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络却

络却为经穴名(Luòquè BL8)。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胳却;《医学入门》作络郄。别名强阳、脑盖。属足太阳膀胱经。络即联络,却指返回,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由此入里联络于脑,然后又返回,故名络却。络却穴主治头面,五官等疾患,如眩晕,耳鸣,鼻塞,瘸证,目视不明,头痛,癫狂痫,青盲内障,口㖞,颈肿,瘿气,呕吐,癫疾,瘈疭,现代又多用络却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近视眼,甲状腺肿,枕肌和斜方肌痉挛等。

别名

脑盖(《针灸甲乙经》),胳却(《备急千金要方》),络郄(《医学入门》)、强阳、及行。

出处

《针灸甲乙经》:癫疾僵仆,目妄见,恍惚不乐,狂走瘛疭,络却主之。

穴名解

络即联络,却指返回,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由此入里联络于脑,然后又返回,故名络却。

络,意指经脉别出的细小络脉,《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载:“经络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却,本作卻,有退、还之义,又作卻,音隙,同郄,义孔隙也,骨肉之交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抵顶。由本穴,左之右、右之左,斜行交百会,即所谓“上额交巅”也。凡脉之横行者为络,隙之大者为郄。本穴在经络为横行,在孔窍为大隙,故名“络卻”。足太阳之脉由通天穴后,循络却、玉枕入络脑,复还由此退出而下项,此穴正当脉之还、退之处,故名络却。

所属部位

头部 > 后头

定位

标准定位:络却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络却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5寸,再旁开1.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另说络却穴在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8寸(《针灸甲乙经》)、或5寸(《备急千金要方》)、或5.3寸(《针灸集成》),再旁开1.5寸处。

取法

正坐仰靠位,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向前0.5寸,与神庭和头维连线的内1/3与外2/3处垂线的交点上取穴。

快速取穴:先取承光(先取百会[备注]正坐,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处即是百会穴,再取百会至前发际的中点,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承光穴),其直上4横指处即是络却穴。

穴位解剖

络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有枕动、静脉分支。分布着枕大神经分支。皮肤厚而致密,由耳大神经、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重叠分布,皮下筋膜由脂肪和纤维束组成,该层有与神经伴行的耳后动静脉、颞浅动静脉的顶支和枕动静脉等。 帽状腱膜厚而坚韧,其下面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连于骨膜。组织内的导血管为颅内、外静脉血管吻合的途径之一。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穴区神经、血管

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的分支分布。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

功效与作用

络却穴有搜头风、定神志、消肿结的作用。

络却穴有清热安神,平肝熄风的功效。

络却穴位于头部,内通于脑,故以治疗大脑疾病及神志病为主。

针络却穴可使目赤血络消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青风内障,目无所见。”有清头散风之功。

主治病证

络却穴主治头面,五官等疾患,如眩晕,耳鸣,鼻塞,瘸证,目视不明,头痛,癫狂痫,青盲内障,口㖞,颈肿,瘿气,呕吐,癫疾,瘈疭,现代又多用络却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近视眼,甲状腺肿,枕肌和斜方肌痉挛等。

现代又多用络却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精神分裂症等。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面神经麻痹,精神病,抑郁症;

2. 五官科系统疾病:近视眼,鼻炎;

3. 其它:甲状腺肿,枕肌和斜方肌痉挛。

刺灸法

刺法

平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

艾条温灸5~10分钟。

本穴少用或不用灸法。

配伍

络却配率谷、列缺,有清热祛风镇静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

络却配天柱、后溪,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

络却配合谷、印堂,治鼻炎。

络却配肾俞、神门、耳门、听宫,治耳聋、耳鸣。

络却配百会、风池、肾俞、足三里,治头痛眩晕。

按摩

用食指按压络却穴,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分钟左右,也可用刮痧疗法,可治疗头晕、目视不明、耳鸣等症。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癫疾僵仆,络却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青风内障,目无所见,头旋耳鸣。

《针灸大成》:主头旋耳鸣。

《类经图翼》:项肿瘿瘤。

(0)

相关推荐

  • 学一穴之翳风穴

    穴名释义 翳风,首见于<针灸甲乙经>曰:"翳风,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阳之会.刺入五分,灸三壮". 翳,原指羽扇,有遮蔽,掩覆之义:风指风邪. 因穴在耳后下方 ...

