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天
本文首发于果壳童学馆(guokr_kid),经授权转载
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不知疲倦地自我推动和成长。然而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很多家长许以越多期望,付出越多努力,孩子越逃避、厌学、沉迷游戏。这不是命运不公,更不是悲情故事,而是难以回避的科学定理:家长和老师施加了太多的外驱力,经年累月地磨损了孩子的内驱力,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感和胜任感,建立了太多负面的情感联结。
与此同时,用过高的底线让孩子习得性无助,用成人的经验不断推翻孩子的自我成长,更不允许孩子走一点点学习的弯路。每一点每一滴,都蚕食着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成年人不是不能主动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内驱力,但是很难。通过大量的观察和交流,才有可能找到介入的契机,为孩子打开更多的可能性,帮助孩子提升胜任感。如果你做不到,不要紧,能将这一点做好的家长,凤毛麟角,即使是最优秀的老师,也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更现实的方法是:想清楚自己的底线,然后放手让孩子去闯;无条件地支持与陪伴,并悄悄藏起自己的期望。如此这般,虽然孩子的胜任感只能靠她自己,但你给予她的自主感和情感联结,仍然能让她在自我推动、自发学习的路上走得很远很远。在教育资源紧缺、军备竞赛紧张的大环境之下,想要给孩子施加外驱力去推动他学习,是家长非常正常的应激反应,然而却是无效也无益的一种做法。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最终到达彼岸。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尝试总结自己带娃的经验,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并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陪伴你度过焦虑的漫漫长夜,为你的淡然换取一份心安。
01
如果一个孩子从一出生起,接触到的环境里没有任何语言,成年人既不发起互动也不进行回应,那么这个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说话。家长的介入、引导和教学等外驱力,对于孩子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须发生、也有一定好处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限度。经常有家长会产生这样的错误想法:我必须什么都主动教给孩子;如果我不教,孩子就什么也学不会。这种观点又太低估人类幼崽了。人类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极为强大的。只要环境适宜,不需要成年人主动教学,正常的孩子通过自己观察、探索、自由玩耍,就能够主动吸收和学习他所需要的知识。事实上,最近有一系列实验发现,学龄前的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候,自己探索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成年人直接教授给他们更加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成年人不停给孩子灌输知识,而不考虑孩子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那么效率将会是非常低的,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2018年的国际PISA教育调查中,研究者将每个国家的孩子平均阅读能力和平均在阅读上花费的时间做了一张图表。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最右上角,也就是说我们在成绩顶尖的国家中,孩子是最累的,一个15岁的孩子平均每周学习56个小时以上;而芬兰在最左上角,是成绩顶尖的国家中孩子最轻松的,平均每周仅学习36个小时。中国和芬兰的孩子,同在第一梯队,得到的成绩相差不多,但中国孩子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整整1/3的时间,似乎完全被浪费了。相比两国的教育理念,中国是出了名的成人引导式教学——从孩子三四岁开始,成年人就开始引导孩子背诗、认字、学习算术;而芬兰是出了名的自由玩耍——孩子学龄前一直在玩,小学中学都是以兴趣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直到高中也没有认真的考试。我们应该反思,这是否就是成人引导式教学的大环境下,长期忽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造成的浪费呢?我认为,成年人的引导确实是有意义的,但需要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则。如果重要原则把握得好,成年人的指导对孩子的学习会大有裨益;如果没把握好,则不仅会造成浪费,这样的外驱力还会挤压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02
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教学来帮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自己正在如何发展。如果根本不了解孩子,凭借成年人的一腔热血就想把孩子“教好”,就像医生没有看到病人就直接开药一样危险——可能病人本身没什么大问题,吃了你瞎开的药反而病重了。想要了解孩子的发展,最核心的一点是观察。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每当我们想要介入孩子的学习,试图去教授孩子知识之前,请先反问自己这几个问题:1、在自由探索时,孩子自己是怎样去学习相关概念的?如果孩子十年寒窗,有一朝功成名就了,你一定不是最大的功臣,孩子的各种老师也不是——孩子自己才是(否则你和老师大概率自己先成功了)。为什么外人都不可能是最大的功臣呢?因为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也非常个体化的体验和过程,从根源上来讲,是任何人都无法代劳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家长,教孩子一些“很基础”的概念,教来教去孩子还是总出错。家长就非常沮丧——我们明明教得很清楚呀?这么简单的东西,为什么孩子就是不会呢?因为孩子和家长,无论从横轴还是纵轴上来说,都是完全不同的人。一方面,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的发展认知水平,他的理解能力是有年龄局限性的,成年人能理解的东西,他们不一定能理解。另一方面,人和人的“脑回路”也是不同的,即使发展水平相同的两个人,从同一个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看到的东西、想到的解法都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你想用你的解法去说服别人,本身就有一定难度。如果搞不清楚孩子是怎样学习的,我们教学时就等于是盲人摸象,摸不清情况是正常的,如果能摸出来那反而是侥幸。
他自己自由探索的时候,是怎么样去学习相关概念的?
