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一)

我们已从长河东边的岩州、化林说到沈边,现在该越过大渡河,从邛崃山脉走进横断山脉,聊聊长河西边著名的古镇了。

要说长河西边的历史重镇,人们最为关注的自然是打箭炉了。

且慢,在说“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住牧的打箭炉之前还得先说说长河以西历史上的另一个重镇,这就是“明正土司”实际管辖的“宁远部”所在之噶达。

无论是河东还是河西,长河地方的一个个历史重镇在不同时期,都曾留下过深深的时代印记,噶达依然。

噶达今属道孚县。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它都是康区历史上最为关键的重镇。不得不细说。

记叙古事,还原历史,总离不开前人留下的诸多文字。翻阅尘封的故纸,钩沉散见的历史碎片,将其梳理连接,诸多世事便可看出个眉目,有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步入长河地方乃至雪域康巴那些早已逝去的岁月,走进那风起云涌、多姿又诡谲的时代。

既然触及诸多早已形成的文本,引述中又尽量以求其详,难免不留下些特有的历史陈迹。以往的统治者鄙视少数民族,在行文中多有蔑视乃至侮辱之词,故请读者以批判的眼光视之。

     一、“噶达”的传说与史实

噶达,在木雅贡嘎大雪山西边、也就是长河之西的协德地方(今属道孚县)。虽距长河至少不下百里,却是历史上长河之西、乃至康巴地区一要地。

“噶达”是藏语的音译,“噶”指吐蕃大臣噶日当巴,“达”即逃脱。以“噶达”为名,意即这里是吐蕃大臣噶日当巴脱险之地。

传说,吐蕃迎娶文成公主的大臣龙布.噶日当巴作为人质留住长安。大臣日夜思念故乡,称内陆水土不合患病,请求大唐皇上放他回吐蕃。皇上答应了大臣的请求,但仍存戒心,决定派兵相“送”。噶日当巴明白皇上用意,想方设法把“送行”者的马蹄印给毁了,以摆脱追踪,但在长河地方还是遭到唐兵追杀。退到长河西边这块四山环抱的小盆地后,噶日当巴方得暂歇。唐兵追来,夜色中见四周那座座高耸的山头,活似个个威猛的武将,就再也不敢穷追了。噶日当巴终得以平安脱险。

(0)

相关推荐

  • 对吐蕃历史感兴趣?推荐去藏南琼结,藏王墓所在地

    人们管巴毛穷宗叫天堂之门,这是藏北野生动物等待死亡的天堂之门.格萨尔王史诗记载说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着美味的青草,清澈的湖水,洁净的蓝天,适中的温度.所以生活在藏北的野生动物即将死亡时,它们就会长途跋涉聚 ...

  • 蚂蚁小说 皇上的爱恨

    皇上带一班大臣登山封禅,中途遇雨.     伞盖自然遮不住风雨,皇上快成落汤鸡了.接驾的当地知县排在官员队伍末端,离着好远,此时也顾不得失仪,扯嗓子喊了句:"皇上,前边有避雨的地方!&quo ...

  • E35杜甫五律《夕烽》读记

    杜甫五律<夕烽>读记 (小河西) 夕烽 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塞上传光小,云边落点残. 照秦通警急,过陇自艰难.闻道蓬莱殿,千门立马看. 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深秋.时杜甫居秦州. ...

  • 【每天老照片】-1万-8360-「西藏」光阴的故事——藏地历史

    我的魂灵在雪域翱翔, 俯瞰一段过往. 流逝的光阴即使没有声音, 却留下抹不去的足迹,等我追寻. 关于藏族在现实中的起源众说纷纭,而目前可以确定的说法是,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就有原始人类活动, ...

  • 义津,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

    义津,曾经是枞阳三大重镇之一,与枞阳.汤沟齐名. 她,座落于菜子湖畔,北与桐城相望,东与庐江毗邻,南携雨坛之手,西与桐城金神隔湖而居.是枞阳东北角非常著名的商业重镇,商业辐射范围可达数十里甚至近百里. ...

  • 读《古文观止》介之推不言禄有感

    对<古文观止>这本书之所以有特殊的感情,源于有一年在博鳌海边陪爸妈散步的时候,老爸突然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 和珅能力有多强

    和珅握权30余年,乾隆皇帝始终宠信他,和珅到底有什么能力? 1.有才华 和珅从12岁开始上全国最顶尖的学校,接受完整的教育,精通满.汉.蒙.藏多种语言,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这在当时让和珅成为不可替代的 ...

  • 什么是帝王术?

    帝王术是什么 图片来自百度 么叫帝王之术?话说在古代有一个大臣位高权重,他为了摸清皇上每天的动向,他就往皇上身边安插了一个戏座,当代俗称间谍.时间久了,皇上也就听见那么一点点的风吹草动,皇上就开始怀疑 ...

  • 号称年产量达10万吨的巴戟天重镇真不是吹的!镜头带你来证实一下

    号称年产量达10万吨的巴戟天重镇真不是吹的!镜头带你来证实一下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

    唐之前,木雅贡嘎大雪山一带属党项羌(秦.汉称"旄牛羌"或 "旄牛夷"),唐时被吐蕃征服.吐蕃称受其奴役的党项部落为弭约(又称弭羌),一些汉文史籍上写作木雅,沿袭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三)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十一月"吐蕃耻前日之败(原注:谓上清溪关外之败也.)复以众二万寇清溪关,一万攻东蛮:韦皋命韦晋镇要冲城,督诸军以御之,嶲州经略使刘朝彩出关连战,自乙卯至癸亥,大破之.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

    1965年冬至1966年春,笔者就曾在乾宁县协德区惠远乡的雀儿社参加"四清".当年还是乾宁县属的古老泰宁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题外话".我们还是接着唐.蕃往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

    "明正土司"所辖的"宁远部",史家说法不一,有说是指今天西昌的,有说是指沈边土司管辖地方的,也有说就是噶达的.就历史上明正土司实际管辖的地盘来看,在噶达的这个&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六)

    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藏历第十二饶迥的土鼠年),转世(出生)于理塘,八岁在理塘寺出家,九岁时被青海蒙古僧众迎至塔尔寺供养,十二岁(时为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时被康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七)

    朝廷在得到副都统鄂齐的奏报后,应其所请,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无济于事,问题还是发生了.<清实录>上是这样说的: 雍正五年[丁未]七月癸酉(1727.9.4)西藏噶隆扎萨克台吉颇罗鼐等奏报:&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八)

    朝廷不仅极其严厉地处置了肇乱者,更作了周密的军事部署,同时决定将达赖喇嘛的移住里塘.见<清实录.世宗实录>: 雍正六年[戊申]十一月已巳(1728.12.23)办理藏务吏部尚书查郎阿等遵旨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九)

    从七世达赖喇嘛的移住,到西藏事变的处置,以及事后的人事安排,无不体现了中央朝廷对西藏的绝对管辖权.无可辩驳的史实,铁证西藏地方历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洁白的仙鹤> 将达赖喇嘛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

    七世达赖到了理塘后,朝廷并没有让其久住,而是在离里塘有些路程的泰宁(噶达)地方另敕建一座寺院供其住锡.这座新建的喇嘛寺由雍正皇帝为其赐名,曰"惠远庙". 五.惠远庙的<御制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