)以刘宇昆翻译郝景芳短篇科幻《北京折叠》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入手,分别分析译文在语言、文化、交际等维度实现适应与转换的翻译策略。近年来这类研究增加了科幻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如程丹萍和董春枝(2018)探讨科幻类新词在字幕翻译中的翻译策略:直译、意译、音译。曾婷硕士学位论文(2012)以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系列汉译为例,聚焦读者的接受问题,分析译文得失,并提出科幻翻译的原则,方法,技巧及要求等。

《太空漫游》系列 ▲

值得注意的是,从本次检索文献来看,期刊上的译本评析以汉译英为主,英译汉的评析则集中在学位论文中,个中原因或可值得探究。

(2)译者研究

译者研究集中在鲁迅等人身上,其中关于鲁迅的研究最多,在本次采集到的10篇科幻译者研究文献中,有5篇是关于鲁迅的,足见鲁迅作为中国文化名人的影响力辐射之广,如李广益(2010)专门梳理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科幻小说的翻译情况并进行深度分析,认为鲁迅的翻译体现了他作为“科学者”和“文学者”的双重身份,王琳和向天渊(2016)探讨鲁迅对儒勒·凡尔纳小说的翻译,包括翻译动机、理念和策略等,体现出鲁迅作为科幻翻译的先驱,“科普型”翻译思想的形成及对后世的影响。除此以外,尚有2篇关于当代科幻译者郭建中的,一是访谈(李亚舒,1994),一是硕士学位论文(付艳艳,2013);还有2篇关于新生代译者刘宇昆的⑥,如张馨元硕士论文(2018)关注刘宇昆的汉英科幻翻译活动,以斯坦纳阐释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另有1篇是关于梁启超的论文(王彬,2016),探讨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翻译中伦理建构的缘起、路径及影响。

《十五小豪杰》▲

中国科幻历经百余年的发展,译者群体数量可观,却缺席科幻翻译研究场域,这种现象值得深思,一方面可能与科幻翻译研究起步晚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跟对科幻、翻译、译者的认知等不无关系,很值得进一步探究。

(3)译史研究

这类研究包括译介与传播研究,是内涵比较丰富的领域,目前跟其他翻译史研究一样,集中在对晚清(清末民初)时期的科幻翻译上。本次采集数据中有10篇论文涉及到这一时期的科幻翻译研究,如徐善娥(2007)分析晚清科幻翻译的背景(“小说界革命”),指出当时的科幻翻译看重的是传播科学开启民智的社会功用,而不是其文学价值。任东升和袁枫(2010)探讨的问题是清末民初科幻翻译的兴起和发展对本土科幻创作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问题;康洁雅和黎昌抱(2014)关注晚清科幻小说译者在翻译中遵循的翻译规范,深入分析影响译者选择的复杂原因;龙月圆(2017)硕士论文以The Time Machine汉译本为例,研究清末民初意识形态对科幻小说翻译策略的影响。

另外, 1949年以后科幻发展的各个时期,5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以来,都分别有(学位)论文进行研究。期刊论文“'十七年’中国科幻小说的外来影响接受及概念建构”分析了1949—1966年间科幻译介阐释与本土创作实际的现状及相互关系(詹玲,2018)。周馥郁(2011)硕士论文运用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和皮姆多元因果论,以20世纪80年代的翻译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当时的科幻翻译对民众思想及本土科幻创作的影响;徐兴茹(2016)硕士论文运用皮姆多元因果论对中国新时期(1978—1989)的翻译现象的原因阐释;姚利芬(2017)探讨1975—2016年间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影响及启示等。陈捷(2014)硕士论文综合运用多元系统,规范理论和多重原因理论,结合量化统计,全方位地分析2000-2012年间的国内西方科幻的翻译状况,颇有成效。

