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朗州贬谪生活,让刘禹锡从一个政客文人走向了高产诗人

秋日潇潇,北风卷地,刘禹锡带着家眷翻过秦岭,一路向南,向被贬谪的连州行去。此时的刘禹锡心中是愤懑的,是委屈的,是不甘的,短短一年多,他们的“革新”就被彻底废止,他们几人纷纷被发配到边远之地,回京无望,可明明他们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权力的斗争残酷而无情。

行至江陵,刘禹锡偶遇2年前被贬到山阳县的挚友韩愈,二人见面,不免唏嘘感叹,对酒伤感。可刘禹锡到底是刘禹锡,在伤感之余,向韩愈细细请教连州的风土人情,地貌地情,已经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但,又一次打击接踵而至。

在江陵,刘禹锡接到了皇帝的第二道旨意,他再次被贬到朗州做司马。如果说贬到连州做刺史,好歹也是一个官,但在中后期的唐,司马就已经没有任何行政职能了,多是给被贬谪官员的一个名义。同时被贬谪的还有“永贞革新”的其他7位成员,均给了一个司马的名义,流放到各州县,而革新的领导人物王叔文,王仁被赐死。这就是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事情的起因也不过是因为宪宗继位后,有人活动说有推翻他迎顺宗复辟,所以朝中的各位大人们和宦官就想起顺宗的死党王叔文和他的支持者,所以,还没到连州的刘禹锡就又被贬低朗州做司马去了。

祸福相依

十年朗州,对刘禹锡来说很难说清楚到底时好时坏。在京为官时,他的文章固然动人,但多是一些官场奏表,写诗倒是不多。到朗州后,因为公事较少,而且初到南国,言语不通,让刘禹锡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读书、采风、作文写诗。

其实看到这一章,我才开始真正有些喜欢刘禹锡了,因为只有在逆境中,一个人的本质才会真正的显现出来,而逆境中的刘禹锡,是我喜欢的样子。

初到朗州

按理说,他无端再被贬,心中的不平和愤怒估计可以把天遮蔽成黑色,但到了朗州的刘禹锡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不公而消极倦怠,而是积极的深入民间探查民情,通读地方志了解朗州的人情地貌。很快,他就写出了《武陵书怀五十韵》,详尽描述了武陵地方的自然风光、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代变革等。

到这里,我喜他的积极豁达。

移风易俗

初到朗州,他言语不通,很难和当地人交流。但他深知这里人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乡俗僻陋,在他采风过程中,逐渐发现这里祭祀祈福的俚语歌谣唱词鄙俗不堪,他想到过去屈原被贬谪到这里的时候,觉得民间的歌谣鄙陋,就替他们做了《九歌》,所以他效仿先贤,一边熟悉当地民歌的特色,一边观察当地民风得失,一边自己创作新曲交给当地的巫祝,让他在行巫的时候交给当地百姓。渐渐,在朗州,百姓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禹锡。

到这里,我更喜他勇于作为。不管自己遭遇什么困境,身处何处,有些人永远会散发着光芒,照亮别人。他就是这样的人。

至交好友

在居朗州期间,刘禹锡收获的不止是当地百姓的喜爱,朗州十年让他真正从一个政客变成一个文人、诗人。

被贬朗州的第二年,身在京城的白居易给刘禹锡寄来他写的100多首诗,这深深的刺激我们这位好胜的诗人,认为人家在公务繁忙之际都有空写这么多好诗,自己怎能落后?

由此,他才真正的开始了大量的诗歌创作,采风过程中的所闻所见,他都会写成诗记录下来,偶遇泰娘(泰娘曾是京城高官韦夏卿家中的歌姬,韦病逝后,又被人所买,之后有经流利到了朗州),他被泰娘的身世所感,为她写下了《泰娘歌》“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泰娘的身世经历,又何尝没有他自己的身世经历?!

后来,他又接到终身好友柳宗元的书信,而柳宗元又与韩愈同样交好,于是三人频繁书信来往,探讨学术问题,散文写作,成为了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最有名的如《天论》三册,刘禹锡认为“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也有所不能。所以,天与人交相胜耳”。

再之后,又与元稹(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那个元稹)书信往来密切,相互安慰鼓励。

到这里,我更喜他不负韶华,刻苦勤奋,因此才有东方不亮西方亮,没有了政治却诞生了一个真正的文学家,诗人。虽然这里是轻描淡写,但书中写到:他白天上任或在外采风,到了晚上便一卷在手,常常在烛光下读到夜深人静,遇到学术难题,他还便翻群书,直到解决放才罢休。任何天才,其实不过都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勤奋努力的结果。任何不自艾自怜的,都值得被喜爱,被尊重。刘禹锡,我真的喜欢。

刚毅豁达的有情人

到朗州的第五年,与他一起被贬谪的程异竟然被提拔回到京城,这让曾明确收到旨意说“逢恩不赦”的刘禹锡大感惊奇,后来,才知道他是被人举荐。于是他的妻子想通过自己的父亲的关系说通当时的首领太监薛盈珍,把刘禹锡也调回京,但被刘禹锡坚决拒绝,他说:当时我们搞新政,就是要抑制宦官的权力,你这会儿让我去求宦官 ,打死我也不可能,我不能对不起一起搞变革的人!于是,这一蹉跎,又是五年,直到妻子去世,他也没能回到京城。

世事无常,当时极力打压过刘禹锡的窦群(却说过王叔文的那个窦群)在几年的政治变换中,竟然也被贬谪,路过朗州时来向刘禹锡求和。也许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也许是经历过争斗的失败才能明白失败者的痛楚,窦群主动上门,刘禹锡大度宽容,两个人竟然结成了另一种朋友,窦群走后两人还书信往来。可惜后来,窦群早逝。

到这里,我不能不喜欢刘禹锡了。生而为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坚持的必须要坚持,该放弃的必须要放弃。他坚守住自己的风骨!我喜欢的紧!有人说他恃才狂傲清高,但看他对窦群,又有几人有他的宽容豁达?

这一章有些长,但又远远不够,从繁华的京畿种地到荒蛮落后的偏远地区,从手握权禀的国之重臣到无人问津的地方小吏,十年时间,多少艰辛,多少悲苦,多少愤懑,但却没有磨灭一颗积极热情、豁达奋进的心,刘禹锡离开时满腹才华,刘禹锡归来时才华满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