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举办走近《诗经》文化讲堂
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加关注,赵刚问好!
河北沧州举办走近《诗经》文化讲堂
2018年4月21日,由河北省沧州文化研究会、沧州美术馆、风雅颂讲堂联合举办的"走近《诗经》文化讲座,在沧州市名人植物园风雅颂讲堂举行。主讲人为沧州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沧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原《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总编辑刘桂茂。
刘桂茂先生说,《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11篇,其中有6篇为笙诗,流传下来的只有305篇,取其整数又称为“诗三百”。《诗经》里诗歌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一般认为由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尹吉甫是西周时代的沧州人,《诗经》从产生到传承,沧州的先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个是南皮人尹吉甫,作为采诗者可谓功不可没。他是诗歌采集者,又是《诗经》中唯一既是诗歌作者、又是诗歌中主人公的人物。《诗经》中有一首尹吉甫赞颂仲山甫的诗,题为《烝民》,其中有两句:“吉甫作诵,穆如清风”,沧州市区运河旁的“清风楼”就因“穆如清风”而得名。
舜帝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直到现在,“熏风”一词我们仍在用。沧州老城的南门,叫“阜民门”;后来又开了一个“小南门”,叫“迎熏门”就源于《南风歌》。《卿云歌》,相传是舜禅位于禹时,同群臣的唱和之作。“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四句在北洋军阀政府时期曾经两度被作为国歌。沧州市盐山县有个“庆云镇”,“庆云”就是“卿云”,“复旦大学”的名字也来源于此。
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关《诗经》的书都被烧毁。到了西汉时期,齐、鲁、韩三家根据过去的记忆出了抄本,被称为“今文经学”。三家诗中的“韩”是任丘人韩婴。现如今,三家诗湮灭,而韩婴的《韩诗外传》还是流传下来了。
汉景帝刘启的第二子刘德封河间王,其国都城在今天的献县,他在日华宫校修先秦典籍,其遗址在现在的泊头富镇严家铺。刘德在这里广求书籍、招贤纳士、整理古籍、开展学术研究。刘德大规模从民间搜求书籍,所求得的古籍中就有《诗经》。刘德封毛苌为“诗经博士”,开启了“毛诗”研究。毛亨、毛苌在“齐鲁韩三家诗”后,创立了“毛诗”。他们据以研究的《诗经》本子是“古本”,他们的诗经之学被称为“古文经学”。《毛诗诂训传》对《诗经》进行注解,一部分叫“序”,点明诗旨,一部分叫“传”,对诗歌的内容具体解释。两者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互相印证,相得益彰。
此后沧州先民对《诗经》传承的贡献可以从三条线看,一是沧州出了许多著名诗人,如刘长卿、高适、李之仪、庞垲等等二是对《诗经》的研究,刘炫、纪昀、苗夔等学者,都对《诗经》研究做出过贡献;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组织了大规模刻印包括《诗经》在内的儒家经典,为《诗经》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刘桂茂先生的走近《诗经》的文化讲堂,为在场的群众梳理了《诗经》的文脉,一直影响着古与今的沧州人。《诗经》一直存在于沧州人的生活中,经典的诗句也走进入沧州人的生活,它一直存活于我们身边。不管是走进沧州、走进今天的献县、泊镇、南皮、沧县、河间、肃宁,我们都能诵读的《诗经》的经典。走进古河间国的遗址中,拜谒献王陵、毛公墓,寻觅古河间国都城遗址、日华宫、君子馆,这其中都有诗的蕴味。
在交流中,与会人员说,刘桂茂先生对《诗经》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做了准确定位,把《诗经》的产生和传承分为十阶段,还对南皮尹吉甫采诗、韩婴传韩诗、大小毛公传诗及河间献王等都做了详细阐述,这对弘扬诗经文化大有益处。听后受益匪浅。
某国学馆7名学生早早地来到现场,年仅7岁的刘雨萱工整地在笔记本上写下讲座主题和主讲人姓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也只有14岁,在听讲过程中,他们积极与主讲人互动交流,每次都得到全场听众热烈的掌声。“原来《诗经》挺好玩的,我要努力把它背完。”小雨萱自信地说。
从肃宁冒雨赶来的吴慧灿听说了风雅颂讲堂的消息后,便和朋友约好一起前来听讲。讲座当天7点,她们就出发了。出门前就下起了雨,大雨点打在车玻璃上,但她们一行五人还是提前一小时赶到了现场。“能聆听一场心仪已久的讲座,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吴慧灿高兴地说。
一位与会人员如是说,为《诗经》根植于沧州而自豪,通过刘桂茂先生的讲座,他让高深无比的一本远古经典瞬间变得接地气。他详细考证《诗经》与沧州的关系,让人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现在进入一个泛诗化的时代,很多领域都喜欢运用诗化的语言,使得诗歌接近地气,诗语言独特的个性更容易被当代人所接受,这不仅只是诗人个人化的创作提出要求,更对一个区域的诗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域文化在中华文化构成中都有独特性。对于沧州人来说,沧州有侠文化、诗文化、运河文化、渤海文化,有金丝小枣、吴桥杂技,沧州诗词必须扎根于深厚的沧州文化,才能让沧州诗词真正走出去,并蒸气式的喷发。
作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微妙斋主人,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毕业于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曾进修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北京诗苑》、《诗刊·子曰增刊》、《文化月刊·诗词版》、《诗词世界》、《诗词月刊》、《人生》、《燕赵诗词》、《承德诗词》、《中国诗词》、《新国风》、《柏风》、《香港诗词》、《中国文学》、《华夏翰林·诗词丛刊》、《诗词百家》、《京华诗页》、《天马诗刊》、《九州诗词》、《诗词世界》、《献王诗苑》、《毛公诗苑》、《大柘树》、《长白山诗词》、《沧州诗词》、《沧州人口》、《沧州晚报》、《沧州日报》、《沧州广播电视报》等。曾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学会理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中国诗歌网会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十大新闻奖获得者、金牌作家、中国辞赋网特邀评论员、现代诗歌首版、中华诗词论坛沧海流韵版主、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记者站站长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gxswz416(国学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