还有以中国百年科幻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如王雪明和刘奕(2015)归纳总结中国科幻百年间各个时期科幻小说翻译的特点以及与科幻创作之间的互动。姜倩(2006)博士论文将20世纪分为五个时期,利用多元系统论、图里规范论和皮姆多元因果论,结合典型文本分析,探讨各时期科幻小说译介的背景、特征和成因,以怎样的方式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相互作用与影响。

至此,中国百年科幻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均有研究涉及,但从规模和成熟度上来讲,还是清末民初时期的研究最为突出,而且有套用同类翻译理论的倾向,国别作品的译介研究不多见,也意味着科幻翻译史研究的空间很大。

2.研究方式上

目前科幻翻译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翻译策略研究,翻译理论阐释,理论建构。

(1)翻译策略研究

翻译策略研究最为常见的是个案分析,探讨科幻文本的翻译技巧、翻译策略,如刘洋(2016)尝试从小说描写、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等方面探讨科幻小说翻译中文学性的实现问题 ;李广荣(2019)探讨菲利普·迪克《高城堡里的人》翻译中的回译问题,认为被翻译文本的文本类型、回译的对象和读者的认知能力决定着译者采取什么样的回译方式。王淑卿(2018)硕士论文以《北京折叠》英译本为个案,结合郭建中提出的科普科幻翻译“文学性、科学性、通俗性”三原则,从成语、纯虚构内容和比喻的翻译入手,总结汉英科幻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高城堡里的人》▲

翻译策略类研究的视角比较微观细致,所涉及到的翻译策略技巧实际上跟其他类型的文本翻译基本上差别不大,在体现科幻翻译特殊性方面还有待商榷及提升。·

(2)翻译理论阐释

理论阐释是指运用传统翻译理论分析阐释文本翻译和翻译现象,即以某个翻译理论为指导进行案例分析,最为常见的是目的论,改写论等,如赵雨晴(2016)注意到了当今字幕翻译中新出现的问题,以《银河护卫队》等科幻喜剧电影字幕翻译为例,结合翻译目的论探讨娱乐化翻译策略的健康发展问题。杨春林(2018)应用生态翻译理论,分析刘慈欣《三体Ⅲ·死神永生》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在这类研究中,其他翻译研究中涉及到的翻译理论,基本上都能在科幻翻译研究中派上用场,而且多数都是顺应性的运用与验证,少见批判性的反思与拓展,也体现不出科幻翻译的特殊性,容易沦为这些翻译理论的新注脚。

《银河护卫队》▲

(3)理论建构

这种理论建构研究带有比较纯粹的理论探讨色彩,比较少见,但是值得期待,因为这有助于科幻翻译研究特色的确立。曹乐(2016)硕士论文探讨以少年儿童为读者群的科幻小说翻译,指出科幻翻译如果针对儿童,要遵循创新性、简洁性、生动性和成熟性的原则。徐伟彬(2002)认为科幻小说翻译会潜移默化地对读者的阅读经验、科学文化涵养和理性思考产生影响,有利于民众科学精神的塑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王晓凤等(2014,2015)将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构建追溯到晚清科幻作品的译介活动,认为当时的科幻翻译实际上支撑着晚清中国强国形象的构建,蕴含在国外科幻中积极的冒险精神和先进的科技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近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塑造过程。这种研究很能突出科幻翻译研究跟其他研究不同的特质,是有很大潜力的研究类型。

四、科幻翻译研究的不足

总体而言,现有科幻翻译研究存在边缘化和薄弱性的不足。

1.研究的边缘性

研究的边缘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整体上关于科幻翻译的研究在数量上偏少,二是高水平论文不多。就总体数量而言,除了科幻翻译的专著稀少以外,论文总量也偏少。以“篇名”含“科幻翻译”为检索条件得到的文献仅为94篇,这和以“篇名”含“科幻”采集到的2962篇相,仅占其3.2%,更不用说和整个文学研究相比了,更何况这94篇中还包含63篇硕士学位论文,其中37篇为翻译专业硕士基于翻译实践的翻译报告,比较偏重于翻译实践,理论性不是其重点,如果排除这一部分数据,所占比例仅为1.9%,更显科幻翻译研究的边缘性。除此以外,高水平刊物上还比较少见科幻翻译研究类的论文。本次采集到的94篇文献中,仅有5篇见于CSSCI期刊,如果将检索条件放宽为“主题”可检索到138篇文献,含12篇CSSCI,和检索到的文献总量相比,仅分别占到5.7%和8.7%,都属极少数。

