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当年的上海皇帝许文强,巅峰息影用陪伴挽救自闭症儿子

最初看到陈锦鸿这个名字时优宝就愣住了,这人谁啊?等再看到他的照片才发现,这不就是那个上海皇帝许文强吗。
为什么这个名字如此陌生?去查了查才知道,原来陈锦鸿在出演过许文强、胡斐等知名角色后,正值事业巅峰的他毅然选择淡出演艺圈。
原来他2岁的儿子被确诊患有自闭症,6岁前是治疗的黄金期,他曾用了2年时间到处寻找专家诊治,但结果都没有丝毫改变,这令他感到非常迷茫。
无奈之下,陈锦鸿放下了所有的工作,数年如一日的陪伴在孩子身边,如今儿子已经能正常的与旁人交流,甚至还取得了班级第一的好成绩。
这颠覆式的转变堪称医学史上的奇迹,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且听优宝慢慢道来。
1
人生最得意之时,却遭晴天霹雳
2004年,陈锦鸿可谓事业爱情两丰收。
那一年,他是《创世纪》中坚守原则却又被逼成罪犯的许文彪,亦忠亦奸,即使做了错事也让人恨不起来。
他是《雪山飞狐》中的男主角胡斐,天资聪颖,生性豪迈的他爱上了仇人之女,这个版本也一直被视为经典之作。
他是《新上海滩》中深情的许文强,潇洒而又风度翩翩,不同于周润发版本的风流倜傥,更显得深情款款。
陈锦鸿一度被当时的各大娱乐媒体封为周润发接班人的不二人选,还被赞为电视圈的刘德华,是公认的无冕视帝。
那一年,他与相恋6年的女友杜雯惠走进了婚姻殿堂,毫不顾忌结婚对一个艺人引发的变故。因为他觉得:“爱她,就想给她一个家。”
2007年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陈驾桦,孩子出生后,陈锦鸿更是勤奋的工作。
他想着要加倍努力赚钱,才能给老婆孩子好的生活。所以连续两年,他接连参演了两部电视剧,忙得脚不沾地。
可在他外出赚钱时,妻子渐渐发现了孩子的不寻常之处。
那时孩子已经出生二三年了,可一直都不会说话。本以为会学的慢,以后慢慢就会了。可每次教他时都没有呼应,显得特别安静。
他们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时,才知道他有重度自闭症,医生告诉他这种心理疾病以后都很难痊愈。
陈锦鸿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开始了几年的奔波。那时他一边要照顾孩子老婆,一边还要工作,实在是感觉有心无力。
于是在众人没有意识到时,他悄悄推掉了所有邀约,并把自己投资的固定资产以及还在用的奢侈品都卖了,用来给儿子治病。
2
1周只学会一个字,3年才会上厕所
两年的时间,经历了各种专家的努力一指,孩子丝毫没有进步,陈锦鸿开始听从某个心理医生的建议,带着孩子回归大自然。
他带着一家人从市中心搬到偏僻的郊区,带着儿子爬山钓鱼玩泥巴,什么都做。而在平时的玩闹中,他也会有意识的教孩子说话,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说。
起初儿子对所有人都是有警惕的,直到一次爸爸帮他爬上了树,他发现是可以信任的。他明白了爸爸不会伤害他,他开始愿意尝试新事物了。
虽然正常孩子可能一天学好几个字,可他的儿子一周只能学会一个字,但也让他们夫妻俩开心不已。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陈锦鸿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每天都会带儿子去郊野公园走动,观察他的反应,看看他对哪种东西有兴趣,我便像个导游般不停讲解。”
为了教孩子学习基本的生活能力,陈锦鸿和妻子制作了爸爸书和妈妈书,自己拍了各种动作做成图册,让孩子模仿家长的动作来学习。
最困难的还是上厕所,他很着急,因为马上要去读小学了,可6岁的孩子还是不能离开尿布生活,3天不给他尿布他就不去厕所。
直到陈锦鸿2岁多的侄女学会了后,在这个契机下,6岁的儿子终于在还有2个月去读小学时学会了这个动作。
陪伴孩子是需要极大的耐心的,孩子惧怕和别人接触,最开始的时候对爸爸妈妈都没有完全的信任,所以不肯叫爸爸、妈妈。
3岁多时都还不会说话,只会用外星语唱歌、表达自己的情绪。陈锦鸿选择模仿外星语沟通也失败了,通过反复的交流,不停的讲解,终于孩子自说自话也少了,开始和家人交流起来。
陪伴孩子的每一天陈锦鸿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不能说教他是辛苦的,因为是非常开心的,只有父母,你永远想他孩子好。”
他说自己也学会了背诵《三字经》、《千字文》,“他给予我的,比我给予他的多出许多。”
等孩子康复了,他也终于可以复出工作,可是此时的他早已失去了市场,不得已需要靠走穴来维持,可是他觉得:“照顾儿子比金钱重要。”
孩子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他基本上掌握了文字,现在已经能读能写,在小学的第一次考试还考了全班第一,全级第二。”他对儿子信心满满,“他只是发展上有障碍”。
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最好的教育

