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谈老年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分享 郁土

李红星  摄

一个人什么时候算老?

六十岁退休?还是七十岁、八十岁?恐怕难有一定之标准。但无论一个人身体如何康健,其肉体总有个衰老的过程,或早或迟而已。当一个人肉体机能达到巅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时,他可以说进入老年了。

然人为肉体与精神之结合体。此二者合二为一固然好,可更多时候,两者却是相互矛盾的。一个年轻人,肉体充满活力,其精神可能已经衰老,所谓“未老先衰”是也;一位步履蹒跚之老年人,行动虽迟缓,可他的精神却可能是矫健无比的。判断一个人精神衰老与否至为简单,那就是——当你不再学习时,你的精神就真的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这里的学习又分两种:一为外部强迫之学习,一为内部自发之学习,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升学、考研、升职、评职称、搞研究等的学习,是外部环境所强加之学习,你不情愿也得照着去做。此种学习,对于判断一个人的精神状况关系不大。而发自内心的学习才是判断之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个所谓的好学生,名牌大学毕业,找了份好工作,成家立业后,除了专业书,马上就停止学习了。当此之时,我们完全可以说,他精神上已经开始衰老了。其实,这种衰老早已有之,只不过以前为繁忙之课业、就职压迫的学习所掩盖而已。

而有的人,为好奇心所驱使,活到老,学到老。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说,其精神永葆青春,从来就没有经历过老年。这一点,孔子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古希腊、罗马之哲人比起孔子来也毫不逊色。西塞罗在《论老年》中记述了大量这样的例子:

我们知道柏拉图就是如此,他临死前还在写作,享年81岁。还有伊索克拉底(雅典雄辩家、文体批评家),他说,当他写作《雅典娜女神节祝辞》这本书时他已经有94岁了;此后他又活了5年。他的老师昂提尼的戈尔加斯活到107岁,却从未停止过学习和工作。有人问他为什么愿意活得这么长,他回答说:“我并没有觉得老年有什么不好。”回答得真好,不愧为是个学者!

索福克勒斯直到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地写作悲剧。他专心致志于悲剧创作,以至于被认为不善理财,于是他的儿子就把他带到法庭……可见,索福克勒斯并没因为年迈而放弃自己的事业。荷马、赫西奥德、西摩尼得斯,或我在前面提到过的伊索克拉底和戈尔加斯,或哲学学派的创立者,如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柏拉图、色诺克拉底,或后来的芝诺和克莱安西斯,或你们也在罗马见过的斯多葛学派的第欧根尼,也是如此。所有这些人都从未停止过创作或研究,一直到他们去世为止。

不仅如此,有些老人甚至还在不停地学习呢!譬如说,我们知道,梭伦在他的诗中就夸耀自己虽然老了却“每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或者拿我来说也是一样,我只是到了晚年才开始学习希腊文学,的确,我曾贪婪地——而且也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地——阅读希腊的文学著作,所以你们可以看到,我现在已能自如地引用希腊文学典故了。我听说苏格拉底在晚年还学会了弹七弦琴,我也很想学,因为古人往往都会弹这种乐器;但是,不管我学不学得会,我在文学方面总是下过功夫的。

我现在正在编撰《史源》第七卷。我收集所有的古代史料。这段时间,我还在整理我以前在所有重大场合发表的演说词,准备出版。我正在撰写有关卜法、教会法和民法的论文。此外,我还在努力学习希腊文;并且,为了不让自己的记忆力衰退,我仿效毕达哥拉斯派学者的方法,每天晚上把我一天所说的话、所听到的或所做的事情再复述一遍。

一个总是在这些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至的。

友人教英语,曾问一外教,人生最重要之事是什么,外教答“我和上帝的关系”。的确,对于西人来说,宗教价值为人生之最终价值,而此世界为上帝所创造,故而探索此世界之真、善、美,便是其精神价值之所在,便是实现其宗教价值之必由途径。正因如此,所以他们便能“为艺术而艺术”“为科学而科学”活到老而学到老了。

而我们缺乏此宗教信仰与价值,以现实世界之个人实现为最大人生价值。如此以来,则视学习为达到人生目的之手段,人生之门一旦打开,则此敲门砖就可弃之不顾是也。“学而优则仕”,一旦仕了,则自然不用再学了;功成名就自然不用再学了,发了大财自然不用再学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千百年下来,我们就与孔子的“学而不厌”“发愤忘食”“朝闻道,夕死可矣”精神渐去渐远了。