  • 每日一穴:通天

    通天为经穴名(Tōngtiān BL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臼.天伯.属足太阳膀胱经.通即通达,天指头顶,穴在头部,上通巅顶,故名通天. 通天穴主治头面,口鼻等疾患,如头痛,头重,眩 ...

  • 【穴位】下关

    下关 <针灸穴名解>: 关,为开阖之枢机.木穴有关牙齿开阖,故称之以"关",以其在颧骨弓下,且与上关相对,故名为"下关".以治牙齿.眼,耳.偏风诸症 ...

  • 【穴位】承泣

    承 泣 <针灸穴名解>: 穴在目下七分,正目直瞳子,为阳跷脉与任脉及足阳明之会.治诸般目疾.穴处俗名泪窝,因名"承泣".口喎冷泪者,取之效. 图片截取自|3Dbody ...

  • 【穴位】地仓

    地仓 <针灸穴名解>: 在口角旁四分,为手足阳明,阳跷三经之会穴.人含食物常积储腮齿之间,因喻其处为仓.又以其位于口旁颐侧,故名"地仓",口通地气也.主治口喎.偏风.目 ...

  • 【穴位】丝竹空

    丝竹空 <针灸穴名解>: 丝,细络也,空,孔窍也.眉犹竹叶.本穴在眉梢外侧端,穴下孔窍,细络旁通,故名"丝竹空".治目疾.头风.小儿惊痫,取其通达透彻也.<针灸大 ...

  • 【每日一穴】三阴交——妇科要穴三阴交,为什么这么屌?

    先抛出一个问题: 妇科第一要穴是啥? 对于女性来说 又想滋先天,又想养后天,还想调肝血 一定要用的穴位又是啥? 别着急,先送你一首打油诗: 痛经月经不调,保养子宫卵巢: 要想青春永驻,首选是三阴交. ...

  • 【每日一穴】云门——为什么能够治疗咳嗽、胸痛、哮喘、肩周炎?

    写在前面 ▼▼▼▼ 中医的经络穴位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宝藏 然而,经络穴位到底是什么? 经络穴位到底为什么能治疗疾病? 经络穴位是否真的每种疾病都有效吗? 这些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回答 从今而 ...

  • 【每日一穴】环跳穴——腰痛必治臀,息事又宁人。

    写在前面 ▼▼▼▼ 中医的经络穴位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宝藏 然而,经络穴位到底是什么? 经络穴位到底为什么能治疗疾病? 经络穴位是否真的每种疾病都有效吗? 这些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回答 从今而 ...

  • 【每日一穴】下廉穴:清热解毒,安神定志

    下廉穴为经穴名(Xiàlián).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下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下即下方,廉即边缘,此穴在局部隆起肌肉侧缘下方,故名下廉. [腧穴释义] 下廉的天部之 ...

  • 【每日一穴】手三里穴: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

    手三里穴(Shǒu sān lǐ),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亦称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的合穴,五行属土.别名:三里,鬼邪,上三里,因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称为手三里. ...

  • 【每日一穴】颈椎病,这三处必有结节!用这招轻松化解!

    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发生故障,后果严重. 小小脖子酸痛可能会引起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 ...

  • 【每日一穴】滑肉门穴: 镇惊安神,清心开窍

    上期穴位是滑肉门穴 都有谁答对了呢 滑肉门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滑肉门又名滑幽门(幽门乃胃与小肠相交之处,与此穴相近,故名滑幽门). [腧穴释义] 滑肉门.滑,滑行也. ...

  • 【每日一穴:内关穴】内关穴内关穴是手厥阴...

    [每日一穴:内关穴] 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作用: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中医养生# #健康长寿 ...

  • 【每日一穴】天窗穴:疏筋散风

    天窗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别名窗笼.窗聋.天笼.属手太阳小肠经.天即天空,指上,窗即窗户,穴在颈部,位于上,主治耳病,通耳窍,如开天窗,故名天窗. [腧穴释义] 天窗.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