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记忆:明清时代揽军屯】
在沈阳市铁西区,有一条东西街路与一条东西铁路线相平行的区域。
铁路线即沈山线。在沈山线上行4公里处,有一个火车站叫作"揽军屯”。这个站建于1938年,是个四等站。
与沈山线铁路相平行的街路,叫“揽军路”。
另外,假如你去那里转一下,你就会发现那里有好几条街与这条“揽军路”相通,并都设有"揽军屯"的公交车站。这些符号都鲜明地镌印着一个历史记忆,表明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叫做“揽军屯”的村落。
历史上的揽军屯坐落在盛京城的西郊,具体的地理位置在现今铁西区建设东路以南,南十东路以北,兴工南街以西,云峰南街以东的地区。
揽军屯的名称始于明朝时期,相传当时沈阳中卫在这里驻扎军队,招募兵勇,人们便以此地“揽军”而称之为揽军屯。后来逐渐有百姓在此地居住,过着农耕生活。
公元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将城外土地分封给八旗旗主,城西至老边大道以南为镶蓝旗界。努尔哈赤之侄济尔哈朗被封为郑亲王,领镶蓝旗旗主。铁西区的揽军屯、路官屯、艳粉屯、牛心屯等地均属镶蓝旗。揽军屯、路官屯、艳粉屯等属郑亲王王府庄地。据《盛京总管内务府档》记载,郑庆王府在沈阳、辽阳、海城、盖平、岫岩、广宁、抚顺、铁岭、兴京等地占有土地30741市亩。
揽军屯是郑亲王府的直接管理地区。未入旗籍的民人事务则由府县衙门管理。
——下图为郑亲王济尔哈朗画像。
从最初的军队驻扎地,到后来的“揽军屯”,不难看出,该地已经从最初单纯的军事驻扎发展成了一处百姓居住地。随着揽军屯的形成,百姓开始逐渐在此处定居,并开辟了大量的田地,久而久之,揽军二字逐渐淡化,揽军屯被改名为蓝家屯。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在揽军屯修建了安葬清开国元勋安费扬古的坟墓。陵园占地百余亩,四周砌筑了两米多高的红色围墙。至此,蓝家屯又被命名为蓝家坟,百姓称其为“大墓”。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包括揽军屯在内的铁西地区的村屯属承德县西路第五区管辖,清政府在该地区设置巡警,民政事务统一归巡警管辖,不再分旗人、民人。
可以说,铁西区最初的工商业户都集中在揽军屯。上世纪初,揽军屯的工商业逐渐兴起,到1935年揽军屯已有工商户332家。其中手工作坊65家:主要行业有粮油加工、铁器、自行车修理制造、木材木器加工、酿酒烧锅、酱园、服装制鞋。商业户267家。当时揽军屯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百业兴旺,一片繁华景象。有一条大路由揽军屯中间穿过,称为中央大街,是盛京西去辽中进北京的必经之路。
——下图为原揽军屯关帝庙内的大钟。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把早已垂涎三尺的铁西地区独霸为投资场所,规划建设奉天西工业区。1934年11月,南满铁路“满铁附属地”以西的揽军屯等地区共8.25平方公里的土地由沈阳县划入奉天市区,规划为奉天西工业区。日本人将揽军屯规划为他们的生活居住区,揽军屯被强制收购后,地区内的居民、工商业户以及学校被迫迁往景星、兴顺街一带,揽军屯被夷为平地。
1989年,沈阳市在街路名称整顿中,将穿插在揽军屯的中央大街命名为“揽军路”,以唤起人们对已经消失的揽军屯的记忆。
——下图是揽军路立交桥、沈山线铁路、揽军屯火车站等部分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