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关文化系列之五:不能忘却的记忆
南阳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的院子原是鱼关小学,建设者经过改造,建成了这座博物馆。在博物馆大院的门楣上,著名作家二月河亲笔题写的馆名为博物馆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
进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100只水缸,令人震撼。这些水缸都是鱼关村移民在搬迁时候留下来的。因为,搬到新的移民点,移民们都用上了自来水,再也用不着水缸装水了。而这些水缸和旁边那些木质水桶更是记载了库区移民艰苦的吃水过程。
图片由南阳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提供,与本文故事无关
丹江口库区移民原来都住在淅川、顺阳川、板桥川 “三川平原”上,那里土地都是水浇地,吃的是泉水和井水。可是,随着丹江口大坝的不断加高,移民一次次后靠。他们从平原搬到了山脚,又从山脚搬到了高山。最后,移民们只能望着丹江水,自己却没有水吃。为了挑一担水,不少移民就要跑10余里山路。这些挑水的水桶、盛水的水缸就是丹江口库区移民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参观中,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丹江河畔有一个村子,名叫武家洲;武家洲有一个小伙子,娶了一个新媳妇。这对儿年轻人结婚后,恩恩爱爱,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这天,小伙子出了远门,家里水缸里没有了水。新媳妇只好自己挑着水桶去丹江河里挑水。这是新媳妇第一次去挑水,也是最后一次去挑水。原来,武家洲人坐在院子里就可以看到丹江河,但是,真正要挑一挑水上来,需要到五里外的山坡下去挑。不仅如此,因为山陡路滑,半路上连一个歇脚的地方也没有。新媳妇挑着一挑水好容易才走到自己家的院子,可是,桶底突然掉了,一挑水全洒在了院子里。新媳妇一生气,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小伙子回来后,看到媳妇给自己留下了一首打油诗:“头枕大丹江,口渴断人肠。脚蹬大河洲,耕地片寸无。出门山当道,赶集蹚河走。夫妻本恩爱,只怨武家洲”。
导游说,收集这些水缸还有更深层的含义:丹江口水库是北方人的水缸。这里的缸也是在提醒每一位朋友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之心,保护生态,保护水质。同时也提醒大家,曾经有40万淅川儿女为了南水北调,背井离乡,远离故土,铭记、继承、发扬他们的奉献精神是每一位参观者的义务和责任。
院子里展览有一条连体小船,这是移民的捕鱼工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些靠近水库的淅川移民主要以靠捕鱼捕虾为生。看到这条连体小船,仿佛看到渔民带着鱼鹰,划着小船,在丹江上捕鱼。而那些小篓子则是虾篓子。把这些篓子放入丹江水库里面,虾钻进去,就不能出来。渔民们荡舟丹江,捕鱼捕虾,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如今,移民们已经洗脚上岸,远迁他乡;而留在丹江岸边的人,早已经换上了机动铁壳船。这种原始的捕鱼工具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
犁、耙是丹江口库区淅川移民的耕种工具。由于丹江口水库的建设,丹江水淹没了移民大片肥沃的土地,把移民逼上了高山,同时,也使移民们失去了现代化劳作的权利。多少年来,移民们在山区的零星土地上,使用这些原始的耕种工具,辛勤劳作。而如今,移民已经迁走,淅川的山地也大都退耕还林。这些犁、耙已经无了用武之地,但却成为人们的永恒记忆。
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还展出有灯具、木碗、陶器、供桌、五屏椅、千工床、藤条箱、透花窗等文物,这些都是淅川移民曾经使用过的器物。淅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丹江流域陶器制造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陶器制造可以追溯到宋代特别是那件清代丝绸布衫,做工精细,让人感受到淅川移民的智慧和勤劳。
走出展览馆大门,我禁不住思潮彭拜。其实,“南阳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这个名字的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一提到博物馆,一般都会认为是一些价值连城的国宝。可是,这个博物馆是民俗的,又是移民的,这就有点意思了。因为,移民和民俗的东西不可能价值连城。其实,看了南阳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才知道:一件文物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而应该用文化来衡量。留住那些正在消失的不能忘却的记忆,这才是一件文物的真正价值和文化内涵。
笔者发稿时获悉:老的博物馆已经拆除,一座崭新的南阳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已经建成,不久将免费对观众开放。这座新的民俗博物馆将采用声光电一体化手段,更加生动地还原淅川移民民俗生活。这是一件特别令人期待的事情吆,到时间一定要去看看,看看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