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对待阿难、迦叶的索贿是何态度?他们对此事就心安理得了吗?
(博士论西游第六九八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28)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阿难、迦叶在传经之时,他们向唐僧索要“人事”,后因悟空威胁要向如来告状,害怕索贿行为被揭露的他们,虽然让唐僧师徒“接经”,但是却“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白本”传给了唐僧。
本来阿难、迦叶的索贿行为已经让唐僧感到十分诧异,而接下来发生的“咄咄怪事”,却更让师徒四人感到无奈和无助!而所谓的“咄咄怪事”,就是如来对待阿难、迦叶的索贿行为的态度!
在阿难、迦叶向唐僧传经之时,曾化身为乌巢禅师,无偿将《心经》传给唐僧的燃灯,“他在阁上,暗暗的听着那传经之事,心中甚明”,已经了解到索贿不成的阿难、迦叶,他们将“无字之经”传给了唐僧。
燃灯认为,“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为了“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他决定要对唐僧师徒进行帮助!他吩咐座边的白雄尊者,“你可作起神威,飞星赶上唐僧,把那无字之经夺了,教他再来求取有字真经。”
白雄尊者驾起狂风,赶上唐僧师徒,从 “半空中伸下一只手来,将马驮的经,轻轻抢去”,然后“将经包捽碎,抛落尘埃”。八戒和悟空把散经收齐,交给沙僧,沙僧打开一看,“原来雪白,并无半点字迹”,他们再检查所有经卷,“卷卷俱是白纸!”
面对着“无字白本”,唐僧长吁短叹,“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悟空则表示,这是“阿傩、伽叶那厮”因索贿未果所实施的报复行为,“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掯财作弊之罪。”
对于悟空的判断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八戒也表示认可,“正是!正是!告他去来!”唐僧师徒四人立即返回灵山,径直到雷音寺大雄殿前。对于阿难、迦叶的索贿报复行为,悟空进行了深刻揭露,并要求如来对他们二人进行惩罚:
“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掯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
对于悟空对阿难、迦叶的当面举报,我们上面说的“咄咄怪事”出现了!如来不仅没有对阿难、加叶进行任何惩罚,反而却一本正经地教训起了悟空,同时,还对阿难、迦叶索贿行为进行了认可,还对所传“无字白本”的原因进行了辩解:
“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通过如来对阿难、迦叶的索贿行为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唐僧的“空手取经”,如来还是非常不满的,不过,他依然吩咐阿难、迦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也就是说,尽管如来认可了阿难、迦叶的索贿行为,但是仍然没有提到必须让唐僧上交“人事”,再取“有字真经”。
按照常理,阿难、迦叶作为随侍如来的亲信和下级,他们应该按照如来的吩咐,在向唐僧交付“有字真经”之时,不能再向其索取人事。然而,“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仍问唐僧要些人事。”
看到了如来如此暧昧的态度,唐僧尽管身无分文的唐僧,只能无奈地让沙僧拿出李世民赠予的紫金钵盂,将其交给阿难、迦叶。珍楼上其他神仙对阿难、迦叶的索贿行为大加嘲笑,被众神仙羞皱了脸皮的他们二人,却“只是拿着钵盂不放。”
锲而不舍索要“人事”,并得到如来认可的阿难、迦叶,对于沙僧递上来的钵盂,本应该心安理得地接受,为何听到别人的嘲笑,他们怎么会“脸皮都羞皱了”呢?我们下一讲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