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堪回首:一个悍妇捉奸,搞垮了明朝,引来了清军入关
中国古代史官认为,大事件必须是因大人物而产生的,如果说某件大事与一个小人物有关,很难为史官所认同,即便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他们也会把原因归结到“气数将尽”、“其势必然”等因素上。所以,我们在明朝的正史中很难看到本文将要陈述的一个事实:明朝灭亡与一个妇人的捉奸有关。或者说,一次捉奸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这个小人物是毛羽健,捉奸的是他的妻子。
北京景山公园崇祯帝自尽处
毛羽健是天启年间进士,1629年考上进士从知县升为御史。他成为御史的第一件事,就向崇祯皇帝上了一个奏折,称“驿递一事,最为民害。”他认为驿站已经成为危害百姓的一个机构,需要严加整顿。
他为什么会上这样一个奏折?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驿递。
明代驿递设立于明洪武九年,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并最为完善的驿递系统。明朝时期,驿递是官方办理公务的主要交通工具,从京城到各省的交通要道都设有驿站,供应往来官员的吃住行。驿递机构有驿站、递运所和急递铺三种。明中后期,急递铺逐渐废弃,很多递运所也改为驿站,驿站渐渐成为驿递制度的主要机构。
明初期,吏治清明,还能够保证驿递系统的健康运转;到了中后期,驿递系统随着律法的腐朽而腐败起来,掌管驿递之人巧立名目,向役夫强行勒索,致使驿递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甚至使军事情报都被耽误。
驿递设立时有规定,不允许私人使用,哪怕是皇亲国威也不行。但明朝中后期,一些达官显贵不仅滥用驿递,还对役夫大肆敲诈勒索,导致很多役夫不忍屈辱纷纷逃跑。
现存最大的明朝驿站:鸡鸣驿
当然,这种现象是崇祯无法知道的。
接到毛羽健的奏报,崇祯非常重视,立马命令有关部门严加整顿。但毛羽健再次给皇帝上奏说,驿递已经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了,建议取消。
这一次崇祯没有理会他。
毕竟已经存在了200多年,怎能说取消就取消?虽然他的说法也不无正确之处,但崇祯不可能知道的是,毛羽健要求取消驿递还有一个不可明说的原因:因为一个女人。
从知县升为御史后,毛羽健被调入京城任职。这让他喜出望外,因为再继续在家里呆下去,他觉得自己会疯——被他的妻子温氏逼疯。
按中国女性传统美德来衡量的话,温氏没有一处符合美德的标准,她也许视美德为身上的虱子,一旦发现就会掐死它。作为文人的毛羽健,自然不是这样一位妇人的对手,在家里经常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休妻?想都不敢想,估计休书还没写好,已经被打死了。对于娶了一名悍妇的滋味,民国时一个叫宣永光的人这样说:“我宁愿得罪一个强盗,也不愿得罪一个悍妇。得罪强盗,顶多被一枪打死,一了百了;但得罪了一个悍妇,她能让你和入地狱一样,生不如死。“
明朝古驿站:天龙屯堡
脱离了苦海的毛羽健,很快在京城娶了一个小妾,过上了朝思梦想的正常男人的生活。但好梦不长,有一天,温氏突然从老家杀到了京城,打他个措手不及。小妾被打个半死,他则被罚跪一天一夜,饱受温氏从生理到心理上的折磨。
这个男人跪在地上想了很多,也找到了老婆得到消息来京城折磨他的根由:驿站!正因为驿站的私用,才让他老婆可以很快知道他在京城的一切。于是,他从地上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写了痛斥驿递的奏折。
毛羽健的奏折只是让崇祯把驿递整顿了一下。让崇祯真正下决心裁撤驿递的,是毛羽健的一位亲戚:刘懋。
他非常支持毛羽健关于驿递的看法,并给皇帝上奏说,如果把裁掉驿卒的工资用来对付满人,会很完美。
明朝古驿站:天龙屯堡
这简直说到了崇祯的心眼里!他马上任命刘懋为兵科给事中,负责驿递的裁撤事宜。
但如果他知道这里面会牵扯到一个关键人物的话,可能会后悔得肠子都要青掉!这个人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失业前,是银川某驿站的一个驿卒,干了不到一年即被裁撤,然后就有了他后面的一系列故事。
明代驿递在万历年间还有1036处,按刘懋的说法,要把驿递撤掉五分之三,各地的役夫也去掉一大半。很快的,这些失业的驿卒加入到明末的起义大军行列。在裁撤驿递之前,农民起义军已经被明军打得走投无路,纷纷要求投降。但刘懋整顿以后,驿卒的加入让起义军势力大盛。
明朝古驿站:天龙屯堡人物
后世的史学家也认为,大批驿卒的失业,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由危转盛的一个直接原因。
当然,很多历史的变局会取决于若干因素,不管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这些因素包括某些意外事故,比如蒙古大汗蒙哥攻打南宋钓鱼城时的意外死亡,导致蒙军远征中亚和非洲的计划终止;张良刺杀秦始皇未能成功也是一个意外;毛羽健如果没有一个悍妇老婆,他也不会给皇帝上那个奏折。
明确灭亡的必然因素是什么?是气数已尽还是天道使然?辩论这些显然无意义,因为明朝已经灭亡,无论正推或逆推,反正都有答案,怎么说都是对的。
明朝古驿站:古孟城驿
1644年,李自成把崇祯皇帝逼得上了吊,就在李自成攻打北京九门时,崇祯才知道这个来要他命的人,是15年前被裁掉的一个驿卒。
如果当初不听毛羽健和刘懋的建议呢?不裁撤驿递,农民军就没有大批驿卒加入,农民军起义会被平定,明军也有余力对付满人,清军可能入不了关。
而偶然事件改变历史进程的现象,或许也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