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40:官不让做了,当个文人雅士总可以吧,影响力更大
经过和王安石长达一年的拉锯战,苏轼在官场上遭遇完败,自己小小的推官都被撸了,王安石却已经官至宰相,大刀阔斧的实现着自己的政治理想。
不过没关系,在另一条战线上,苏轼却玩出了新高度,这就是文艺领域。
刚罢职不久,苏轼的好友吕希彦(字行甫)被外派到河阳担任通判。吕希彦好墨,曾藏有珍贵的墨汁,这玩意儿对于文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有一次,王安石的一位干将也听说吕希彦藏有好墨,于是前往求之。没想到吕希彦一点都不给面子,不仅不给,还送给了苏轼。苏轼为此写了一首诗: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卧沙细肋吾方厌,通印长鱼谁肯分。
好事东平贵公子,贵人不与与苏君。
送走吕希彦,又与胡允文相聚,顺便给杨济甫写了几封信,然后又结识了一个新朋友穆珣,苏轼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交际花,这让王安石和同党们很不爽。
不只是文章词赋上的切磋,苏轼还喜欢结交僧道异士、书法家和画家,只要他觉得有趣的,都可以成为朋友,比如那个著名的文同。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擅长画竹,苏轼跟他学了不少东西,也成了一个画竹的高手。后来,两人又成为亲家,关系更是好得不得了。
苏轼和文同都酷爱竹,还得了个“竹痴”的外号,用他自己的话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每次搬家,必定要找有竹子的房子,如果没有,那就自己种。
苏轼曾为文同写过一篇《墨君堂记》,不妨欣赏一段:
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士之修洁博习,朝夕磨治洗濯,以求交于与可者,非一人也。而独厚君如此。君又疏简抗劲,无声色臭味可以娱悦人之耳目鼻口,则与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贤君矣。
这篇文章里的君实际上指的是竹,以竹暗喻君子的品格,托物以言志。
不仅有情投意合的挚友,苏轼的身边也不缺少直言相劝的诤友,比如毕仲游,他曾经专门给苏轼写了一封《上苏子瞻学士书》,其中有云:
夫言语之累,不特出口者为言,其形于诗歌、赞于赋颂、托于碑铭、著于序记者,亦语言也。今知畏于口而未畏于文,是其所是则见是者喜,非其所非则蒙非者怨;喜者未能济君之谋,而怨者或已败君之事矣。
苏轼收到这封信后,也是大为感动。但是,他口无遮拦的毛病却并没有收敛多少。
后来,苏轼果然因为写诗被投进监狱,而这些曾经与他交往过的朋友也纷纷躺枪,很多人的仕途因此一蹶不振。和苏轼交朋友,还真要担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