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标题OPEC与石油的恩怨情仇史 不知道你就OUT了!
导读: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随着欧佩克的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斗争,成功从七大公司手里夺回了石油资源的主权,从那时开始,油价的控制权便掌握在了OPEC产油国的手中,该组织也开始实施了独立的石油政策!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采取了减产、禁运、抬价等举措,油价在不到3个月内从每桶约3美元猛升至约11美元,从而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并导致全球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1974年3月,除利比亚以外的欧佩克成员国都结束了对美国的石油禁运。此后几年,国际石油市场一直保持平静。1974-1978年,名义油价虽然有小幅上涨。但受西方国家通胀率不断上升以及美元持续贬值影响,石油的真实价格不升反降。按照名义价格计算,1974-1978年,国际油价虽然上涨了18%,实际价格却跌去了21.8%。1975年9月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第45次会议上,提高欧佩克油价成为会议的主题。不过,对于油价的提升幅度,以伊朗为代表的“鹰派”国家和以沙特为代表的“鸽派”国家却难以达成一致。在1976年12月举行的第48次欧佩克会议上,欧佩克第一次达成了双重定价的协议,即沙特和阿联酋提价5%,其他国家分两阶段提价10%。
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8年底,伊朗政局动荡,之后又爆发两伊战争,伊朗的石油产量因此大受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随着产量剧减,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560万桶的缺口。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1年的34美元,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出现。西方国家再次陷入经济衰退。1978-1981年,石油供应短缺和持续不断的政治事件不断将石油价格推向高位。面对石油现货价格的飞涨,提价问题再次成为欧佩克矛盾的焦点。在迅速上涨的油价面前,欧佩克油价政策几乎完全失去了影响力。第二次石油危机结束后不久,石油价格开始回落,为了阻止油价的下滑,欧佩克开始通过削减产量来应对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而这一政策一直坚持到1985年底。
欧佩克于1982年3月份召开了第63次会议,并宣布该组织的产量限额是1800万桶/日,同时也公布了各成员国的产量配额。不过,在欧佩克配额制度中,沙特的地位比较特殊,沙特像往常一样,为保持政策的独立性,没有接受欧佩克为其分配的配额。此时,沙特已经准备好承担“机动产油国”的任务,通过产量调整应对石油市场对欧佩克“剩余需求”的变化。事实上,配额制的施行并没有改变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欧佩克大多数成员国都存在非常严重的超产问题,大部分减产的任务落在沙特的身上。虽然在沙特的努力下,欧佩克的实际产量低于配额。但石油需求的低迷依然没有改善。1985年2月,欧佩克被迫宣布将坚守近两年的基准油价下调至28美元/桶。9月份,沙特与阿美石油公司签订了供油合同,放弃了基准油价、抛弃了限产保价的战略。随后,欧佩克其他产油国也都采取了类似行动。
此后,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争夺市场份额的“价格战”全面爆发。1986年底,在得到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减产承诺后(英国并没有承诺减产),欧佩克在当年12月举办的第80次会议上重新实行配额制度,为1660万桶/日,比欧佩克1986年的实际产量削减约100万桶/日。至此,持续一年的价格战才最终宣告结束。价格战虽然结束了,但产油国之间的斗争却依然继续,且演变成欧佩克内部的市场份额之争。沙特等国不但没有按照配额削减产量,反而不断增加石油产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三次石油危机
正当欧佩克市场份额之争愈演愈烈之时,海湾战争引发了“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之后,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桶的高点。在这次石油危机中,仅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上涨到40美元。不过,由于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应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使原油价格在一天之内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国家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1991年国际石油市场很快恢复平静。但直到1992年11月第92次会议上,欧佩克才最终在产量分配上达成了一致。1993年下半年,科威特石油生产恢复之后,欧佩克新的配额制度才得以最终确立。几乎所有欧佩克国家的配额都有了大幅提高,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的配额都提高了1倍。1993年以后,欧佩克的配额结构基本稳定下来,在整个“低价保额”阶段均无大幅调整。1993年10月之后,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实际上是根据石油市场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配额调整来维护欧佩克的目标油价。在石油供应中断时,欧佩克释放剩余产能阻止油价的上涨。当经济危机带来石油需求减少时,欧佩克削减产量抑制油价的下跌。
20世纪后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欧佩克由于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增产,导致油价暴跌。1998年初,欧佩克油价跌破每桶12美元,当年年底国际油价再次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1999年3月,欧佩克达成新的减产保价协议,国际油价开始回升。2000年3月,油价回升至每桶34美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地缘因素再次左右能源市场,油价进一步攀升。2004年以后,受美元贬值、需求旺盛、投机活跃及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油价涨势一发而不可收。
2008年1月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在历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3月12日、5月5日、5月21日、6月26日,纽约油价接连突破每桶110、120、130、140美元关口。从2007年下半年起,国际油价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快速上涨期。纽约油价从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用了76天,从80美元到90美元用了38天,从90美元到100美元用了74天,从100美元到110美元用了70天,从110美元到120美元用了54天,从120美元到130美元仅用了16天,从130美元到140美元用了36天。2014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不振导致需求疲弱、美元走强和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一蹶不振遭遇雪崩式下跌,接连跌破80、70、60美元重要关口,WTI和布伦特油价全年跌幅分别高达46%和48%。
市场继续担忧全球原油市场供大于求。受益于页岩油气技术的发展,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原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的欧佩克在2014年11月27日宣布不减产,并在2015年不断重申不会减产。近期国际油价在40-50美元/桶之间震荡。
从国际油价与欧佩克目标价格之间的关系来看,本人认为虽然欧佩克的产量调整在一些时候会对国际油价波动产生直接影响,但欧佩克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能控制住国际价格的走势。与其说欧佩克是国际油价的引领者,欧佩克更像是国际油价的跟随者。欧佩克之所以不能左右国际油价的走势,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国际石油供求变化,其产量调整能力十分有限。对于欧佩克来说,扩大剩余产能意味着巨大的没有经济利益的资本耗费,当国际石油市场对欧佩克“剩余需求”(在很多情况下是投机因素带来的)超过欧佩克的剩余产能时,欧佩克也就失去了抑制油价上涨的能力。欧佩克的减产能力同样存在一个上限,这就是产油国的财政状况,如果减产行动威胁到本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欧佩克成员国会采取竞争性策略,增加石油产出,石油价格的急剧下跌也无法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