故与西人相比,今日之国人活到老学到老者极少,在学习、工作中辞世者更是少之又少矣。一旦年老退休,儿孙满堂,无病无灾,生活无忧,则以享受人生为乐事,视学习为畏途,打牌、下棋、钓鱼、旅游、跳舞,而不会再去学习了。

中西方价值观不同,人生终点的预设相差甚巨,故而老年情形也就大不相同。

余虽不敏,又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然吾愿意以西塞罗为榜样,来度过即将到来的老年。

二O一八年元月一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精神体检

郁土:你是大人,还是小人?

郁土:古希腊人的智慧

郁土:莎翁戏剧词汇阐述

郁土:拳击手哈耶克

(0)

相关推荐

  • 兴诗立礼成于乐——《论语》悟读【189】

    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论语>第八篇第八章: [原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g ...

  • 论语日课179:道不远人,德在人心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7.29) 这是孔子勉励人修养仁德. 仁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孔子从来轻易以仁许人,即使是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在他看来也 ...

  • 历史考古:古希腊哲学和诸子百家,为何如此相似?

    历史考古:古希腊哲学和诸子百家,为何如此相似? 古希腊哲学与诸子百家,我们只需对比一番,就能找出诸多相似之处.但我还没发现学贯中西的官科,干这件事. 所以咱民科,也就当仁不让了: 孔子(春秋):&qu ...

  • 【第202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7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精神?

    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7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精神?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所谓"不及&q ...

  • 死而后已敬颜回——《论语》悟读【222】

     泛舟学海心胸阔,立马书山眼界宽. <论语>第九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评论颜渊时,说:"可惜 ...

  • 论语日课214:人生如何才能低开高走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 【第396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5章》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吗?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5章>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吗?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

  • 郁土 │ 谈转变

         转变者,转向并变革.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为何要转变?还不是因为外部出现了危机,且此种危机压倒了内部渴求稳定.确定的感觉,清末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也. 而人之大脑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是得 ...

  • 郁土 ∣ 谈刺激

           何谓刺激? <国语辞典>的解释是:能令意识状态变化,而为神经兴奋之原因者,即为刺激,此种原因,有存于外界者,谓之物理的刺激:有不存于外界而由有机体自生者,谓之生理的刺激. 比 ...

  • 郁土 │ 谈染发

      如果说将白发染黑是为了显得年轻,所谓"不教白发摧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是也.那么,一些中国女性将本来的黑发染成金色.棕色.黄色.紫色.红色.巧克力色等,则是为了显得美丽. 昨日 ...

  • 郁土: 谈大丈夫

    喜欢请点标题下方蓝字"郁土"关注 大丈夫者,"谓勇毅之男子"(<国语辞典>,此解释就比<现代汉语词典>的"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 ...

  • 郁土 │ 乒乓文化趣谈

      乒乓球为英国人所发明,而风靡全球.当小小银球与所在国的人们相结合,便会产生独属于该国之乒乓文化.可以这么说,当洁白的乒乓球进入到某国,经该国固有文化之熏染,必会形成具有该国特色之乒乓文化.鄙人此前 ...

  • 郁土:谈独处

    陆惠芳 摄 人是一种群居性的政治动物,凡家庭生活.外出学习.工作甚至流浪.乞讨,均是在与人打交道.真正如野人般孤处深山老林者,少之又少耳.即便如逃避秦火之桃花源中人,亦是自成村落耳.然正因如此,所以人 ...

  • 郁土:谈偏见

    鲁  难  摄   偏见不是个好词,可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是人性使然,没有办法的事. 犹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与某师范大学的两位处长同车去石家庄出差.路上闲聊,当他们得知我是某县人时,其 ...

  • 郁土:谈座次

    古人是非常讲究尊卑秩序的,这一点于座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一屋之中,西边座位最尊贵(东向坐),北边次之(南向坐),南边又次之(北向坐),东边最差(西向坐).如此,则有客到访,理应坐在西边的位置上,而主人 ...

  • 郁土:谈圣人

    郁 青  摄 人天生具有一种宗教情结,此情结要么将人导向神,要么将人导向更高的人.前者或多神,或一神,如门神.灶神,或释迦牟尼.耶稣:后者则是理想上人格之最高者--圣人! 我们这个民族,从一开始,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