研究数量少意味着涉足此领域的研究人员不多,即使有也存在研究不足的问题,原因很复杂,既有历史原因造成对科幻及科幻翻译的不重视,也有研究者背景原因。翻译研究者多出身文科,主要是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而科幻涉及到科学内容,对出身文科的研究者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同时,科幻翻译研究其实还需要研究者不仅熟悉本国的科幻创作和科幻文化,还要熟悉国外的科幻创作和科幻文化,而这基本上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领域,如果没有对科幻的热情和足够的积累,比较容易产生隔膜感和挫折感,研究也容易流于浅表,成就感不大,从而阻碍研究热情。

2.研究的薄弱性

科幻翻译研究薄弱的问题表现在上述数量的欠缺上,更表现在研究的同质化上。一方面是内部重复多,容易在一些切入点和研究对象上扎堆,比如前文提到的利用目的论分析翻译文本和翻译现象,再比如在中国科幻译介方面,大多数研究都将目光集中在雨果奖获奖者刘慈欣一人身上。在知网上以“篇名”含“科幻英译”检索,可以获得文献19篇,有13篇是专写刘慈欣《三体》英译的,4篇关于郝景芳短篇《北京折叠》的英译,1篇包括二者的,在这19篇文献中含12篇硕士学位论文,其中10篇都是关于《三体》英译的,不同之处在于理论框架应用的差异,剩下的7篇期刊论文中有4篇关于《三体》、2篇关于《北京折叠》英译策略的,差异在于理论视角,涉及不同的语言维度,如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结构转换等,可见此类研究的偏向性极为明显,这和这两个作品均为雨果奖获奖作品有极大的关系。

《北京折叠》英译版 ▲

研究同质化的另一个表现是与外部的重复多,也就是跟其他类型的翻译研究没有多大区别,未能体现出科幻翻译独有的特点,郭建忠早在十五年前就提示过这个问题,认为普通翻译理论在很多情况下也适用于科幻翻译,科幻翻译研究要有自身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需警惕掉入研究雷同的陷阱(郭建中,2004:xvii)。但是当前科幻翻译研究多数还集中文本内部,关注字词句的翻译转换,翻译理论的阐释运用等,这样一来,所谓的科幻翻译研究,不过是换了个文本对象,译例不同而已,换掉这些例子,不会影响到整体框架和结论,这应该是科幻翻译研究最大的不足之处,其实也是当前整个翻译研究面临的一个窘境,需要开辟新的研究思路。

五、科幻翻译研究的展望

当下科幻翻译研究的边缘性和薄弱性其实也意味着科幻翻译研究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那如何突破这个困境,取得科幻翻译研究的突破呢?综合上述研究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考虑:

首先是深化已形成一定规模与优势的领域,主要是翻译史方面的研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这本身也是当今翻译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李广益的“史料学视野中的中国科幻研究”认为,中国科幻文学史各个阶段均存在史料整理严重不足的问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推进史料建设(李广益,2015),这其实也是科幻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因为科幻文学史包括科幻文学翻译史,后者同样存在着类似的历史阶段和研究问题。国别科幻作品在各个阶段的译介与传播也是翻译史研究中一个颇有潜力的领域,其中也会涉及到译者研究,尤其是1949年以后各阶段的科幻译者,基本上是比较空白的领域。

