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和龙舟竞渡起源于河泊潭

河泊潭.龙船头.龙船港

这是屈原管理区境内留存的三个记载为龙舟竞渡或明确表现出有龙舟竞渡色彩的地名。

相传因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沉江殉国在汨罗(河泊潭),而产生了一个端午节。实际上端午节和龙舟竞渡自古就有,首先是纪念伍子胥的。因为在汨罗开了用端午和龙舟用来纪念屈原的先河,所以后来大家就不记得伍子胥了,就把端午和龙舟让位给了屈原。

唐诗人文秀《端午》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白居易《竞渡》诗云:“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说明用端午节和龙舟竞渡来纪念屈原的风俗是从汨罗开始。

但古代的汨罗并不指今天的汨罗,而是指屈原沉江地河泊潭。

汨罗,古代的汨罗概念指的是“沉江水(地)”“屈原潭(屈潭)”“罗渊”“汨罗渊”“故渊”“河泊潭”,都为同一个名字。

铁证如下:

贾谊《吊屈原赋》:“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这个汨罗指的就是沉江处。司马迁《屈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这个汨罗说的汨罗水,也是汨罗点。

汨罗在什么具体的地方?

南朝宋的盛弘之《荆州记》:“罗县北带汨水西流注湘,去县城三十里名屈原潭。”说明屈原潭离罗城三十里,郭嵩焘考为河泊潭;有人认为县城是指湘阴县城,南北朝宋湘阴县城在琴棋望,查《湘阴县图志》河泊潭正好也离此城三十里。

《水经注》“……汨水西迳罗县北……水亦谓之罗水。”“汨水又西迳玉笥山,……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

《一统志》:“汨罗,江名。……一南流,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复合(复是第二次汇合),故曰汨罗,西流入湘。”

这是古代最早和最晚所记的地方,距罗城三十里的地方,有屈原潭,《水经注》将之改名汨罗渊,《一统志》将之解说为汨罗、汨罗江。说明汨罗、汨罗江都在屈原潭。

屈原潭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清光绪《湘阴县图志·卷二十二·水利志》载:“河泊潭在鸭舌港西北,见洪武册,一作河步獭潭,据盛宏之《荆州记》:罗县北带汨水西流注湘,去县城(罗城)三十里名屈原潭,《水经注》:汨水又西为屈原潭,即罗渊也。今河泊潭,距古罗城三十里,正古屈原潭也。”

说明河泊潭就是屈原潭,综合解说千古定论的屈原沉江地,就是河泊潭,其地就叫汨罗。《水经注》记“径汨罗戌(驿站)至磊石。”河泊潭位于今屈原管理区凤凰乡河泊潭村。

汨罗自宋代起,被称为汨罗江。

此名最早见于宋代祝穆《方舆胜览》的记载,此书是地

理类书,其在“祠庙三闾庙”字条云:“屈平沉沙之处曰汨罗江,在岳州境内正庙以渔父配享,唐末有洪州衙前军将题一絶云: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濵,行客谩陈三酹酒,丈夫元是独醒人。”

沉江处叫汨罗江,是其定义。

汨罗江三字同见诗文也始见于宋代的诗人。汉唐诗文中均不见汨罗江三字同现,这是很说明问题的。

最早是辛弃疾的《忆李白》:“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自此汨罗由水名开始成为江名用来纪念屈原。

因此汨罗江“一江千古属斯人”。

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源起于何地?

汨罗龙舟的最早记载是《隋书地理志》:“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河泊潭),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戈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

所以汨罗龙舟的发源地在河泊潭,是演绎打捞屈原时的情景而来纪念屈原。

汨罗江龙舟隋至清朝都找不到更多详细记载,是因为龙舟竞渡已经流传全国。河泊潭汨罗庙在乾隆二十二年迁移到今玉笥山,后更名屈子祠。地理位置就到了罗城一带,此地有明代兴起的河市古镇,商业繁荣,故古街前的河市河成为了龙舟竞渡中心。

龙船头地址在河市境内,今屈子祠南对岸,原屈原故宅南阳寺(清代学者认为的最早的屈子祠)西一里处,与晒尸墩相邻。晒尸墩是屈原尸体倒流三十里打捞上岸的地方,这是清前产生的民间传说,没有进入正史。一女打金头和女媭在楚塘挖土筑屈坟、布局屈原十二疑冢的故事也正是这个年代产生的。

相传龙船头此处是汨罗江龙舟竞渡时朝庙处,龙舟都必须停泊此地,取下龙头,前往南阳庙或屈子祠祭龙头,祭完龙头再在此装上,然后前往河夹塘河市河进行划龙船比赛。

按史料分析,河市河应该是乾隆二十二年汨罗庙迁移来此后成为汨罗江龙舟正规比赛场地的,一直延续到文革前。

龙船头这一地名是有史可考的河市河古赛场的纪念。河市河自古也是河市、楚塘、归义、凤凰(古汨罗)、红花、白塘、汨罗镇等民众的龙舟集聚地。

在河市河进行的湘阴县大规模龙舟比赛的记录有1945年8月15日前后,湘阴县调集全县28支龙舟队在此比赛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此次赛事是汨罗江龙舟史上惟一一次不在端午时间举行的。1957、1959、1962、1966年湘阴县也在此举行过大型赛事;1985年、1990年屈原农场自行组织了两次大型比赛。其中1957年中央新闻制片厂来此摄制了《汨罗江上赛龙舟》新闻纪录片,参赛龙舟26支,规模浩大。1959年是为纪念汨罗江农场围垦工程竣工而进行的,参赛龙舟22支,也盛况空前。1990年之后龙舟传承重担由汨罗市担当,相沿至今,几乎年年有赛事出现。中央台每年端午也基本上来汨罗报道。

龙船港是营田、三塘、青山、磊石一带民众划龙舟纪念屈原的地方,近代没有大型赛事的记录,但民间赛事较多。古时这儿祭龙头的地方在河泊潭汨罗庙或屈子庙,更多的是黄陵庙。

龙船港旧在营田境内,今在湘阴三塘。旧称黄陵港处,是黄陵山南、黄陵庙东边的一片湖泊,与湘水一体,围垦后与湘水分开,水面也大大缩小。形成龙舟竞渡中心全因宋代后兴起的营田集市,前身是鱼街,明代后发展成湘水的一个商业街道,有营田港在此,成为湘阴的八大重镇之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