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王翊:陈刘村“一宝”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陈刘村“一宝”

《经济日报》记者:卞毓方


  王翊原名金坛,黄骅羊二庄陈刘村人。陈刘村地近渤海边,不过三四十里之程。1975年高中毕业后, 乡务农,有时到渤海边海堡走亲,到大港油田做农民工,干推土方工程, 最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考察了解。考察?他能考察什么?世界上有些人永远做着出人意料,甚至出于自己意料的事,他便是这等人物。

早先在学校读书的时,梦想过追踪鲁迅、郭沫若、茅盾、王蒙的足迹, 但从没有想过要考察滩涂,现在不仅想了行动了,先是在近处,尔后 去远处,北远至大连,唐山,南至海兴,山东半岛,先是考察河流走向,土壤肥瘠,滩涂形成,尔后具体到小枣、鸭梨、小麦,棉花、鸡鸭牛羊、 水貂、鱼虾蟹之微,还跑到承德围场考察学种食用菌,养蚯蚓,蝇蛆高动物蛋白喂鸡、虾……谁也没有动员他,宛如事岀偶然,或许社会除了宣传机器和行政手段之外,另有一些神秘的力量,常常在不知不觉就做了人一生的主宰吧,在追逐梦想理想。

他对于这事业异常专注。一天,他从苞谷地里锄草回来,舀了一脸盆水,正要洗手,忽然眼前波光激淹,一碧万顷,把他的心神都荡醉 了。原来他一宜在想着滩涂开发,对着盆里的尺水之波,那些潜藏在 心头的鱼、虾、海贝,就都在眼前晃动了起来。“这海湾真美!”心里这么想着,就着手脱去外衣,作游泳的准备,待定一定神,连自己也觉 得好笑了:那脸盆里的水在波动了一阵之后,己渐渐恢复了静态…… 盆底只有三两只绘上去的水墨大虾,如此而己。

因为他痴迷得这般厉害,所以连父母赐予他的名字也根基动摇了起来,他从词典上觅得一 个“翊”字,“翊者,辅佐、辅助之意”,他想到自己将来要以开发滩 涂的良策来辅佐社会辅助人民,干脆就把“金谭”二字丢弃,而改名 “翊”。

  二 

如果我是研究人才学的,一定要就他的生活环境、成长 经历、性 格心理、智力商数等作一番详细的考察,我想那一定是很有启迪价值 的。为了使自己事业的金字塔有个坚实的塔基,他从1977年起自修日文。

一介农夫,乡野之士,当然 谈不上什么优越的学习条件,但社会毕竟进步了,比起他的父兄辈,他拥有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一一半导体收音机。沧州背靠京、津,他又很会利用这地理上的优势,每天轮流 收听这两个城市广播电台的日语讲座。收听一直不很正常,时常受到外来的干扰,一一这干扰并非来自发 射台站的电波,而是来自脑电波。他的所作所为,首先惹起家人的非议。

他生活在一个衣食丰裕的小康之家,大哥师拜鲁班,在村里开了一个木 匠铺,躬逢个体经济欣欣向荣的盛世,是个挣大钱的角色;三弟在读 地区财贸学校,前途亦未可低估;父亲早年在天津耍过缝纫、照相手艺,颇有经济头脑,如今退居在家,协助老大撑持铺面。惟他不出息, 整天转着一些大而无当、不着边际的空念头,做出一些非疯非癫、亦 疯亦癫的举动。

有时他把考察所得写成文章,一篇一篇地寄了出去,末了又一篇一篇地给退了回来,家里人见了,就有那“恨铁不成钢”的 感喟,常有背地把他的大作付之一炬的。他呢,仍旧照写不误。有时 连他收听日文广播的“黄金时刻",家里有人闲言碎语,唠唠叨叨,他 忍受不了,就悄悄携了收音机躲在青纱帐里听。

1982年,他二十五岁。作父亲的借助于“传统”的灵感,想出了一 个令他改邪归正的高招:让他完婚;婚后立即分家。俗话说“不当家 不知柴米贵”,他结了婚立了门户,有了小家庭的牵扯,八九就会老成 一些。“传统“的灵感没有能破译他生命的密码,眼见他不仅没有被 小家庭的磁场吸了过来,反而被大海那另一磁场吸了过去。

