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俑庐日札》中钱币纪事

香港作者关汉亨先生在上世纪集结成书的《中华珍泉追踪录》于2001年出版,该书以一泉一文的形式记述我国古代钱币出土、发现、流传、存世数量及收藏价值等内容。读者通过珍泉名品的来龙去脉,得以了解国之瑰宝的去向。进入本世纪以来,关汉亨先生又以追忆泉坛名人生平为主要内容撰写文章陆续在本刊发表,以《中华珍泉追踪录续篇》为题,带我们领略近代泉界大师为人、治学、集藏、鉴赏等方面的风范。今将依序转录于此。 

罗振玉《俑庐日札》中钱币纪事

———《中华珍泉追踪录续篇》 (五)

甲骨学的奠基人、著名金石学家、大收藏家罗振玉(1866—1940) 字叔蕴,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祖籍浙江上虞县,同治五年生于江苏淮安山阴城。十六岁中秀才,青年时喜好经史考据之学,曾研读古碑法贴。三十岁前在乡间任塾师。他认为中国要走农业富国之路, 要学习西方农业科学知识。1896 年与志同道合的好友蒋伯斧先生到上海,创立“学农社”、发行“农学报”。伯斧之父蒋敬臣是一位钱币收藏家,伯斧亦有此好。罗氏受蒋氏父子的影响而开始集币。1898 年他在上海创办“东文学社”,翻译日本农书,教授日文(王国维是学员之一)。1900 年应鄂督张之洞之邀,任湖北农务局总监兼农务学堂监督。

1902 年入两广总办岑春煊幕,任教育顾问。1904 年受江苏巡抚端方委任,在苏州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监督。1906 年入京任清政府学部二等咨议官,其后兼任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

1907 年罗氏开始搜集甲骨文片。1908 年,时年四十二岁,撰写《俑庐日札》,记述他十多年来钱币、古器、玺印等收藏经历及见闻逸事。以上记述罗振玉前阶段人生经历,可知其收藏始于钱币,收藏重点亦是钱币。十多年所得二千余品,与鲍康所蓄等量齐观。此时罗振玉收藏甲骨、金石刚起步,而早期的收藏活动可说是“小试牛刀”,为他后来更广博、更具规模的收藏和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此后三十多年,罗振玉专心致力于殷墟甲骨、青铜器物、汉晋木简、敦煌遗书、碑碣墓志、皇家文档等一系列的收集和考证工作,研究成果卓著,一生著述及汇辑金石图文共一百三十余种,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1940 年,罗氏在伪满洲国旅顺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一 《俑庐日札》简介

