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元培故居”了解“学术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的一生
蔡元培故居位于绍兴市区萧山街笔飞弄13号。建筑物不大,是一座颇具绍兴特色的明清风格民居,砖木结构,花格门窗,乌瓦粉墙,青石板地。蔡元培故居也是中国唯一专门介绍蔡元培一生事迹的名人纪念馆,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客免费参观。
以下根据景区图片和百科知识整理蔡元培先生的生平和对学术的贡献。
综合蔡元培一生的学术造诣主要和贡献为:
1、38岁时任上海同盟会负责人
2、45岁任教育总长改革中国旧的教育制度,推动西方教育理念,开启男女同校学习。
3、51岁任北京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方针,开创了学术民主新风,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人,使北大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策源地。“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满怀激情地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并不遗余力地营救被捕的爱国学生,他的思想影响和改变了一个时代。
4、65岁:“9.18”事件之后,日本入侵中国,与宋庆龄等发起“支持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组织学生和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积极组织发动文化界人士及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主要著作:《中国伦理学史》《说民族学》《民族学与社会学》《民族学上之进化观》以及大中小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
生平:
出生: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绍兴萧山街笔飞弄。字崔庼,号孑民,商人家庭。
4岁(1871年)入家塾
11岁(1878年)父亲蔡光普因病早逝。
12岁寄居到姨母家读书
13岁时由姨母家转到李姓塾师家读书
17岁时,考取秀才
18岁时,设馆教书
22岁时中举人并迎娶了第一位夫人王昭
23岁时得贡士
25岁赴京殿试时,在有关西藏的策论题中,他详述西藏“地域广袤,山川道里”,因此文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文章“西藏的地理位置”。
27岁时授职翰林院编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开始接触西方新思想)
31岁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33岁(1900年)新思想与妻子就观念冲突,感情不和,写出了《夫妻公约》重新调整与妻子王昭的关系,同年王昭去世。
34岁时到上海代理澄衷学堂(现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校长,即为首任校长。
1901年9月被聘为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总教习。在《学堂教科论》中说:”以前的历史只记帝王之事,不记民生风俗,以致于一群强弱盛衰之数,终不可稽。“
35岁在杭州与他的学生黄仲玉举办了他一生中的第二次婚礼。
35岁时同蒋智由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
36岁(1903年)主要3件事。
1、爱国学社的活动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下令侦讯。
2、辗转青岛、日本、绍兴、上海等地,一方面学习德语,准备赴德留学以躲避风头,一方面仍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3、为抗拒俄国政府觊觎中国北方领土,与上海反清革命志士以对俄同志会的名义办了《俄事警闻》(后改《警钟日报》)。
37岁在上海组织建立了光复会
38岁同盟会成立,光复会并入,孙中山委任蔡元培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40岁(1907年)主要做3件事。
1、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柏林,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和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
2、教授唐绍仪(后任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4个侄子的中文教师。
3、在德4年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等一批学术书籍。
44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陈其美催促下取道西伯利亚回国。
45岁(1912年)主要做8件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聘请同乡鲁迅到教育部任职。
2、征求并完成中华民国国歌《五旗共和歌》。
3、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学和中学校令,他强调要把中学和大学建造成健全国民的学校。
4、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
5、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
6、确立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
7、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
8、因不愿与袁世凯政府合作而辞职。
46岁再次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在留欧的三年时间里,又编撰了不少哲学美学著作。
48岁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希望以次组织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后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顺利在法国进行学习的。
50岁(1916年)主要发生的事:
1、袁世凯去世,继任者黎元洪的北京政府终于明令恢复了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
2、孙中山、黄兴等一大批流亡海外的革命党人纷纷相约回国。
3、蔡元培与吴玉章一起乘船由马赛回国,抵达上海。
4、12月26日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
5、“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51岁(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主要做了几件大事,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就任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把陈腐不堪的北大改造成为生气勃勃的新北大。
2、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方针,开创了学术民主新风,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人,使北大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策源地。
3、邀请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徐悲鸿从日本东京返北京,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新的进步势力坚决回击了旧势力的攻击 ,捍卫了新文化运动。
4、1917年7月胡适从美国学成回国,其时胡适并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但蔡元培为了让胡适进入北大不惜帮其伪造学历。
5、主持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讨论修改大学规程,北京大学文科提出废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会议议决通过,决定在北大试行。北大选科制规定每周一课时,学完一年为一个单位,本科应修满80个单位,一半必修,一半选修(理科酌量减少),修满即可毕业,不拘年限;预科应修满40个单位,必修占四分之三,选修占四分之一。选修科目可以跨系。(仿照西方学制)
6、 1917年7月3日蔡元培在北大发表热情洋溢的就职演说的余热未散,就向黎元洪总统提出辞职了,措辞委婉,但动因沉郁,那就是抗议张勋复辟。
52岁(1918年)
1、明确地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2、为“中日防敌军事协定”反对政府变相卖国,又向大总统提出辞呈。
3、一战刚结束时在天安门前组织集会庆祝,发表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讲,鲜明提出要“认识劳工的价值”,并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
53岁(1919年)
1、“五四”运动爆发,他满怀激情地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并不遗余力地营救被捕的爱国学生,他的思想影响和改变了一个时代。
2、在北京大学废除科,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设立1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原来的文、理、法三科分别改称第一、二、三院,仅作为各系所在地区的标志(因原来三科分布在不同地区),不代表一级机构。
3、五四运动爆发后,蔡元培为抗议政府逮捕学生,于5月8日提交了辞呈。并于9日离京;5月13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向政府齐上辞呈,支持蔡元培。
4、1919年6月15日在他发布的《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中说:“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后由于北大师生极力挽留,蔡元培答应只做北大师生的校长。
54岁(1920年)
1、第二任妻子王仲玉去世
2、与李石曾、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蔡元培任校长;
3、允许王兰、奚浈、查晓园3位女生入北大文科旁听,当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中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
4、聘任地质学家李四光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邀著名作家莎菲回国任北京大学文学教授,8月聘鲁迅为北京大学讲师。
5、年底被北京大学派遣去欧洲考察。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57岁(1923年)
1、迎娶第三任妻子周峻
2、不满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破坏法制的行为,提出辞职,离京南下。秋间转赴欧洲,从事研究和著述,并参与要求英、法等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办教育事项。
58岁(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孙中山提名,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60岁(1926年)
1、1926年至1934年蔡元培先后发表了《说民族学》《民族学与社会学》《民族学上之进化观》等文章。
2、回国在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合会,配合北伐战争,策划三省自治运动,遭孙传芳通缉。
61岁(1927年)
1、在南京国民政府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
2、3月28日蔡元培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主席,对吴稚晖提出的弹劾共产党表示附议,主张“取消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之党籍”;
3、4月2日蔡元培再次担任主席,蔡元培再次附和吴稚晖关于弹劾共产党的文告,并拿出了《共产党祸党证据及共产党在浙祸党之报告》。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最初两年内,蔡元培在政治上仍然站在蒋介石一边,支持“清共”。
62岁(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倾全力于科学事业,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定了基础。同时注重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为发展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65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1、蔡元培反对妥协投降政策,主张国共合作,全面抗战。
2、与宋庆龄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自由,营救爱国志士。
66岁(1932年)
1、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
2、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
67岁(1933年)
1、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前身),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2、抗战爆发初期与厉麟似、胡愈之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积极组织发动文化界人士及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72岁(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蔡元培逝世后,国内各主要党派和团体以及要人名流纷纷致电吊唁。中共中央唁电称赞先生“为革命奋斗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勋劳卓著,培植无数革命青年,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毛泽东褒誉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