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谈同性恋

萧乾先生在《唉,同性恋》(收《玉渊潭漫笔——萧乾随想录》)一文中,记述了自己1926年在北新书局当练习生,与1930年在辅仁大学读书时,所遇到的两名同性恋男性,及上世纪40年代,留学英国剑桥时,“曾结识了英国大小说家之一的E·M·福斯特”,他不但写了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莫瑞斯》,而且他本人就是位同性恋者,

“我见过他的几位这样的‘特殊朋友’,其中一位是有家室的警察,他和他一家人一直把这位老作家照顾到临终”,

“福斯特出身于剑桥皇家学院,那可是英国上层社会同性恋的温床……尽管当时法律对待同性恋毫不留情,同性恋在剑桥,尤其在皇家学院还是满时髦的,而且是作为古希腊高雅的遗风”。作者接着又写到法国作家纪德、英国小说家诺曼·道格拉斯都是同性恋者。他的看法是:

我认为异性恋才是正常的,同性恋属于变态。我不赞成去鼓励。在美国某些州里,同性恋者可以登记结婚。这种婚礼,我绝不会去参加。

读了此文,不禁想起自己从大学毕业至今,换过四家单位,也先后听说过几名同性恋者,且工作能力都挺强的,日常接触中,也看不出什么异样来。当然,各种各样的传闻也是有的,因并未亲眼目睹,不能辨别其真假。

记得在时报工作时,一名实习记者曾采写了篇关于两名女中学生同性恋者,因恋爱而双双退学之事,双方的家长及校方对此都头疼不已。据说一个人形成异性恋或同性恋,最关键时期就是中学,所以我们决定刊发这篇报道,以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然而此稿最终还是被撤下,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唯一一次亲身经历者,还是2007年夏天的澳洲之行。当时和六位同事一起赴澳,自墨尔本、布里斯班而悉尼、堪培拉,导游兼司机均为中国留学生,入住的酒店里多是中国人,就餐则在广东人开设的粤菜馆,总之,虽曰身处澳洲,打交道的却多为中国游客,就觉十分不过瘾。

于是一日晚餐过后,几人相约撇开导游,独自行动,去一家当地人的酒吧体验一回。那家酒吧具体在悉尼的哪条街,又叫什么名字全然忘记了,总之距下榻的酒店不远,我们进去时,客人还不算太多,六人占据了一张长桌,点了啤酒畅饮起来。慢慢的,人越来越多,音乐也越来越响。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从渐渐有些拥挤的酒吧里出来了。就见酒吧门前居然排起了四五十米的长龙,正当我暗自庆幸来对了地方时,就看到一高一矮两名青年男性拥抱在一起亲吻。这时我才恍然惊觉——莫非这家是同性恋酒吧?

萧乾在上文中曾提到同性恋是“古希腊高雅的遗风”。巧的是,刚刚读完的【美】丽贝卡·戈尔茨坦的《谷歌时代的柏拉图》一书之《我不知该如何爱他》中,就提到了古希腊同性恋的遗风。在古希腊,女人和奴隶是没有公民权的,所以,男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于是——

娈童恋不仅为社会所接受,而且还被很多希腊人——尤其是贵族阶层——认为是增强城邦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被纳入到了对公民崇高品格的培养中……

肯尼斯·多弗尔曾令人难忘地说道:“希腊一贯认为,同性间的厄洛斯(热恋之爱)是一种教育和性器关系的混合物。”不但雅典是如此,希腊的所有城邦也一样。“这类关系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在关键地方——也就是男性人口中——培养了凝聚力,所以莱克格斯甚至在斯巴达的法典中对其给予了官方认可”……

同性关系常常被赞美为更值得拥有,更有雄性气质。而异性恋关系只能陷在微不足道的肉欲或生殖目标的泥潭中,对崇高品质的培养贡献甚微,因为女性并不会参与城市的政治生活。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除了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外,所有来参加派对的人都只赞美同性爱,不屑于吹捧任何其他形式的厄洛斯……

而这一切全源于那个神话——

以前的人类在身体上是成双成对连接在一起的,像球一样四处滚,所以每个球体都是一个完整的实体。有些球体由两个男人组成,有些则是一男一女,还有些是两个女人

但因为他们太完整,所以诸神觉得凡人有些太接近神了。“他们有着可怕的精力和体力,还有勃勃的野心。”不过,诸神商量过后,竟然没有选择消灭这个物种——奥林匹亚诸神的首选对策——而是采用了宙斯偶然想出来的计划:就像拿细线切熟鸡蛋那样,把独立自给的凡人从中间劈成两半,那么,每一半都会和另一半分开……

厄洛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之中,所以我们才会拼命地到处乱跑,想要找到唯一的另一半,让我们再次完整起来……

我觉得,古希腊神话中关于同性恋、异性恋起源的说法,就比萧乾的“我认为异性恋才是正常的,同性恋属于变态”要来得更为健康。既然同性恋与异性恋同属正常,那么,同性恋者就应该像异性恋者那样,遵守同样的性道德。而整个社会,也应该像看待异性恋者那样,来对待同性恋者。

二O一八年十月廿五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 你不是微不足道的

一名日本人看中国

郁土:细节里的日本

你敢对自己的精神刮骨疗毒么?