《俑庐日札》是罗振玉成名前之作,撰写于光绪卅四年(1908)。他在“日札”前言中曾谈及此作成书经过。他写道:予居京师三年“曹务余闲,颇得温习旧学,间与二三同好,讨论金石书画以自遣。厂肆知予所好,每以吉金、古刻、名迹、善本求售。顾以食指繁伙,俸入不能给朝夕,故所见不少,而所得良啬”,“又每就观友人藏弃,见闻所及,暇辄随笔记之,日久积稿狼籍。比冬寒,人事益简,乃略加类次,手自写定, 颜之曰俑庐日札,以诒好事者”。“日札”约一万五千字,以叙事形式记述收藏经历中所见所闻。全篇分设:古器、钱币、玺印三个专题。其中古器记事二十七则;钱币记事七十三则;玺印记事八则。每则一个主题,论述一事或一物,所记内容多鲜为人知,具可读性。钱币专题是重点内容,占三分之二篇幅,约9 600 字。以下选载钱币记事数则:1. 河南出齐刀。“齐刀山东河南皆有出土者,出山东者文字雄健,出河南者则细秀, 一见可别。齐之疆域,西有清河,与赵以河为界,河东为齐,河西为赵, 故河南亦出齐刀也”。2. 明刀异品。“予藏明刀近三百品,颇有鲍李及近来藏泉家所未见者,内一两面各有三字者”,“其文两面相同,如《古泉汇》所载。但彼乃一面明字,一面三字, 此则表里俱同为异耳”。3. 四字空首布。“道咸以来,鲍李诸家所见,皆一二字者,惟鲍子年所藏,正面一字,背面二字者一枚,当时诧为奇品。杨幼云藏布二百余枚中,仅有四字者一枚,吴清卿(大澂) 有四字布二枚而已。近年洛中出土四字空首布数十枚,予先后得十余,其文皆作少匕,文字多变化,无一同者,背或无文,或有一字或二字”。4. 庐氏涅金至罕,予有一枚得之吴清卿中丞家。“丹徒刘(鹗) 氏一枚,则得自王文敏(懿荣),惟定海方君药雨所藏,则得之刘燕庭后人。予与刘氏二枚文字均精秀,方君所藏则雄厚, 异品也”。5. 古币涂金。“鲍子年藏金五铢及金永通万国钱。予有拓本,与常钱同,殆涂金也。予所藏安邑二金化及安阳小方足币, 皆有涂金者, 确非后人所为。古币涂金,前人所未及知,而仅此二种,不见他品”,“予妇弟范纬君亦藏涂金安邑化一枚”。6. 泰和异品。“今年夏朔州出一泰和钱,面仅泰和二字,泰在穿上,和字在穿下,穿之左右各有一菖。此泉至奇,为方君药雨所得,后为日本西村氏易去,此钱世恐不可再见,甚可惜也”。

  二  罗振玉论泉集币

罗氏少年时无钱币之嗜,1895 年受蒋氏父子影响而爱上古泉。他说:“光绪乙未,吾友蒋君伯斧之先德敬臣先生,寄居淮安,予其寓居之抱布新筑,纵观所藏泉而羨之,蒋与胡石查交善,所藏圆泉精品至多,伯斧世守无恙,复为之增益不少。予之藏泉,实伯斧为予导师也”。经过十多年搜求,“南北数省,所在搜辑,至今始得古刀布一千三百余品,圆泉亦千余品”,“今年初夏,讬妇弟范纬君为予拓墨,迫冬乃就,装为十二册”。罗氏集泉以古刀布为主,他曾说:“予所藏刀布,不让前人”。又说“予生平所藏空首布不及百枚,而(面文) 四字者乃占五之一,足傲鲍李诸家矣”。罗氏蓄明刀近三百枚,当中珍稀异品不少,为诸家所未备。此外,他还收藏有: 1. 方郭圆孔四朱,二字阴文平列者,另临淄四朱、阳丘四朱、宜阳四朱、高柳四朱等; 2. 大吉大富五铢钱,“前人多未见,王文敏家有一枚,后归丹徒刘氏,去年予在吴市得之”;3. 集有“铅乾亨通宝,曩在粵时,新出土二十余枚,予与蒋君伯斧分得之,制作草率,无一同范者,内有一枚幕有邑字,在穿上,为谱录所无”;4. 蓄永乐通宝银钱二枚,“永乐亦有银者,予于日本西村处得二枚,一与常范同,其一字尤古雅,西村君言是日本铸,此谱录家记载所未及也”; 5. 集得钱范多枚,“陈寿卿有齐化范数百,潘文勤有数十,予亦藏二三,乃山东小汪家村出土”。“予有一石膏范,尚存泉十数有半,内作半半者二枚,传形者一枚,穿下一星者二枚,为敝藏石范之冠”。罗氏说:“陕西所出砖范,五铢为多。大泉五十及小泉直一为少,续泉汇载一小泉残范, 仅存四泉又半,鲍李两君以为仅见之品。予去年得小泉范一枚,尚存钱十有五,制造精绝,惜土花堆积,不能剔去,未得精拓,为可憾耳”; 6. 获明洪武钞十余纸,“庚子(1900) 都城之乱,市井无赖毁诸寺佛像, 于像腹中得明洪武钞,予得十余纸,以分赠同好,其型与续通考所记略同”。治学之道,贵在详人之所略,言人之所未言者。罗振玉论泉多有独家见解,并非人云亦云。

