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秀:父亲的那些事

2018年初,他准备离开部队时,问我,老哥,走与留,那种更合适。我说,皇城根下,优越多多,你真舍得这身橄榄绿的荣耀?

他说,很幸运,一双儿女要多可爱有多可爱,30岁就是正营职干部;也不幸,从单位最年轻的营职干部干成最老的营职干部。

他说,他很自信,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哪个不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他又不自信,时间证明他还是太嫩太幼稚,嫩的彻底。

我说,你还年轻,真走出部队,你会发现这世界是灰色的,心态很重要,你阳光这个世界充满阳光,你灰暗这个世界处处都是灰暗,还是坚持吧,消防事业,毕竟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失的一个崇高职业。

他说,马云有句话您听说过吧,员工离职原因很多,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受委屈了。

我说,马云不差钱,也没受委屈,他说的是阿里巴巴的现状,不是社会。这个社会决定服从的因素只有三种,一是恐惧,二是利益,三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最强大,坚守信仰,才能不忘初心。

最终,他还是决定了离开消防部队。

…… ……

跟他聊天总是天马行空,却又好像颇有道理,也或许是句句都在人生的市侩上。就像这篇文章,多读两次也许会读出《背影》的感觉。尤其最后一句,扯平了,扯的平吗?

写于父亲节之夜!

昨晚看完央视一套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已经是夜里九点半了。给爸爸打电话,他老人家刚回家刚坐在饭桌前。我知道他是打麻将去了。最近天太闷,白天干热晚上蚊子又太多,镇里的水库也快干涸了,没办法钓鱼,偶尔打个小麻将,我也就不说了。

问他看没看电视剧,看没看77年恢复高考这段。他回答没有。接着问他是哪年高中毕业,当时什么情况。本以为他会激动起来,唾沫连天扯一会儿,最起码也是要唠叨几句,倒倒多年的苦水,不想却很平淡。揶揄着说了几句,话题自然扯到孙子身上。每年的寒假和暑假,他的小孙子,也是我的大儿子(唯一的孩子)都会或主动或被动的回老家住一个月,体验留守儿童的滋味,最主要的是替我尽孝。

儿子不爱吃青菜,爸爸很是头疼。我说您要威逼利诱,穷尽手段,儿子儿媳妇不会埋怨你,该打就得打。爸爸莞尔,说该打的时候已经过了,打也没用了,现在他是爷爷,我是孙子,不好管教喽,让小子自然发展吧,不走歪路邪路就成。我打趣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现在都四周半了,小时候估计也就这样了。”

后来电话聊得不过瘾,又打开QQ视频,儿子依旧顽皮,爷爷威严不再。镜头里,爸爸老了,老花镜也戴上了,胡子拉碴还没来得及修剪。儿子每次回来都会记忆深刻的说,爷爷胡子扎人。他大概还享受不到爷爷亲吻他的乐趣。

爸爸是71年应届高中毕业生,考试几乎总是全班第一,至今能背《战国论》,数学和英语也是顶呱呱。到77年高考的时候,已经参加劳动五六年了。看了电视剧,中央弄得那么急,8月底9月初才定下盘子,北京都买不到复习资料,身在千里之外农村的爸爸又哪有时间去认真准备。我的爷爷更是老实巴交,土的掉渣,不可能有国务院政研室田志远那样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更不可能到老莫餐厅用西餐的方式给儿子做动员。思想慢了一拍,行动就不是矮半截那么简单了,再加上分数不透明,考多少分分数线多少都没公布,爸爸报考的山西大学,自然也成了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爸爸语气里夹杂着懊悔和不甘,说可能是心气太高了,或许考个大专还是能行的。我起哄道:“你要考走了,哪里还有我和弟弟呀,更别提你的大孙子了”。

爸爸是农民出身,却也不安分做农民,折腾了几十年,到底还是没扔掉农民身上的泥土气息。脾气倔强是最标准的特征之一。年轻时还跑过几个地方,北京南京西安成都乱串。那时候还是普速列车,去成都得三四十个小时,没钱买卧铺,直接躺在硬座下面,折腾的够呛,也让他厌倦了(或许是害怕了)出行。

如今,他的两个儿子都读了大学,都找到了还算体面的工作。我在北京,弟弟在太原,离得也不算远,他老人家却几乎不走动,说冬天陪妈妈到南方走走看看,更是要了亲命,电话里就能直接打起来。我知道是他的倔强,便也不再强求,但心里还是有侥幸,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出去走走看看,毕竟那么多年没出门了。

菁菁青春,莫负韶华。爸爸今年61岁,妈妈57岁,他们大把的青春都到哪里去了?我想有很大一部分是倾注到他们孩子身上去了。他们的年代不像现在这么富足和开放,吃苦多享乐少是自然而然、顺利成章的事情。现在我也为人父了,对此更有体会和感受,我想生活还得往前看,要尽量让他们幸福、快乐。

我爱儿子,更爱爸爸。爸爸爱我,更爱我儿子。扯平了……(全文完)

最后,东哥推荐一本书:

点击链接,看近期文章:

南疆纪行(一)

南疆纪行(二)

南疆纪行(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