是怎么样试图解决问题的?
只有这些问题有了相对清晰的答案,我们了解了孩子自发的学习方式,才能用他的思路去教授他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假设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盖三栋楼,这时候别人已经盖好一栋楼了。我们最理想的做法是直接去盖另外两栋,而不是去拆掉别人的楼,自己重新盖三栋。我们在教授孩子知识时,不妨先想一想,或者试探性地看一看,孩子是否已经接触过了相关的知识,有了哪些粗浅的想法?一旦我们了解了孩子的这些想法,就可以围绕着孩子的前经验进行辅助构建,这样孩子学得舒服,大人教得也舒服。如果我们完全无视孩子的前经验,直接按照我们自己的思路从头教起,往往还需要先“克服”孩子的前经验,把孩子的前经验推翻、拆光,然后再建立新的连接,重建新楼。且不说这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种教学往往让孩子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自己之前的直觉是对的,还是大人新教的知识是对的。更何况,大人新教的东西能否和孩子的生活建立联系,成为真正有效的知识,被孩子吸收和理解,也是要画问号的。 Q :假设夏天太热了,老人却拒绝开空调,觉得夏天就该热,吹冷风不健康,怎么办呢?
如果你跟他讲科学、讲医学,往往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这跟老人自己之前的认知是不相符的。
如果你硬要“克服”老人的认知,试图去拆他已经搭建了几十年的楼,老人只会更加抗拒,或者更加困惑。
但是我们可以结合老人自身的前经验,顺着他们已有的楼往上盖:“您看,夏天酷热的时候,如果突然来了一场雨,温度降下来了,咱们肯定会开窗透透凉气儿,那就舒坦多了,睡觉也更香了。
其实空调跟外面自然的凉气差不多,只要温度别太低,风别直吹着人,把屋里整体温度降下来一点,大家肯定都更舒服。”
3、自由探索时,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和我要教的东西有什么关联?孩子自己真正感兴趣、想要探索和学习的东西,那是他的内驱力。作为家长,我们特别想教给孩子的东西,不管是为了孩子综合发展也好、提高孩子竞争力也罢,这都是外驱力。想让外驱力转化为内驱力,就要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和我们想要教的东西之间建立联系,构建桥梁。事实上越是年纪小的孩子,我们对于兴趣的培养越应该高度重视。只要孩子觉得好玩,哪怕在很长时间里,她看上去什么也没学到,那也不要紧。知识决定了孩子当下的实力,但是兴趣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潜力。孩子刚进小学的时候是文盲并没什么关系,如果孩子上了小学发现自己连一点感兴趣的事情也找不出来,那才是危险的信号。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觉得自己是成年人,知道得肯定比孩子多,随便教孩子一点什么,都能让他受益匪浅。实际上,你不仅有可能推动孩子的发展,更有可能阻碍孩子的发展。我们经常迫切地想帮助他们“走捷径”,而忽视了他们真正的学习往往就蕴含在各种“弯路”之中。
反思1 : 我能教给孩子比他自己能学到的更重要的东西吗?
