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23章》孔子怎样论述历史发展中继承与变革的问题?

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23章》孔子怎样论述历史发展中继承与变革的问题?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因”,指因袭、继承。“损益”,指减少和增加,变动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了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如果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之久,也是可以知道的。"

孔子对子张问“十世可知”的回答说明了什么呢?这一章,是孔子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继承与变革问题的论述,说明他对于历史规律的洞察是深刻的。

孔子鉴往知来,紧紧抓住一个“礼”字,历陈夏、殷、周三代之因革。“礼”,兼指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以及人的内心情感,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礼乐文化。“礼”对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抓住“礼”来论述社会历史的演变,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根本。殷礼继承于夏礼,周礼继承于殷礼,是不变的方面;在继承中有所损益,是变的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因”,又有“革”;既有“损”,又有“益”。从夏、商、周三代变与不变的历史就可以推知,哪些是随时代发展而变的,哪些是贯穿古今而不变的。这种状况虽历经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因而,即使百世以后的发展趋势,也是可以预料的。

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需要认真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的继承与变革问题,搞清楚哪些是应当变革的,哪些是必须继承的。

附: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①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②:因袭、继承。③损益:减少和增加,变动的意思。

【译文】

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了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如果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之久,也是可以知道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