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工资”和“工资条”你应该知道的权益

一,先说有关法律法规对“工资”的规定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1995]309号)

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

(一)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二)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三)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二,再说工资条应记载项目及其作用

1,在2019年施行的新个税法中,对工资条上的一些展示项目做出了明确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版)第十条规定: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单位发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不向员工提供类似“工资条”的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2,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小小一张工资条,包含了诸多劳动权益。

工资条不仅能反映员工每月工资总额,还能判断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个人所得税。

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工资条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

3,拿到工资条,应关注些什么呢?

一张小小的工资条,里面有很多细节也会涉及到劳动纠纷。因此我们在查看工资条时,也要根据这些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①看工资条时间

工资条的时间可以体现公司的工资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

用工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

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对于不发放或者延期发放并下个月还不到帐的)如果时间上拖欠工资,员工可以以此为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②看工资总额和分项

要注意工资条上面的数字,是否按劳动合同签订的数额足值发放,用工单位不可以用实物代替货币工资。

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个人缴纳费用、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其他项目非特殊情况不得扣除。

单位也不得随意调整约定好的分项工资。

③看是否符合最低标准

公司支付的工资是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因此也要注意这一点。

另外,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

④看五险一金

需要看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几项费用是否已经从用人单位扣除进到员工自己的个人账户?是否按当地标准进行缴纳?

⑤看个税

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代扣个税,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为5000元。

⑥看企业年金

有企业年金的企业,需要查看企业年金缴费情况。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协商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具体而言,可查看企业缴费是否按照企业年金方案确定的比例和办法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以及职工个人缴费情况。

三,工资条可确认劳动关系。

当员工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工资条即是重要的凭证之一。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二条规定,若劳动关系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可以作为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

如果和公司出现劳动纷,劳动者可以凭借工资条证明员工的收入明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很多劳动争议中,工资条、考勤记录等都可以作为仲裁证据

因此,每个月的工资条,都应当妥善保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