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就像军备竞赛,所有人都铆足了劲儿往前冲,生怕自己家的孩子在任何一个环节落后于人。但越是使劲想要冲在前面,越容易被甩在后面——毕竟教育是长跑,要跑十几年、几十年;拿出短跑冲刺的劲头来跑马拉松,跑不了多远就会把自己耗尽。在开幼儿园之前,我有一段时间跟朋友一起做教育咨询公司,帮助高中生申请美国的顶尖大学,而我的队友在清华教书、做研究。我自认为在教育领域,我们接触的跨度是比较大的,涵盖了一个孩子从出生一直到高中、大学、研究生、甚至一生进行学术研究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我们见过非常多的孩子,尤其是大家普遍认可的“学霸”、“精英”,极少有人是靠童年的短跑冲刺来获得理想大学的毕业证书的。相比成年人传授给他们的知识,他们更重要的是拥有强大的自学能力。美国本土的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知识少得可怜,完全被中国来的国际学生压着一头。但是等到毕业的时候,这些名校的合格毕业生,水平都差不多优秀;甚至在准备直博搞研究的学生中,美国本土学生的研究水平似乎还更高一些。这时候再看中国来的学生,已经没有什么知识上的优势了。
我们想要教会孩子的知识,或者想要训练给孩子的技能,孩子早一年学、晚一年学,从长期来看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另一方面,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发展任务,比如说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和环境的相处模式、找到和别人的相处模式、发展和建立自己的个性和人格。这些任务如果在小的时候不完成,长大了可能就要花费多得多的精力去重历。所以,每当我们试图去介入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时,我们真正需要反思,我们要教的东西是否对孩子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如果不太重要,那就缓一缓吧!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哪怕学习意味着不断去走弯路。当然,如果我们的推动确实是在合适的时间、适宜的任务,帮助他克服阻碍、重拾信心,那就大胆地出手吧! 反思2 : 我介入孩子的方式,是为他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探索方法,还是限制了他的可能性和探索方法?第一个,是大人错误介入的例子。玩游戏的时候,很多大人都会忍不住直接教孩子:“你要这样这样玩,这样更厉害、更容易赢。”孩子很有可能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他们相信大人,于是全部照做。而孩子也不去探索其他的可能性了,就按照大人指导的方式来玩。这种介入方式,就限制了孩子的可能性和探索方法,是一种很不理想的介入方式。作为对比,第二个,我举一个大人不介入的例子。最近我家肉丸迷上了一个iPad上的数学游戏。有一天他突然开窍了,发现其实每道题一共就四个选项,所以根本不用想背后的数学,直接挨个试一遍就完事了。可能有的家长就心急如焚:我的孩子这样子是不是在作弊?这样子岂不是没办法锻炼数学能力了?是不是应该阻止孩子呢?但是我决定由着肉丸自己去玩,我们不进行干预,让他自己探索。大家猜猜结果发生了什么呢?这个攀爬墙也是我们疫情期间新增的游乐设施,对肉丸有一定难度。肉丸以前只会爬上去,不会爬下来,每次都喊大人把他抱下来。这次他居然自己爬下来了。在爬下来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他一度突然懵了,不知道怎么往下走。这时候他动动右脚,动动左手,动动右手,发现动了右手之后是正确的,然后就成功地自己爬下来了。这就是把四个选项(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全都试了一遍,从而找到了正确答案!我完全没想到,原来“把选项全试一遍”居然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技能。肉丸自己能够带着这个“作弊”学到的生活技能,应用到其它的方面,来解决其它的问题!(我队友补充说,数学上这叫枚举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路)肉丸和饭团从家里的某个角落,翻出来一个盒子,两个人非常喜欢。这时候爸爸走了过来,问道:“这是一个搞笑的帽子吗?”两个孩子瞬间就被逗乐了,说:“是哒是哒,这是个搞笑的帽子!”然后,他们俩轮流把盒子放在头上假装成帽子,还自己找到好多其他的盒子作为帽子,玩起了角色扮演游戏。从此,孩子们多了一种玩法,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探索方式。Q:反思一下,你介入孩子的方式,是为他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探索方法,还是限制了他的可能性和探索方法?留言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