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两首《出塞》,第一首几亿人知道,第二首没几个人知道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绝句的创作,被时人称之为“七绝圣手”,在七绝上的造诣自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王昌龄出生于山西太原,早年家里极为贫困,他自己还需要亲自农耕维持生活。大概在二十七岁那年,王昌龄决心投笔从戎,出玉门关从军于塞外。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王昌龄一生重要的转折点,为他赢得了万世诗名。他一生只留下181首诗,数量并不算多,但质量极高,比如《出塞二首》,其一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关于这首诗不需要小编多说一句废话,随便找个小学生都能给你解释得头头是道。去年,张艺谋推出魔幻大片《长城》,这首诗曾被唱过,那苍凉、高远、悲壮的意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尽管第一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说到第二首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这第二首也写得极为精彩: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骝马即骏马,骏马新配上白玉鞍,将军骑着它决战沙场,一场战罢,已是明月高悬,映衬得月色更加清寒。但是,城头的铁鼓依然铿锵有力,匣里的金刀血迹尚未干透。

客观来说,这首诗写得极为精彩,没有一个字描写战场情景,却无形中让你感觉到战争的惨烈,更重要的是后两句,杀气腾腾,战意不减,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两首诗的差距并不大,但为何命运相差如此之大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首具有更宏大、丰富、饱满的精神寄托,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在面临生死存亡时对良将的渴望,既有豪情,又有缅怀,还有悲愤,意象是立体的。

而第二首呢,相比之下就显得比较单一,只是表现出了战场的惨烈。但对于王昌龄来说,他写作时可能根本没想这么多,神作往往是在不自觉中诞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