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不妨充分利用已经比较成熟的语料库和大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翻译现象、翻译策略等进行更有说服力的研究。语料库研究已经是语言学的常见研究方法之一,国家社科基金1996年到2019年间批准立项的语料库研究达276项,其中可划归翻译研究范畴的立项课题只有26项,这可能是因为翻译研究中的语料库视角要晚于语言学,故其应用规模和深度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新兴的大数据挖掘视角也因其强大的科学性和阐释力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在科幻研究、科幻翻译研究中的运用尚属罕见,发展潜力较大。

三是在研究对象上,不妨多关注当下。鉴于科幻领域本身的丰富性,科幻研究和科幻翻译研究其实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尤其是当今的大环境更是给科幻翻译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中国科幻在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奋斗之后,在21世纪进入了上升通道,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以2018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中国科幻大会为例,本次大会持续三天,四十多个内容形式不同的环节,几乎涵盖了科幻产业的所有领域,信息含量巨大,安排紧凑高效,声势浩大,影响可观。在这样的产业发展带动下,科幻翻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科幻翻译的出版平台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杂志和出版社,现在更有众多的文化公司(如八分光、读客等)以及新型杂志型图书(如《不存在》MOOK系列)参与进科幻翻译的出版和发行中来,极大地提升了科幻翻译的流通以及在社会上的认知度。据统计,2010年以来翻译引进科幻图书数量一直呈现持续增长势头,分别是:2010年36部,2011年37部,2012年67部,2013年74部,2014年78部,2015年94部(卢军,2016)⑦,同时这些出版发行机构还定期举行各种科幻活动,比如举办年度科幻大会,评选年度科幻奖,发起科幻春晚(小说)、科幻拜年祭(视频)等文化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最有名的科幻奖项“银河奖”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分别从2013年和2010年开始设置科幻翻译奖,足见对科幻翻译的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译者,也有着与之前的译者不一样的翻译生态,他们背景多样化,有文学出身的,也有理工科出身的,后者无疑占有一定的专业优势,比如美国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的译者Denovo(徐海燕)就是一名生物学女博士,还是顶级潜水俱乐部成员。有些译者还身兼科幻创作,如陈楸帆,姜云生等,其中更不乏女性作家译者,如夏笳与赵海虹。这些新生代译者的外语水平好,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翻译观念灵活,更擅长于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翻译,借助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翻译,并与读者进行互动,形成独特的翻译文化,这些都是以前不曾有的现象。相应的,科幻读者的参与性也更强,科幻虽不属于主流文学,但是由于科幻文类的特殊性,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科幻迷群体,利用当今发达的网络技术,在各类平台上与作者、译者、其他读者互动。如Denovo就曾经在豆瓣上开辟讨论组“所有人问Denovo,你是怎么翻译《神经漫游者》的!!!”,披露自己翻译的心路历程,回答读者相关问题,互动性很强,论坛上的互动记录达34条,读者问题五花八门,热闹非凡,要不是译者在一次潜水中意外身亡,这个数字还会有上升。获得2018年星云奖最佳翻译小说金奖的科幻经典尼尔·斯蒂芬森的《解码宝典》,其四人翻译小组也在豆瓣上开辟论坛,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先后总共贴出了将近一万字的图文解说,探讨与小说理解和翻译相关的诸多细节问题⑧。这种互动型的翻译活动,使得翻译不再孤独和神秘,也使得文本具备新的生产过程,文本意义更鲜活,也更复杂更丰富,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不存在》MOOK系列               《神经漫游者》

