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舒:为神所爱的人死得年轻(四)
顾城的房子买在激流岛的一个山坡上,1115平米的地。
房子很破烂,顾城花了很多时间修缮,搬来石头砌墙什么的,顾城并非是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当年举家下放山东也学到了很多手艺,包括回京后还从事过木工活儿,是相当拿得出手的,不过顾城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判断。
当时房子叫价35500刀,我推演了一下,如按照当时美金汇率与人民币折算的话,折合人民币差不多十万元。这个价格不便宜,依据有四:
1、当时在我们大东区,类似的房子和地块大约7-8万刀,但是房屋状况比这座标的要好很多;
2、还拿我们大东区做比,同样的房子在这些年里大约已经涨到了150万以上,大约增值20倍,而这所房子目前没有售价,但是政府的CV值是33万,也就是说增值了只有约10倍;
3、从可以查到的交易记录上看,也可以得到某种参照:
1981年,12000元
1985年,售出价15000元,四年增加了3000元,年收益率6.25%
1986年,售出价22500元,不到一年增加了7500元,年收益率50%还高
1988年,售出价35500元,两年多的时间增加13000元,年收益率约25+%
4、根据顾乡(顾城姐姐)的在书中所言,顾城出事前,安排将房子转卖给姐姐。当时提到如果卖四万有点不合理,因为隔壁的房子比顾城的好,才能卖到32000,这说明时隔五年,房价基本没涨,这只有两个解释,一、当时新西兰经济不景气,大量的年轻人远走澳洲寻求机会,导致房价下跌;二、当时顾城的房子买贵了。
但相信顾城下决心买房的时候并未考虑这么多,一方面身为诗人对经济并不敏感,第二是没有足够的置业经验,三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赢利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喜欢这块土地。他认为自己能把这块土地变成自己的天堂。
美国有个作家叫怀特,他有个观点:“所谓简朴的乡间生活不过是个神话,诗人冥想牛群在草场上徜徉,如一首其乐融融的田园诗,而赤裸裸的现实则是,你忽然发现自己饲养的小母牛,拒斥公牛,狂吻母马,大嚼卡纸板……在拖拉机翻开的长长的犁沟某处,散乱着早先作物的腐烂根须……无人知道这个忧伤的故事将如何结局。”我觉得这段谶语同样适用于顾城。房屋交割后,顾城悲伤地发现除了房子的修缮量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外,原来设计的草场根本无法进行放牧,养牛或者羊,(最后不得不选择了养鸡),原来希望能拓展出去的部分山坡临着季候风的冲刷,根本无法实施拓展的计划。顾城的想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果当时有这句名言:“理想很丰满,现实跟骨感”,我相信他一定会写到自己的诗歌里面的。
幸好,在其他人对顾城夫妇的艳羡目光里,这种骨感至少部分地得到了补偿,杨炼在回忆中就曾经充满美好地说:“顾城变成了我们这拨人中间的第一个“地主”,当时所有人连做梦也没想过买房子的时候,顾城已经买了一个房子,不可思议地是他相当于买了一座山。我当时的印象是谁能买一座山?好像为狗皮上的一只跳蚤,买了一整块狗皮,甚至一条狗一样。那房子确实非常漂亮,虽然是很破的房子,但是后边有一块坡地,被顾城发展成了菜园、果园、鸡窝等等,这上面还有一个放工具的小房子,都可以远眺大海,小房子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写诗的环境,不可能有比那样的诗人工作室更棒的地方了,蓝天碧海都在眼下。”
关注原创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