1983年2月的一天,他 从日本NHK华语广播中得知,大分县知事叫平松守彦的,有感于战后青壮农民蜂拥入城,乡村经济日渐衰颓的现 状,成功地推行了一种叫“一村一品”的运动……听着听着,他的心 头一亮,自然而然地和沧州及全国农村发展现状联系了起来,和开发 滩涂的宏图大愿衔接了起来,他当下决定,给平松知事去信。

平松知事能收到他的信吗?万一收不到怎么办?那就再写。他似乎 很少考虑差距一一实力的差距,地位的差距,国与国的差距。7月当他 接到平松知事回信、赠书,知悉对方。

8月初将作为上海市面上长汪道 涵的座上客来沪作经验交流,旋即也给汪市长去了信。寄出一封,心里不踏实,又寄出了第二封;他希望跟平松知事晤面,当面请教。说话已是7月底,而上海方面回音全无,他等不及了,或许他干脆 就没有等,回不回信在他来说都是一码事,他随身带了两件要物:平 松知事来信,必要时可以权充身份证明;一百五十元现款,这是向贤 惠的妻子讨来的。

7月30日,先到县城向县领导汇报,这是一个难得 的机会,想邀一同前往,县有关领导推脱政务在身,他没说通便自己 直奔上海了。他在上海期间受到的待遇,雄辩地证实了他的决策的可行性。8月2 日上午,汪道涵市长接到了他从车站打来的电话,弄清了他就是那个事 先来信打过招呼的“沧州小王”,马上出动小车,接他去平松知事下榻 的锦江宾馆。在平松知事方面,那热诚更不用说了,平松特地邀他参 加了一个小型座谈会,会上引他为知己,会后并合影留念。平松知事一行去无锡访问,王翊找到上海书店转了转,看到书是爱不失手,但囊中羞涩,仅够回去的车票钱,无乃买了当晚的票,他一刻也呆不住了。

三 

北上列车。深夜,在车轮和铁轨合奏的进行曲中……,一抹柔和的微光亲吻着车厢……世界悠远深长。……王翊手支下巴,凝视着窗外黑魅魅的田 野……他闭上眼睛,便仿佛自己变成了宇航员,正从月球上俯视地 球……呵,那是荷兰的人造海堤,那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就在华北平原渤海西岸:广袤原野,微风挟着渤海的香醇气息,把麦苗吹得有如连波荡漾。红荆花,芦苇花,枣花,梨花无处不飞花。海滩上养殖池一排排,鱼虾跳跃,盐滩上银山座座,港口上船只艘艘, 汽笛声声,一座现代化的港城将在渤海西岸兴起。呵,多美!多么恋人!把青春献给家乡的开发是多么值得呵!

他在五光十色的憧憬中睡了过去,又在五光十色的憧憬中醒了过 来;黎明时分,他着手起草一份关于开发渤海滩涂资源,振兴沿海经济 的建议,他的口气是坚定而又自信的,仿佛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建议书大体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大力开展“一村一品”活动,振 兴农村经济。

他在这道标题下写着:

(一)、每个村至少要搞出一种比较拿手 的产品,力争在本地区乃至全国、全世界名列第一,并且不限于农副 产品,电影戏剧小说等精神产品也可兼容并蓄。

(二)、大力建设农村集镇中心区,向情报化社会迈进。他声言:交通闭塞,流通阻滞,信息稀少,是地区经济障碍性贫血的病源,要改观旧局面,交通必须先行,情报 信息的开发先于社会经济发展。

(三)、走新西兰、日本发展“琳猴桃经济” 之路,积极开发地方土特产品,发展一村一品。

他解释说,新西兰、日本 的猿猴桃是从我国引进的,帮助新西兰种植者把野生密猴桃培育成家种食用果的,也是我国的学者。而如今,新西兰、日本的佛猴桃己成了 畅销世界的名果,被誉为本世纪野生植物利用中最大成就之一。我们 呢?开发利用猿猴桃资源才提上日程不久,这就是落后之所在。他呼吁说,沧州地区盛产小枣,鸭梨,水貂,鱼虾,棉花,小麦,沧州地区经济要发展, 未尝不可以引新西兰,日本之“石”攻自己之“玉” 。他说,越是有地方特色性民族性的东西,越有世界性。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将地方特 色性、民族性的东西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四)、借助京津等城市技术设备 和市场,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他列举了当地畜禽、水产、林果之优 势,特别强调沿海资源.他说如能给予适应条件在短期内使沧州地区乃 至河北全中国水产业有一个大的飞跃.文末附两份图表:1沧州地区中心 区建设构想;2渤海湾冀津沿海滩涂浅海开发构想.比例1:750,000。

