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隐形冠军企业的天人合一思考
下文所写只是一种思考,没有标准和唯一。不带有意识说教和行业歧视。----编者
“连接一切”是“全球化”趋势的一个技术上的微观版本,它试图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扩散,将世界万物连在一起。
无论是否公开宣称,大型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希望成为“连接器”,掌控连接一切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这一连接器不仅连接计算机、用户,也连接人和各种服务,甚至物与物。
设计互联网的原初目的之一就是将不同的计算机及其使用者连在一起,但晚近发展出来的以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形态却十分不同,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和便利了万物的联系,同时却背离互联网的初衷,成为一个更加中心化的商业帝国。财富也就有了转移的下移可能。
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阿里巴巴实控人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发言)
6年从0到6个亿,说他的目标是隐形冠军!
6年时间,从0到6个亿,很多人可能想都不敢想,可是却说,这只是他与互联网平台深入合作的第一步,下一步,是做到更过小类目的隐形冠军!
对生活的迷茫
最早接触到电子商务,是在2005年左右,因为自学的算法,喜欢黑客技术,对网络多少有点了解。95年毕业,做过纺织、箱包、鞋子等行业,也从事过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辗转反侧,没有什么所谓的收获。干什么都迷蒙一片。
用周易的形容: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味,宜建侯而不宁。
依旧坚信:一切存在都有一传统,一宇宙间任何一存在断无数倏而起,倏而灭,更无时间绵延。一切存在,都有一时间绵延,我们即称之曰「传统」。
有限公司
去过广州, 在广州工作的一段时间,发现哪里的电商环境成熟许多,也让接触到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但是思路没有大的变化。 在广州华强区做隔热杯垫生意的人很多,通过送货认识了很多同行业人才:“我们是通过网上平台接触起来的,虽然是竞争关系,但私底下大家关系都很好,常常会相互分享运营心得,在如何运作平台这块,我们都已经达成共识了,就是跟着信息社会的理念走。各平台推出什么活动,我们就跟着做什么,我们相信平台的判断。
这时候的专注阿里、京东、wish、亚马逊等平台。在经营模式上,也从最初的配送贸易转向为实体工厂做电商运营。
“平台比我想象的能量还要巨大,销售增长速度几乎每年都要翻一番,这在传统行业很难见到。就拿我上家公司来说,刚去的时候一个月销售额30万左右,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做到每月近600万。”但也只是封顶于600万,之后是长时间的徘徊不前。
出路在哪?
隐形冠军是出路吗?
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竞争环境的恶化,都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挑战。是寻求多元化的更多发展机遇?还是执着于深精细作的聚焦与专注?“隐形冠军”会是穿透中国企业迷茫前路上的亮光吗?
什么是隐形冠军?用三个标准来定义一个“隐形冠军”:
1、全球市场销售额前三名,或是其所在大陆的冠军;
2、收入小于50亿美元(这个标准已经做了几次上调,以适应隐形冠军不断增长的规模);
3、很少为细分市场外的公众所知。
以往企业采取低价战略的底层逻辑,是通过低价使竞争对手无利可图最终迫使它们退出市场。一旦企业取得了压倒性的市场份额,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效应以及提价等措施提升利润率。称之为市场份额的魔咒。这个逻辑是否成立,关键要看市场份额与利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或真正的因果关系。
隐形冠军对此有很明确的答案:在这里重要的不是看市场份额的绝对数值,而是看它们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
目标,行业细分与特色垄断
“一切的问题都是仔细考察后的选择。”看到这几年报考美术的考生越来越多,美术专业的就业市场越来越大,例如企业店铺的美工,例如人文领域的绘画,产品的雕刻素描,陶瓷等外观的设计,。。。都离不开绘画。
决定从娃娃抓起,开发了原木切片,既可以用来微景观造型,又可以做钥匙扣。最关键的还是幼儿园、中小学的绘画。
几年以后的调查发现,市场比想象的大很多,国外圣诞节用量才是大头。这个行业不能丢,于是前后在淄博、在临沂设立了分厂,又在安徽设立了分厂,还是不满足市场需要,又在江西上饶开设了12家,与朋友合资开设了7家。几年后又在朝鲜设立了大型加工基地。用火车皮运输。
到这个时候,要的不是什么冠军问题,也不是利润,而是快速成长的协调问题。各工厂各自为政,效率不一,价格不一,能力不一,工艺尽管类似,产品质量参差不一。对比质量和价格,朝鲜的产品质量最好,价格最低,性价比最高。
“最早的时候谁都会走过一些弯路,不仅要看市场的销售点在哪里,要抓市场的定位和趋势。”更重要的是生产制造。 销售不是最关键的。人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平台控制了一切,实际上,还是你的综合要素决定了一切。