论泉一:货币始于周。他说:“予尝谓化(货)币始于有周而盛于列国,且初行时不过补助贸易之缺,惟都市官府用之。因官府无物可与民间贸易,故制化以剂之。近世所存古化币,山川所出,皆周及列国物也。此说虽为以前古泉家所未发,然以理断之,并证以传世古化币,当知予言非凿空也”。

论泉二: 铜贝亦是周物。“周以前所行之贝,在最初时必用真贝”,“贝为海介虫,古代开化在西北,距海远,贝甚难得,故以为宝。然为难得,故或以他物拟其状,福山王文敏公家藏骨制之物,与传世之蚁鼻钱同,予定为贝,并定铜制之蚁鼻钱为古铜贝,已载之唐风楼金石跋尾”,罗氏观察蚁鼻钱上有四种文字,“诸家观之,与周化币文字同,则铜贝亦周物也”。

论泉三:三种空首布。罗氏说:“空首布大小凡三种,一方尖方足, 大小一律者,大率关中所出,乃空首布中最大者,文字亦精好。其一种亦方尖方足而较小薄,乃洛中所出,多纪数目,乃空首布中最小者,又一种肩斜削而两足亦略锐,如武字、安藏等布是,其大小居中等”,“有周享国最久,此三种者非一时所为,关中所出乃西周制,洛中则东周制,于器之良窳,可觇国之盛衰也”。

论泉四: 大铲布。“陈寿卿谓为最古无文字时品,误也。予在京师得数枚,有字者亦三品,曰∧、曰十、曰├,皆记数目。此布与寻常空首殆先后所制,空首布之小者,亦多记数目”。

论泉五: 空首布亦是墓中瘞钱。“空首布最薄易损,尝怪出土时何以不为犁锄所伤,近闻售古钱者言,此币在土中皆有陶器盛之,一器十余枚,其陶器上有白油,且左近必有古棺槨,知空首布亦墓中瘞钱也。前人考瘞钱之风谓始于汉,今以此布证之,殆三代已然矣”。

论泉六:莽布。“鲍子年先生分为穿上不穿上两种。然以予所见,盖又有大中小三种之别,归化城一带所出最大,而文字不甚精;近汉中府所出,最小且精;关中所出,则大小适中”。

论泉七:石范乃石膏所制。“钱范发见最晚,鲍子年先生著范说,张叔未先生泉范诸题跋,考之甚详,惟诸家所定为石范者,予定为石膏制, 见唐风楼金石文字跋尾,此为前贤所未知者”。

论泉八:考证三种金朝交钞铜版。1. 王兰溪藏金山东东路交钞壹拾贯铜版,罗氏详细记录铜版中文字,并加按语:“金朝交钞分二期,一在海陵王时,一在章宗以后。海陵王交钞见范石湖《揽辔录》,章宗更定交钞,文见续通考”。2. 太仓徐氏藏贞祐宝券伍贯铜版,罗氏亦详细记录铜版中的文字,其作用是:“以校续通考所记,章宗时交钞既不合,与山东东路交钞亦殊,著之以补史家之缺”。3. “吴清卿中丞所藏兴定宝泉(弍贯文省) 铜版至精,得之关中,其式与山东东路交钞及贞祐宝券又异”,“此文证以章宗更定交钞,文亦不合,知有金一代,钞文屡易,史家所记,仅其大略,未可据也”。

当年罗振玉有一个愿望,拟编《再续古泉汇》。他说:“予藏泉虽不足称富,而可补《古泉汇》者,尚数百品,拟就予所藏,并同好拓墨为之再续,并将其记载疏舛处,为刊误附焉。此在今日亟宜着手者,但年来事事因循,观成未知何日耳”。

