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周教授,血管狭窄从90%降低到70%,支架都免了,患者分享方法
来源:《光明网科普》2021/09/15日
导语:造成血管狭窄的原因很多,例如存在血管炎症,血液过于黏稠等等,各种炎症代谢物和脂肪垃圾堆积在血管里,久而久之形成斑块堵塞血管。血管本身的血液容纳量减少,最后就会形成血管狭窄。一般来说,严重的血管狭窄,要通过植入支架,来提升血管容纳空间才能够保障病情的稳定和生命健康安全。
今年62岁的周教授,平日里教书育人,忙里忙外,自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照顾不是很周到,一年前,周教授因为饮食不健康,不规律,且缺乏运动,过度疲劳等原因,出现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症状。后续到医院抢救过来了。医生给周教授的血管造影后发现:
周先生右侧冠状动脉已经完全闭塞,前降支狭窄接近90%,根据急救处理的原则,医生将周教授的主要病症血管进行处理,开通了左侧前降支的血管,使得周教授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是医生仍然嘱咐周教授,如果后续的日常康复计划不能顺利进行,血管狭窄仍然有可能复发,甚至是加重,继而给生命健康带来隐患。
周教授也明白其中的重要性,经过一年多的康复治疗,再次进行复查造影时,周教授的血管狭窄已经降低到了70%,基本上脱离了危险,甚至支架也没有安装的必要了。如何做到的呢?他也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方法。
是什么样的康复方案,让周教授的血管狭窄直降20%?
第一点:健康科学的服药
周教授对于服药非常配合,医生给出的建议都能够严格遵守,吃药几乎都是准点,并且没有忘记过一次。
而周教授服用的药物,主要为口服阿司匹林和辅服他汀。
一方面,通过他汀的药物特性,来适当降低血液黏稠度,继而提高血液循环的顺畅度,降低堵塞的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服用阿司匹林,对于已经存在狭窄部位斑块处的血小板凝集,造成阻碍作用,继而帮助血管更高效率的降解已经存在的斑块,达到养理血管,改善血管狭窄病症的效果。
综上所述,周教授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将血管狭窄的症状有效减轻,和其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用药计划的认真实行脱不开关系。针对周教授的用药品类,各位有类似症状的患者也可以进行参考。但是具体的病症用药仍然要根据主治医生的指导进行。
第二点: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原本周教授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要备课和准备教案,因此需要灵感,染上了抽烟喝酒的坏习惯。但是在出现血管狭窄症状,进入康复治疗状态以后,周教授并没有什么迟疑,无论是谁敬的酒,谁散的烟都坚决不抽。
不仅如此,周教授还在业余时间抽出空来,适当的做一做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做操,太极等等,通过频繁的呼吸作用,导致血液中含氧量变高,血液流动变得更有效率。继而达到推动血管狭窄病症缓解和康复的速度。
不仅如此,适当运动,戒除恶习,还能够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垃圾毒素代谢遗漏在血管内的概率,斑块形成的机会消失,自然血管狭窄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第三点:严格执行定期复查计划
这一点看似没必要,但确实周教授血管狭窄康复的重要一环。医生给周教授制定的复查计划是,在吃药和保证生活习惯健康的前提下,每半个月到一个月复查一次。
在复查期间,医生及时的发现了周教授血管里存在异样的血小板聚集现象,最后推断出是阿司匹林药物的剂量不足,及时修改了阿司匹林的用药方案。这也是周教授治疗血管狭窄,能够降低足足百分之二十狭窄率,并且直接抛弃掉支架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在按时的体检中心发现药效不足的情况,自然病情恢复也不会如此的顺利。
综上所述,按时健康的服药,克制恶习,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执行复查计划。这三种行为累积起来,造就了周教授如此显著的治疗效果。虽然看似简单,但要真的实行起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还请存在血管狭窄趋向的朋友,能够适当学习周教授的治疗理念和计划执行力。病情自然也能够出现新的转机。
结语:从周教授的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就周教授治疗计划可执行的可行度方面来看,并不困难,也是各类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是真正能够像周教授这样,严格执行,并且一丝不苟地推动病情康复发展,又并不是十分简单的事情。希望周教授的治疗案例,能够给有趋向的患者树立一个榜样。科学服药,养成习惯,定期复查。最基础的三点完全落实,才是病情恢复,身体健康的最主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