四 

我事先没有读过他的建议很难担保,假如我事先接到过他的建议的 话,是否会釆取支持、赞赏的态度。这就有必要谈到郑熙亭了。

郑熙 亭何许人也?沧州地区行署专员,当他正在苦苦思索如何选择振兴沧州经济的突破口时,在团地委副书记单玉基处看到了王翊的建议。他 随即一拍大腿,连说“太好了!太好了!"当下一溜烟跑回办公室,连夜赶写沧州地区行署文件,发出通知。通知说,为实现十二大制定的 “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振兴沧州经济,从通知下达之日起,全区各 县都要组织力量,发动群众,开展“一村一宝”调査、“一村一品” 开发和“一人一条建议”活动。王翊的建议得到釆纳.全国许多地方也开展了类似的一村一品活动。沧州地委正式行文,成立沿海资源开发指挥部,并聘请王翊为沧州地区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特邀理事。王翊的宏观战略和开发滩涂的具体构想,自有其强烈浓厚的时代特色!虽说他还年轻,他的事业之花才刚刚含苞,犹如正在组织中的星云, 方在酝酿的宇宙,他虽不是国家干部,却时时想着国家的事,忧国忧 民,他代表了另一种崭新型的当代农民,在他的身上凝聚、闪耀着四 个现代化的希望.他是值得注目的。

(经济日报1984-4-24)

       王翊简介

王翊,社会活动家、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又名金坛、道农。翊辅社会,以道为农;寻道耕农者,把察道悟道明道如种己田,为人类努力贡献益智思想营养。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农大农经学,自学日语,曾供职市委政府部门。热心公益,以仁道博爱之心关爱弱势群体,对农村经济、沿海开发开创性贡献,倡导建农协组织,推崇文创,工业设计融合发展,倡导普及健康知识。
中国最早提出“发展一村一品活动”建议,80年代初向沧州地区领导提出“振兴农村经济开展一村一品活动”的建议被采纳,发沧署文《在全区关于开展“一村一宝”“一村一品”“一人一条建议”活动的通知》并号召全区向王翊学习,专员郑熙亭亲自在河北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倡导,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活动在全区展开活动成效显著,仅1984年挖“一宝”2千个,开发“一品”1千多个,征集建议2千多条,目前全国许多地方开展了类似的活动达数十万乡村,已成为振兴地方农村经济的重要活动形式。
八十年代初徒步考察沿海,提出“大力开发沿海资源,振兴沿海经济”建议,受到原地委行署采纳.如今沿海已成为河北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事迹在《沧州日报》《河北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都予以较高评价,为王翊这种报国热情,敢创敢干的精神所感动。
1984年4月24日《经济日报》发表了记者卞玉方《陈刘村一宝》反响强烈,并被《振兴中华之路》《八十年代通讯特写集》收录,《经济日报》又开辟了《读者·作者·编者》栏目予以反响报道.事迹入选《中国自学人才荟萃》《中华人物辞海》.被联合国环保署推为“全球500佳”侯选人。(80年代初就倡导沿海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捐赠树苗意在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王翊被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沧行署智囊团成员,为献县、青县、永年县、辽阳县等政府顾问。扬人道博爱施仁,创办翊沧州市区培智博爱特教学校受到社会广泛赞誉,编写译著调研报告文章等百万字,参加全国省市调研课题获一等奖多项,译著《一村一品活动》引起反响。他创立了渤海经济发展研究会,创办《渤海经济导报》《中国一村一品网》《今日沧州》《新文报》《财经新时代》《童星》,中外开发区在线网,中国大学生联盟网等。组织成立了企业家协会、企联会、工业设计文创协会、服装协会,策划组织编导制片沧州春晚、企业春晚、教师节联欢会等专题片多部。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