中国与朝鲜的对比,朝鲜的木片胜出是必须的。因为在世界范围,这个产品只有在生产销售,市场上你无论买哪一家,都是来自这个基地。你可以做1级批发商、可以做2级批发商,也可以做3级批发商,无论是哪一级,最终都来自。在木片是按吨计算价格的,批发零售是按个销售的。
如何实现隐形冠军:
总结:
一是目标明确。“隐形冠军”企业都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发展目标,比如,要在自己的领域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不仅要占据最高的市场份额,而且要在技术和服务方面成为最出色的供应商;又比如,早早就树立了宏伟的理想,坚持要做行业领袖,能做到降维度打压,具备分散经营的能力;同时,积极争取成为行业标准和市场规则的制定者等。
二是专注偏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提供最好的产品才有可能赢得客户,击败对手。而这需要极大的专注,以至近乎偏执。全力以赴未必成功,但三心二意必定失败。想成为“隐形冠军”,必须克制多元化的诱惑,明确市场边界,发挥极致精神,专注在一个细小领域或狭窄环节上,把产品和服务做出绝对的比较优势。
三是掌握客户。“隐形冠军”企业崇尚“市场第一,客户至上”。在市场界定的“宽”与“窄”的问题上,他们保持对立统一关系,即:在产品、技术和客户需求层面,选择了狭窄、专注和深入挖掘;而在商业活动地域分布方面,则选择了宽广、博大,放眼四海。因此,这些企业的全球化程度往往很高。为控制客户,它们往往通过设立自己的子公司,而不是通过分销商,来实现市场扩张。它们总是能够把客户关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它们惯于把自己的产品和独到专有的技术与全球化的营销结合在一起,而绝不轻易把客户关系交给第三方。
四是坚持创新。“隐形冠军”企业坚持对客户有价值的持续创新。他们善于借力使力,强调实用价值;他们坚持产品必须适销对路,绝不做无谓的科学前沿的研究。在狭窄的业务范围,它们往往能够“独辟蹊径”,剑走偏锋,通过一系列简单但又持续的改良和创新,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它们总是能够心无旁骛,专注执着,因此能够得到客户高度和持续的信任。
隐形冠军的哲学思考
太深的思考也许说了也不一定有人相信。 但没有思考的哲学企业注定做不成隐形冠军的。
下面借用钱穆老先生的分析: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
人生根本不能脱离时空之有限性。在此时空限界之这一边的是“我”与“生’,庄子称之曰”是“。在此时空限界之那一边的是”物“与”死“,庄子称之曰”彼“。
因此有是必有彼,有彼必有是,彼是同时并起,而且平等存在。在此则此曰是,在彼则彼曰是,”彼“”是“双方又可以对等互易。
但人之情感知识,常见此为是而可好,彼为非而可恶。其实此非与恶之情识,早已侵越了知之界限,而闯进我们所不可知之对面去。我们对知识界之那一面,既本无所知,又何从认其为非而可恶?此种错误,是只知依照着人生界而起。
人类每每喜欢把人生界来推概宇宙界,喜欢把有限来推概无限。此非庄子之所谓”以有涯随无涯“,实乃以无涯随有涯。我们若能改就无限的立场,依照宇宙界,则根本将无此分别,无此限界。
但宇宙界中既确有此人生界,而我们则站在人生界立场,便易于承认有这一面。但我们也该从宇宙界的立场来同时承认有那一面。如是则在无限界中之有限界,变成无处无时不是,抑且无处无时不可好。
隐形冠军的企业理念最终落实在 “中”上
《中庸》说:“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人若要站在一极端上,实无此极端可站。试问天地是否算得上至善?除却像西方宗教里的上帝是至善以外,便只有中庸之道可算得至善。因为中庸之道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中庸》又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论是非,不是截然对立之两敌体,但要在此混然一体中,明辨是非,所以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惟天地间并无截然对立的是非,若使有,则在其终极处,所谓其初难知,其上易知。
人类永远在下学而上达,永远在过程中。所以易卦终于“未济”。若站在终极处,则天地灭绝,更无演进,更无变化。就理论上言,应求出此两端。就实践上论,则很难遇见此两极端。所以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用”即是实践,在人世间的实践,则既非上帝,也非魔鬼。善恶、是非之辨,往往是中间过程之相对,而非两极之绝对。如是则理论与实践,也便成为两极端。我们仍须“执两用中”,把“理论”与“实践”之两极端中和起来,一以贯之,这是儒家中庸的辩证法。
企业动力落实在“诚”上。
诚是企业自强不息的来源。
《 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乃天行之象之一种特性,一种本身内在固具之德。企业生生不息的源泉与这种无休无歇不息不已之性格相吻合。
故《中庸》也说: 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中庸》又于健行不息中说出一个“至诚”来。若非至诚,如何能健行不息呢?《易传》指出此道之健,《中庸》则指出此至健之“道”之至诚之“德”。惟其至诚而健,故能不息。惟其不息,故能博厚高明悠久而成其为天地,成其为道。
从企业文化到企业产品的转化,实际上都是从看不见的理念到看得见的行为的转化,也是企业对物的观念,注重在其流动变化。从天地万物之流动变化中,指出其内在固有之一种性格与特征,企业运用此观点来求人生界与市场界之合一,所谓“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