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豪强奢侈无度,看汉武帝怎样“割韭菜”

在中国的股票市场,早就听说有“割韭菜”一说,那意思是说,普通的散户就像是长在地里的韭菜,他们纯朴善良,没有“手段”,处于劣势,可以让少部分人运用某种“手段”进行收割,因为“韭菜”割了还会长起。

汉朝汉武帝也曾经大规模“割韭菜”,但这里的韭菜不是淳朴善良的普通百姓,而是富商大贾、地主豪强。

第一,汉武帝匈奴进行战争,财政濒于崩溃的危机

汉武帝即位以后,由于对匈奴进行长期的频繁的战争,再加上各项水利、土木工程的兴建,以及统治者的挥霍浪费,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汉初六、七十年间"休养生息"的积蓄,象流水般消耗殆尽;不过二十几年,便出现了"县官(即官府)大空"(《史记·平准书》),财政濒于崩溃的危机。广大农民由于天灾人祸而陷于绝境,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山东(太行山以东)发生水灾,七十余万饥民无以为生,到处流亡,阶级矛盾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而一些富商大贾拥有大量资财,过着奢侈无度的豪华生活。他们不但"不佐国家之急"(《史记·平准书》),而且还趁火打劫,大发国难财,严重地破坏了地主经济的基础。这就使汉朝地主政权面临着危机四伏的局面。

第二,富商豪强奢侈无度,农民饥寒

商人掠夺农民的主要办法,是在买贱与卖贵之间进行勒索。一方面,小农经济薄弱,经不起任何风浪,国家的急征暴敛、私人的债务,以及婚丧、疾病、凶荒等等,都强迫他们把自己的产品"半价而卖"。而另一方面,当农民迫于饥寒,急需粮食、种子、衣服之时,商人又以加倍之利售予。所谓"高下在口吻,贵贱无常",正反映当时商人任意控制价格的情况。而"商则长诈,工则饰笃(弄虚作假)",在买卖过程中进行欺骗。

高利贷商人往往兼有两重身份,他们在市场上是商贾,到农村又变成了地主;放高利贷是他们剥削农民最残酷的一种方式,利息至少是"倍称之息",即一倍,有时可以高达十倍。农民一旦落入高利贷的罗网中,往往被迫卖掉自己的田宅和子女。这正如晁错所说: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还有一种垄断盐铁生产商人。盐铁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谁控制了这种营业,谁就能变成豪富。垄断商人不但是大冶铁盐业主,而且还是个大高利贷者,其赊贷的范围遍于全国。

第三,树立学习榜样,没有起什么作用

卜式是河南(今洛阳)一个经营畜牧业发家的商人。最初他只有羊百余头,十几年间,增殖十倍,置买田宅,成为豪富。其时,汉与匈奴正在进行战争,卜式慨然上书,自愿捐出家财的一半,输作边用。武帝对此事颇为惊异。几年以后,政府由于安置匈奴降人,大徙贫民,开支浩繁,把库存的东西全部拿出来,仍不能满足供应。元狩四年,卜式又捐出二十万钱,交给河南守,以接济移民经费。河南守上报富人名籍,武帝见有卜式的名字,因此记起前事,对卜式特别嘉许,即召拜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第十级爵),田十顷,布告天下,以示百姓。从此,卜式平步青云,七八年间,赐爵关内侯(第十九级爵),进位御史大夫。

武帝本来想以卜式为榜样,但是事与愿违,卜式这个带头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因此,不久之后,便掀起了一个自上而下的由杨可主持的告缗运动。

第四,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缗令。

汉武帝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匈奴的防御和反攻力量,他开始重用"兴利之臣",并决定首先向商人开刀。这就是元狩四年,武帝根据御史大夫张汤和侍中桑弘羊的建议,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缗令。

告缗政策是我国西汉时期由汉武帝发现的一次打击偷税的行动。主要打击富商大贾的经济势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措施。西汉朝廷发布“缗钱令”,征收富商大贾的財产税。凡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犮,叫做“告缗”。

这些法令对那些拥有巨资的大工商业主是不利的,因此,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史记·平准书》说,算缗令公布之后,"富豪皆争匿财",与政府相对抗。

第五,中等以上的商贾大批破产,封建国家得利不少,巩固了中央集权

公元前114年(元鼎三年)武帝下令告缗.規定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財产,并罚戍边一年,吿发者奖给被没收財产的一半4罔时重申禁止商人占有土地。违者没收,此法一行,各地争相告缗。在杨可主管告缗亊务时,告缗之风遍及全国,"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所没收的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中等以上的商贾大批破产,封建国家得利不少,巩固了中央集权。

史载该次行动“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告缗行动还没收了大量的私有土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而政府的收入却大大增加了,国库也稍稍充实起来

第六,有利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巩固,但是也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算缗是西汉武帝时国家把大工商业主和高利贷者从农民身上剥削来的财物收归国有,是历史上大规模的抑商运动。增加了国家收入,打击了奴隶制残余,缓和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巩固,但是也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告缗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为汉武帝的内外功业提供了物质保证,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元封元年(前110年)之后,汉武帝逐渐停止了告缗行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