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美丹/西湖看荷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李美丹
想起荷花——杭州西湖的荷花,眼前浮现一面粉绿相间的湖。荷香清清淡淡,一波一波从心头漫过,让人顿生喜悦之情,随即扇动无形的翅膀,在水汽氤氲的荷花上空飞旋。
学国画《荷》,一朵洁白的莲,一只蜻蜓直奔而来,一个含苞,一张雨伞般的大荷叶,它们亭亭玉立,错落有致。感觉毫笔可以轻轻勾勒一颗小圆露珠的线,背光处用薄白粉染出一条亮的色带,突出玻璃感。微风轻拂,水滴在荷叶中间来回滚动,仿佛整个静态都摇曳起来了。
三月底,我急不可待地去湖滨探荷,从一公园“集贤亭”望过去,最亮睛的是大龙船、机动船、手划船、鱼群、鸳鸯,直至宝石山上的保俶塔。要说荷的倩影,需戴放大镜寻找,侧耳倾听水深处的淤泥里,头年的藕节还在发芽,酣畅淋漓地做着伸出水面看游人唱歌翩跹,看松鼠蹿跳,看白鸽在树上停歇的美梦。偶尔有几根像豆芽的苗,一头在水深处,一头努力往水面上冒泡,水浪在助推它们向前向前游去。
杭州的早春在四月已经格外明朗,我坐在香樟树下出神,此时的荷叶隐隐约约,一分硬币大的是醒来了,拖着蝌蚪似的长尾巴,飘哪都甩不掉。有些紧紧地卷成一段小绿,与锦鲤并行逗乐。水纹荡漾,在飘着柳絮、嫣红香樟叶的湖面里,它们牵动着我的心,我一路沿着石板跟随,像对小荷在说好久不见的话。
游人如织,特别是穿着汉服,化着装,手持自拍杆的游客,徜徉在西湖边徘徊复徘徊,摆着各种姿势拍照。他们与西湖景物和谐地融合一起,我也成了他们景中的一员。
又是半月时间,嫩黄浅红的荷在阳光下热烈舒展,比铜钱叶大了,三三两两地点缀在清悠悠的水面,令整个西湖鲜活生动。根须渐壮,沉沉地被荷叶覆盖。随着气温增高,雨水的增多,荷苗长得飞快,铺满不小湖面,本来可以幻想在音乐喷泉的月夜,脚尖弹过荷叶,此刻完全已无可能。它们怀着理想,争先恐后,同时将涌现出一朵最亮丽的荷花领先绽放。
每年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不分昼夜地蹲守,十多年前我也有过“西湖等荷开”的经历,继而杭州各大媒体竞相报道:西湖的第一朵荷宝宝诞生了。今年是在曲院风荷的青帘坊荷区。西湖不仅仅是杭州的,也是世界的,湖里的荷宝宝更是被大众瞩目,呵护和赞赏,从唐代诗歌开始,一直延伸到现在,荷花清洁不俗,禅意十足。
每年我要去看荷不下十次,有时是一公园湖滨,自然而然想到长桥,那里有《梁祝》十八相送。有时在曲院风荷,我在这里拍过最满意的初秋古风照。最多的是新新饭店到断桥这片区域,断桥有经典的《白蛇传》浪漫爱情篇,至于苏堤和白堤,那故事也是源远流长,都与两位杰出的诗人“地方官”有关,是在他们的直接领导下修筑起来的。常常被问往右还是左的视线开阔,我喜欢往左,断桥在不远处,春天里桃红柳绿的白堤当下烟胧妙曼,再过去是都市的高楼大厦,一望无际。右边对岸是孤山,看上去小巧且簇拥,像童话里的城堡。两边都有翠微轮廓,波澜壮阔中的安定。
顺着宽敞的人行道走,慢慢地,随时停下来,发个呆。夏天杭州是炎热的,你会羡慕荷花站在湖水中央,几句唐诗在唇齿间吟咏。与荷深情对望,不知不觉中沾一身荷香。向往荷的恬静高洁,出污泥而不染,多少文人墨客为你而来,不亲近,不堪摘,不近不远,遥遥相对,欣赏、填词、入画。
买过西湖边挑贩箩筐里的莲蓬与荷花,喜悦地带回家,养在花瓶里,配了诗。有几次是国庆节,下着蒙蒙细雨,我潜到北山街,夜晚那些镭射灯下翻浪的荷叶,色彩更梦幻。有几次在北京的钓鱼台、紫竹院公园问荷,我都恍惚,怎么好像在西湖,这些六月里的菡萏,芙蕖,就是我魂牵梦绕的西湖荷。
我也在金秋十月,带着侄女从北山路、白堤、孤山路晨跑。那时荷花谢幕,荷叶也染上秋气,毕竟西湖六月同的风光已经过去,单是荷叶的香愈发让我舒适和贴近生活本身,家乡小时候米粉做的糖洋,用荷叶包裹,是女儿孝敬母亲的爱。
隆冬里我也去寻荷,我关心它们以怎样的方式坚守。它们通体驼色,单薄的荷杆子像鹤细长的腿,疏密有致地排列在清冽的湖水里,荷叶和莲蓬都弯腰,并低下头来,多么智慧和谦让,不卑不亢,回到原地,积蓄能量,为来年发芽做准备。
愿若一枝荷的走向,哪怕在不是天堂的西湖,任何水域都可以自由生长、竟放,带给人美的遐想。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李美丹,曾用名丹淡、清泠梨花,浙江省作协会员。在全国72家报刊发表80余万文字,获《新民晚报》《杭州日报》、全国“我与文联”等大型征文奖。著有散文集《两两相望》,小说集《古盐道上的月亮》。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