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书论】变稿为章,由简牍书写而产生的章草

章草

今草

严格来说,章草与今草是两种不同的形态系统,因其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都不相同,章草产生于简牍的快速书写,如崔瑗在《草书势》中所说,“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章草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实用,最初只是为了记录方便或作为粗率的草稿之用,所以早在战国简牍上就能看到书写草化的痕迹。而今草则是伴随着东汉末年纸张的普及而产生,从产生之初就表现出对于艺术较为纯粹的追求,实用性倒在其次。

居延汉简

从书写材料的角度考虑,简牍书写因其书写空间较小,笔毫细硬且蓄墨量不大,难以大开大合,曲尽变化,故很难出现今草那种连绵不断的书写,却可产生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章草。

里耶秦简

一般来说,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得到隶书,隶书进一步简化得到章草,书写的草化形态容易形成,而其笔画的规范简化乃至形成章草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直接接源于秦隶(因竹简等书写材料变化不大,故秦隶的书写方式在汉代曾长期存在),并不可避免的受到汉隶的影响,因而章草之中多有隶意。

神乌传

从西汉晚期尹湾汉简《神乌傅(传)》中就已明显可以看到隶书的草化,到东汉明帝时东海敬王刘睦的书法被当世奉为楷则,“及寝病,帝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这说明草书书法已经得到统治阶层的认可和重视,至东汉中期汉章帝时,出现了诸多以草书名家者,如杜操、崔瑗等。汉章帝曾命杜操以草书上事,南朝萧子良说杜操“始变稿法”,也就是说杜操使草书的书写更为规范美观。而崔瑗所作的《草书势》,则是对当时草书的理论总结,标志着章草的成熟。

神乌传

纸张普及后,章草书写从竹简转移到纸上,因书写材料的不同,风格上必然会存在某些差异,而当形成为一种规范字体后,书写速度便不再是其主要追求了,故张芝有“匆匆不及草书”之言。另一方面,纸张上书写空间的自由使得章草进一步演变为今草也是水到渠成了。

大愚书法作品

大愚书法作品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0)

相关推荐

  • 胡抗美狂草离甲骨很近 离当下很远

    胡抗美书法<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胡抗美对甲骨文和金石文章法的分析,无疑勾起了我们对章法起源和远古章法的浓厚兴趣,甲骨文和金石文是我们祖先的遗绎,看到它们会有一种怀旧感和寻根感.同时,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9)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 ...

  • 端午吟稿三章

    端午赋 谛听 余自市集熙攘闻堵.鱼肚泛白,晨曦微吐,暖暖和风,笛鸣南浦.夹岸蒿芦,引长天一色鸥鹭. 见往来者多农户.时令满菜素,摊起齐见篓.活鲜少鱼,时维庚子疫情,速以长江禁捕.呼汨罗龙舟赛兮!念楚畹 ...

  • 【大愚书论】生宣纸与明代的大写意花鸟画

    书画是人与书写工具.书写材料的结合,同样的书写动作,纸张不同便会表出现不尽相同的形态效果,自东汉末年,纸张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其制作原料和技术也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麻纸到后来的藤纸.竹纸 ...

  • 【大愚书论】书法的坐姿与执笔

    汉字的书写经历了执简而书和书案书写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简牍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与之相对应的书写方式便是执简而书.纸张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书写材料的特性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水之法

    中国画常又被称为水墨画,水墨之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墨法贵在淋漓而不臃肿","淋漓"讲的就是用水所取得的效果.水墨神化,其妙在水,黄宾虹说:"能使笔墨变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色之法

    青绿山水 水墨丹青是人们对中国画的传统代称,中国的绘画本以设色为主,六朝至唐发展出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作为主色,但从唐王维开始,水墨画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各种设色反而成了水墨的辅助,这其实源于中国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墨法

    在书画的创作中,除了笔法之外,墨法同样也很重要,墨法的核心在于用笔,墨中见笔,笔中见墨,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都是表达作者内在的人文精神,因此可以说墨法是笔法与墨色结合的具体表现方法,墨色不仅使笔法 ...

  • 【大愚书论】为什么说古无大字

    简牍书写从西周算起,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在造纸术发明和成熟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纸简并用,直到东晋末年桓玄篡立,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qu ...

  • 【大愚书论】有心缠纸笔与唐代书法的韵失法立

    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毛笔 有心缠纸笔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于硬毫笔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在唐代发展到了极致,因唐太宗独善王羲之,唐初的书法风尚接续东晋南朝之姿媚妍丽而整饬以法度,然法立而韵失,这也反映在了 ...

  • 【大愚书论】魏晋南北朝的有心笔与无心笔

    随着纸张自东汉末年的逐渐普及,毛笔的制作随之出现了显著变化,成本低廉的纸张使得书写空间获得解放,毛笔的形制相应呈变大趋势,而书者对于毛笔的要求也精益求精,并亲自参与改良制作,著名书法家张芝就妙于作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