可能很多父母觉得,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在陪伴。可是……
当孩子的行为让你感到不快,是否很多父母会开始指责、教训孩子听话?
当你守在孩子身边,看着她画画、摆弄玩具,是否就这样一直看着,别无所动?
当周末孩子提出想去哪里玩,你是否会因为工作的繁忙与疲惫而敷衍孩子一句:“下次吧,下次一定”?
当饭桌上,孩子兴奋的说着自己在学校、和朋友间的琐碎日常,你是否会因烦躁而打断?
当你陪孩子一起看电视,是否会因为孩子看的内容过于幼稚而心不在焉的刷起自己的手机?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这些就不是真的陪伴。
对此,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认为“陪伴孩子”应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此时此刻我的眼里只有你,放下手机放下工作;
此时此刻我只想做你的玩伴,不想教育你;
此时此刻我只想欣赏你鼓励你;
此时此刻我想抱抱你亲亲你。
孩子,尤其是幼儿,最需要的只是一个玩伴,但很多时候他们没得选择,因为大部分时间,他们的身边都只有父母。
他们不需要去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他们只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身为父母,我们是否就该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呢?
陈锦鸿在陪伴儿子的岁月中总结出一个经验——只要自闭症孩子有兴趣,他们的认知能力不会比别人低。
自闭症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健康的孩子,关键就在于“兴趣”二字,可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外面,父母总是不想放任孩子“胡来”,就比如:
带着孩子去公园,可孩子在公园门口对一个土堆上的蚂蚁窝产生了兴趣,蹲下来就不走了,这时候大多数父母肯定会催促孩子进去,“这有什么好看的”,“里面好玩的东西多着呢”……
那么孩子的这个兴趣就被打断了,就可能产生抵触和不开心的情绪,父母该做的是想办法让孩子的兴趣转移,并且要给孩子一个接受的过程。

不妨先陪他一起蹲下,赞赏他的这个兴趣,你们可以从蚂蚁逐渐聊到公园内的某样东西,慢慢的让孩子的兴趣点从蚂蚁身上转移到公园。
让孩子在心理上放下防备才更容易接受你之后的言语引导,而认可与共鸣往往是一个好的开始。
可能你抛出的兴趣点孩子并不能马上接受,千万别灰心,只要有耐心慢慢和孩子沟通就一定能见效。
千万不要觉得麻烦而用简单粗暴的言行对待孩子,当我们的孩子长到10岁、15岁、18岁,你会发现,他们渐渐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
他们不再咿咿呀呀地“纠缠你”;不会时刻依在你怀里撒娇求抱抱;不再 “无理取闹”引你关注;不再需要你讲故事陪他入眠;不再需要你牵着他的小手送到学校……
你终会发现,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亲昵的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不回来。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