三 罗振玉评古泉学家及泉谱

据不完全统计,晚清藏泉家著述泉谱、泉书有五六十种之多,惟水平参差,质有优劣,鲍李二人曾予评说。如何客观评定诸家著述,罗振玉有精辟见解。他曾说:“古泉谱录,佳者至少,自李氏《古泉汇》出,而压倒以前诸家。予谓古泉学家当具小学、历史、鉴别三长,然能兼此三者甚少。” 罗氏认为古泉学家须具备文字学、史学及鉴别能力,才可以写出古泉佳作。他并以“三长” 作为评定诸家泉谱的标准,以下为罗氏评说:“近来诸谱之佳者,马若轩昂之《货布文字考》,蔡铁耕云《癖谈》,明于小学,马氏则兼明历史。翁宜泉树培《古泉汇考》明于历史, 初谓园尚龄《吉金所见录》、戴文节《古泉丛话》、李氏《古泉汇》精于鉴别。三家之中,初氏较疏,鲍子年观古阁诸杂著,当与李书方驾,殆亦古泉之鉴别家也,而率无一书能具三长者”。罗氏阅历广博,观察入微, 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评价诸家泉书,自有较高的要求,故罗氏所言,翁、初、鲍、李之作亦非完美。以下是他对五部泉书的评说。

1. 马昂“《货布文字考》谓传世诸货布,皆出自春秋战国,一扫前人上古即有货币” 之说,“其识见可谓超轶流辈。其解说文字,亦多凿空,然终是博学精思,能自为一家言者”。

2.“蔡氏《癖谈》六卷中多精义。如卷二言,今所见金币,古物也, 而非上古物也,盖流行于春秋战国,晦于秦,仅存于汉,再晦于莽,稍显于唐,而盛述于宋人之口者也。数语可谓斩断葛藤,特有是地者矣”。又如释“乘”为“梁”字,释“吕”为“邑”字,均准确:“又所考小布诸地名,亦多精确,足与马氏《货币文字考》并驾。”

3. 翁氏《古泉汇考》(嘉荫簃校写本)“所载古币自燧人氏始,仍不能不沿前谱之失”,“此书宜泉先生无多发明,惟备载前说,于典制考之颇详,将来作泉币史,取资之处当不少。”

4. 陈谯园莱孝《钟官图经》(旧写本)是陈氏依据《西清古鉴》附载之“钱录”而为此书,计八卷。“其所录刀布,仍蹈宋以来旧谱之说”,“且仅刀币有图,圆钱则否,于图经之名亦未称,惟征引前说不无搜辑之劳耳”。

5. 山阴人唐西源与崑《制钱通考》四卷,是记清代制钱之书,传本颇少。”“于国初天命至道光,所收三百三十四种。于本朝圜法,言之极详。凡炉冶轻重,文字沿革,悉载靡遗,合之鲍书(大泉图录),昭代钱法备矣”。

钱币专题最后数则,罗氏介绍了多位藏钱家:“道咸间都下诸藏钱家,有刘青园、戴文节、吕尧仙、刘燕庭、李竹朋、鲍子年、杨幼云诸家, 其收藏均极一时之盛”。“咸同间藏泉家,若潍县陈(介祺) 氏, 吴县潘(祖荫) 氏,黄县丁(彝斋) 氏,及吴清卿(大)、王文敏(懿荣)、胡石查(羲赞) 诸家,或与鲍李接轸,或稍后出,其收藏有突过前人者”。诸家卒后,藏品多已星散人间。罗氏嗜古如命,感触尤深。他说:“合现诸家所藏,未百年间,近者或二三十年耳,其转徙(流失) 已如此,而流入海外者,岁有增益”。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罗氏倡议建立国家博物馆及历史参考馆等,以国力保存之,而私家所蓄,日后不至荡然无存。

罗振玉《俑庐日札》中钱币纪事,是一篇内容丰富之集币见闻录,也写出了作者多年来集泉的心得体会。其释泉多有独到见解,纠误也具说服力,设题有针对性,可助解决不少疑难,凡好古泉者读之均有裨益。

(本文载《中国钱币》2013年第一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