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疗20年:论文越发越多,靶向药物却只有3种
靶向治疗20年,争议多,药物少
中国医生正在做5年和6年的临床研究,期待研究结果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患者用药5年、6年后,停药依然复发怎么办?患者要永远服药吗?还是说需要通过区分人群来确定服药时间呢?这些问题其他实体瘤给不了我们答案,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实际上这三个药物已经上市很多年了,2002年伊马替尼上市,2008年舒尼替尼上市,近10年后的2017年瑞戈非尼上市。不是没有人研发新药,而是很多新药研究都失败了,要么肿瘤控制时间没有达到预期,要么毒副反应太严重,目前亟需新药去解决GIST患者的问题。
国内外治疗与发展,差距 OR 差异?
事实上,在分诊的时候,很多GIST患者就被分到了外科,而外科医生本身对GIST的兴趣就比较高,在科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我国GIST研究大多出自外科医生。但内科医生对于药物的使用经验更丰富,如果内外科医生能够加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会推动GIST领域科研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论文数量井喷式增长,
但优质的研究需要时间积累
其一,大家对于GIST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其二,虽然中国GIST发病率较低,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医生积累的病历资料会越来越多,也就“有东西可发”;
此外,近几年我国对于科研的投入比较高,也使得中国GIST论文越来越多。
从论文研究方向上看,中国GIST文章作者,多是临床医生,这使得大多数文章是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相对较少。中国医生发表的GIST文章中,单中心研究较多,其研究结果的引用价值并不高。近几年大家注重多中心合作,开始由单中心研究向多中心研究转变,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另外,临床医生做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想有突破还是需要结合基础研究。
当一个疾病的手术模式定型后,这个疾病的发展便主要由新药来带动,过去10年中,我国新药研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国自己研发的药物,尝试用于GIST患者。
李健教授
沈琳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消化肿瘤内科及I期临床病区主任。从事消化系统肿瘤精准治疗与疑难病例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抗肿瘤新药的I-III期临床试验与临床前的转化研究。亚洲胃癌诊疗指南及GIST诊疗指南中国起草者、国家卫健委胃癌/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的执笔人与组长。历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多个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