四是在研究思路上,要跳出文本内,结合文本外的各方因素,因为翻译实际上并非在真空中发生,而是受制于诸多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其实涉及到文化研究的范式,这在翻译研究领域并非新话题,但是,对于当今科幻翻译研究来讲,尚属薄弱环节,不妨加以重视,前述王晓凤专著《晚清科学小说译介与近代科学文化》即是很好的范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科幻翻译与科学文化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这类研究的理论资源颇丰,该书就借用了译介学、文化研究方面的理论。再比如文学研究中的“事件”视角,着重考察文学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事件为切入点审视文学书写、传播和阅读,有利于从不同侧面看待文学现象,把握技术、观念、文化和文学生产之间的联系,从而对于文学的生成机制和流变线索有所洞察(王晓路,刘岩,2018:29)。以目前在国内科幻圈里的热词“赛博朋克”为例,该词译自英文Cyberpunk,主要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种科幻亚文类,后来演化成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而且经过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过滤,使得围绕这个词的各种文本构成一种“事件”,检验着我们对科幻文学的理解,更表征着中国(后)现代文化来临的现实和趋势,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也已经越出科幻翻译本身,进入大科幻领域,需要对整个科幻圈,包括科幻创作,科幻读者,科幻传播的深入了解,方可做出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

《魔戒》▲

最后是在研究理念上,不厚此薄彼,也就是对外译介与对内译介同步进行。或许是受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政方针的指引,目前研究中有偏重中国科幻外译的倾向。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优势研究外译中不可偏废,尤其是在当今良好的科幻翻译大环境之下。论文“新世纪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魔幻小说之间的关系”(韩强,2013)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该文的思路就是从《魔戒》《哈里·波特》的译介入手,探讨奇幻、魔幻小说和科幻创作的影响关系,其实打开了科幻翻译研究的眼界。陈捷(2014)硕士论文《2000—2012年西方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也是这方面很值得肯定的一个尝试。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和科技文化的发展,科幻很可能成为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科幻文化发展氛围或将日趋良好,为科幻和科幻翻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如能在现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拓展研究领域和思路,定能有所作为,提升科幻翻译研究的整体质量,为中外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余泽梅,四川邻水人,文学博士,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研究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主讲文学翻译课程。擅长人文社科翻译,主译参译著作六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一项,目前关注科幻文化及科幻翻译的研究。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注释:

① 本数据根据重庆大学图书馆CNKI远程站点入口检索数据绘制,检索时间:2020年1月22日;文

献发表时间截止到2019年;检索范围:期刊、博硕论文、会议、报纸;检索条件:篇名含“科幻”(含

部分英文文献),共计2962篇,所属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四川大学,

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CNKI有一定的授权局限性,故本数据采集未达到穷尽

性,但具备一定的参考性。

② 本文以1978年作为文献时间节点的起始年,是因为以“篇名”含有“科幻”为检索条件在CNKI

获得的第一条文献出现在1978年。以“主题”含“科幻”检索,可获得1956-1977年间19篇文献,

但题目中均没有明确使用“科幻”一词,故不予采纳。所以本文最终确定1978-2019年为考察国内科

幻研究趋势的时间段,对科幻翻译研究的考察也置于这个大框架之内。

③ 根据CNKI检索数据绘制,检索时间:检索时间:2020年1月22日;文献出版时间截止到2019

年;检索范围:国内期刊、博硕论文、会议、报纸范围内;检索条件:篇名含“科幻翻译”,共计94

篇。同样,由于CNKI的授权局限性,本数据采集未达到穷尽性。鉴于文献体量较小,本文未采用

CiteSpace等软件做可视化呈现,而以文字描述为主。另外,关于同类综述,2019年3月的《英语广场》

上刊有白艳丽和任朝迎的“国内科幻小说翻译研究综述”,其文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7年,全文两页

半,篇幅较短。

④ 关于科幻翻译的博士论文有4篇,由于篇名不匹配本次检索条件(“篇名”含“科幻翻译”)而尚

未出现在本数据中。

⑤ 此为本文数据采集方式下获得的第一篇(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从多元系统理论看1900—1919

年科幻翻译的对中国的影响”,作者邓建,学位授予单位为重庆大学。综合其他检索条件,得到最早

一篇学位论文为2006年的博士论文,“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作者姜倩,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⑥ 如果单以题目“刘宇昆”为搜索条件,可获得11篇文献,均为汉译英或者风格研究,尤其是雨果

奖获奖作品刘慈欣《三体》的英译研究。

⑦ 暂缺2016-2019年翻译图书出版的准确数据。

⑧ 参见:Club56. “《解码宝典》(2018.10.28 更新完结!)”(2017-09-13) [2020-05-25].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11126/.