“他捎带着把自己捅了一下”

人性是根曲木

拳击手哈耶克

柏拉图原来长这样?

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学校

“捉住我,不要让我逃走!”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戏 子误国论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伦敦有个每年一次的“同志大游行”?

    伦敦每年六月底的Pride London同志大游行,已经成为一项全球盛事,每年都会有无数群众来自五湖四海,汇聚在伦敦最著名的两条街道--牛津街和摄政街,一同欣赏或参与这场夏日狂欢.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 ...

  • 遗风

    古朴的灯笼 让传统在奔涌 横穿的飘逸里 古风连在一起 信仰连在一起 传说连在一起 满足连在一起 青砖的城墙 青石的小路 寒光当空舞 却是哲学的路数 看风云变幻 静静地读着竹简 紫色的长衫 掠过了朱门酒 ...

  • 只想和你在一起(小说连载三)

    只想和你在一起(小说连载三:共事) 柳叶轻风 "你这个臭小子,说好了和我一起考北大的,到最后竟然一个人偷偷地改填了志愿,填了上海戏剧学院,也真不知你是怎么样的?"当大学毕业几年后, ...

  • 如果有个能控制快乐的开关好不好?

    我们每天都在做什么?努力工作.刻苦学习.费心劳神的维护人际关系,也无非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快乐更幸福吧,那要是有一个简单的开关,打开它就能让我们快乐好不好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想法是否可行. 了解一 ...

  • 西方第一位女诗人,因无穷的爱欲而自杀,诗文之优美至今无人超越

    童年萨福在海岸边 她是古代最著名的才女,也是一位奔放自由的艺术家.她的一生充满情爱和诱惑,既对自己的女徒弟产生爱意,又在遭拒绝后移情别恋,最终因情自殉.萨福就是这样一位性格独特的女诗人,她的故事至今仍 ...

  • 美国警察临检黑手党酒吧 引发了同性恋者的第一场起义

    曾经在美国,同性恋是见不得光的事情,他们在美国随时都有被警察逮捕的危险,这些对于当时的同性恋者来说也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但所有的一切都在1969年6月28日的晚上开始了转变. "石墙旅 ...

  • 郁土 │ 谈转变

         转变者,转向并变革.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为何要转变?还不是因为外部出现了危机,且此种危机压倒了内部渴求稳定.确定的感觉,清末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也. 而人之大脑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是得 ...

  • 郁土 ∣ 谈刺激

           何谓刺激? <国语辞典>的解释是:能令意识状态变化,而为神经兴奋之原因者,即为刺激,此种原因,有存于外界者,谓之物理的刺激:有不存于外界而由有机体自生者,谓之生理的刺激. 比 ...

  • 郁土 │ 谈染发

      如果说将白发染黑是为了显得年轻,所谓"不教白发摧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是也.那么,一些中国女性将本来的黑发染成金色.棕色.黄色.紫色.红色.巧克力色等,则是为了显得美丽. 昨日 ...

  • 郁土: 谈大丈夫

    喜欢请点标题下方蓝字"郁土"关注 大丈夫者,"谓勇毅之男子"(<国语辞典>,此解释就比<现代汉语词典>的"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 ...

  • 郁土 │ 乒乓文化趣谈

      乒乓球为英国人所发明,而风靡全球.当小小银球与所在国的人们相结合,便会产生独属于该国之乒乓文化.可以这么说,当洁白的乒乓球进入到某国,经该国固有文化之熏染,必会形成具有该国特色之乒乓文化.鄙人此前 ...

  • 郁土:谈独处

    陆惠芳 摄 人是一种群居性的政治动物,凡家庭生活.外出学习.工作甚至流浪.乞讨,均是在与人打交道.真正如野人般孤处深山老林者,少之又少耳.即便如逃避秦火之桃花源中人,亦是自成村落耳.然正因如此,所以人 ...

  • 郁土:谈偏见

    鲁  难  摄   偏见不是个好词,可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是人性使然,没有办法的事. 犹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与某师范大学的两位处长同车去石家庄出差.路上闲聊,当他们得知我是某县人时,其 ...

  • 郁土:谈座次

    古人是非常讲究尊卑秩序的,这一点于座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一屋之中,西边座位最尊贵(东向坐),北边次之(南向坐),南边又次之(北向坐),东边最差(西向坐).如此,则有客到访,理应坐在西边的位置上,而主人 ...

  • 郁土:谈圣人

    郁 青  摄 人天生具有一种宗教情结,此情结要么将人导向神,要么将人导向更高的人.前者或多神,或一神,如门神.灶神,或释迦牟尼.耶稣:后者则是理想上人格之最高者--圣人! 我们这个民族,从一开始,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