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道返回菩萨道――大慈大悲观世音的传奇身世!
(博士论西游第五六三讲,选自《西游谜中谜》(383)第八章――老君法宝之谜)
到上一讲为至,终于将“老君法宝之谜”交待完毕,从本讲开始,关于“西游谜中谜”的讨论,将进入一个新的章节“观音努力之谜”。在本章,将对观音的身份、能力、权力、势力、努力及结果一一进行分析,从而来了解位居高位的观音,为何要冲向一线,努力实施取经计划的目的及其背后的秘密。
若要对观音努力之谜进行深入分析,其身份的了解则是分析的基础!我们在前几章的分析中,总会提到,观音的身份十分尴尬,身份、能力与权力、势力错位匹配,而改变这一状况的强烈追求,是观音努力的主要的原因。那么,观音到底是什么身份呢?
应该来说,我们在这里对观音身份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她在西游世界中的身份。不过,文学来源于生活,小说与宗教也不能割裂,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现实宗教中观音的传奇身世。
据《悲华经》此经记载,观音为远古删提岚国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太子,名叫不眴,长大后和父王一起随宝藏如来出家修行。后来,父王被授记为阿弥陀佛,不眴太子即被授记为“观世音”菩萨,国王第二子名尼摩,被授记为“大势至”菩萨,父子三人合称“西方三圣”。按此说,观音为阿弥陀佛的儿子。
不询太子曾在佛前发誓:“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诸众生等,若不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宝藏如来当众为不眴太子授记道:“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作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在该记载中,观音因发下宏大誓愿,“是诸众生等,若不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无论观音是否有能力成就佛道,但是由于众生至今还未“免斯苦恼”,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就一直留在了菩萨道。
不过,同为佛教经典的《大悲心陀罗尼经》,它对观音身世的记载,则与《悲华经》的内容有所不同。该经提出,观世音菩萨很早以前就已成佛,名叫“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
与《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较为一致的,还有《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该经认为,无量寿佛又称“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而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即观音菩萨的形像出现。
从以上关于观音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实佛教中的观音,以其大慈大悲之心,成就了其传奇身世:先放弃王子的优裕生活,出家修行;又为拯救众生,或誓不成佛,或返佛退为菩萨。其未成佛道,令人可叹!其誓不成佛,更令人可敬!
不过,无论观音是多么令人可敬,但是在娑婆世界,他为我们所熟知的身份,不是佛,而是菩萨。更加令人惊异的是,据《悲华经》中记载,与不询太子,也就是观音一起与其父出家修行的,还有其手下大臣宝海,宝海则是释迦牟尼佛,而《西游记》中的如来佛,通常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
对于观音来说,令人感到神奇的,不仅是他的身世,还有他的变幻莫测的形象!而其形象的变化,是由原来的男性形象,变成了女性形象,经常以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女性的面貌示人。
应该来说,在佛教进入中国时,观音还是以男菩萨的形象高坐在佛殿之上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什么时间,观音的形象就变成了女性了呢?
因《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述,观世音菩萨能显现各种化身去说法救度众生,他化为女身已成为了可能。而中原佛教为了争取女性信众,从唐朝开始,直至宋朝,观音的性别逐渐变为女性,并在中国信众的心中固定了下来。
从观音的传奇身世来看,无论是在没有出家之时,还是在出家修行之后,对于观音的身份来说,他要么是太子,要么是佛子,尽管其还仍处菩萨道,但是也足以说明其身份的尊崇,甚至还要高于释迦牟尼佛!更让人敬佩的是,观音不仅能放下身段、做出牺牲,甘为菩萨,更是为佛教的发展,自变形象,从伟岸的男性,变成了慈悲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