(0)

相关推荐

  • 新书速递 || 中学西传:典籍翻译研究开新篇(2013-2018)

       主编:董明伟               副编:董兴杰 田春霞 目录 典籍翻译理论与批评研究 构建中国学派翻译理论:是否必要?有无可能? --潘文国(3) 中国典籍英译的几点认识 --汪榕培(1 ...

  • 纽马克翻译理论视域下中国外宣文本英译研究

    从古代的宗教传播到如今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的互联互通,翻译搭起了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协商合作.和谐共处的一座座桥梁.翻译在一个国家的外宣工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事务中的立 ...

  • 加强中国汉语辞书外译工作

    充分认识辞书外译的必要性 我国辞书如林,辞书事业可谓历史悠久.然而,这些辞书中有世界影响力的并不多.A History of Foreign Language Dictionaries的作者R.L.C ...

  • 有自己创作的底线,有要创作出饱含自己思想、看法的作品的决心——特贡奖得主饭塚容访谈录

    本文为张元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批评"(编号:17YJC7401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系作者授权发布,特此鸣谢! 作者合影(左:张元 ...

  •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学科意义上的翻译理论研究,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界,都是近40年以来的事.西方科学意义上的翻译理论研究始于美国学者奈达1964年发表的<翻译科学探索>.在该书中,奈达借用语言学和信息理论等研 ...

  • 余泽梅:2019年度科幻小说翻译引进综述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摘  要:2019年度国内科幻翻译引进原作整体质量高,其中以英美当代男性作家作品的引进为主,与现实技术进步成果密切相关的主题集中,且出现明显的主题混合倾向,这种杂糅性也体现在类型 ...

  • 国内BIM标准研究现状

    来源:电力勘测设计及施工运维 国内BIM标准研究现状 同建筑行业相比,水利水电行业BIM技术应用起步较晚,技术方法还在探索中,应用经验也还不足够,未能形成BIM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不利于BIM技术在水 ...

  • 国内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研究现状分析

    应丽美,陈芳芳,陈艺丹,莫丽钦 朱桂婷,李永强,程宇明,丁飞 段广亮,龚林燕,施海斌,陈碧 王凯峰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 我国关于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 ...

  • 研究 | 数据治理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导读: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核心要素,将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随着数据容量的快速积累.数据质量和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如何使用和管理数据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 数据治理 ...

  • 国外企业家转型升级研究现状分析

    我们研究了国内外个人(特别是企业家)转型升级相关的一些书籍,由于直接讲个人转型升级的书籍是非常少的,因此研究范围包括创新.变革等与转型升级内涵接近或关联的相关书籍,希望能够发现有价值的观点.方法.举措 ...

  • 【Mysteel参考】国内热轧H型钢现状分析

    我国H型钢产线遍布全国,形成了以华北.华东为主要生产基地的产业网,南北供需相对均衡,发展空间巨大. 下面笔者将从需求.产能.产线等方面对热轧H型钢市场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梳理. 热轧H型钢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

  • 学术简报︱交直流配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曹文远.韩民晓.谢文强.李蕊,在2019年第20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指出,逆变器是交直流电网互联和可再生 ...

  • 数据治理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核心要素,将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随着数据容量的快速积累.数据质量和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如何使用和管理数据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 数据治理有两种 ...

  • 中国大型高炉生产现状分析及展望

    张寿荣, 姜曦 摘要:4000m 3 以上大型高炉是高炉炼铁先进技术的集中体现,相对于容积小的高炉,大型高炉单位炉容投资少.能耗低.环境负荷低.劳动生产率高.2000年以来,随着钢铁需求的迅猛增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