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张嘉谋的足迹
乔治邦
一、引子
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3月,一位26岁的年轻人应邀为宛城名士周凫山《例授修职佐郎侯选儒学训导凫山夫子德教碑》书丹。
他骑马从白庄启程到白河南即下马,然后牵马步行十几里来到康庄。有路人问他为何有马不骑,年轻人说:我是为老师书写碑文而来,骑马便不恭敬了。
“夫子讳封鲁字凫山,宛之名士也。。。每闻都人士谈淯左硕彦,无不首推夫子;时东游遇诸生儁笃寔者延与语无虑皆夫子弟子,否则其私淑者,夫子之教泽宏矣”。
碑文是南阳府儒学廪膳生员张自霖所撰,这位年轻人沐手顿首而书,这代表了“成名弟子著录者数十百人”的共同敬仰与追思。
这块德教碑原树立于路边,教化乡里路人;后被铺于桥上,联接南北交通;其后被周凫山后人收藏。
十多年前,焉耳散人寻访此碑至周家,发现碑面完好,字体清晰如昨;碑阴还刻有弟子乡里的名字,但当时做为桥面,几已漫漶不可识;而碑的两边另有立石,联曰:“身教言教没世不忘,贤名文名同时兼檀”。
书丹的这位年轻人就是名列中州八大名流、时任淅川丹江书院讲习的张嘉谋。
张嘉谋,字中孚,号梅溪钓徒,其一生先后亲主教习或创办学校十七所,同时又致力于方志、考古、图书馆等事业,是清末民国我省教育、文化名人,通学硕望,时有“南张北李”之誉。
2018年11 月李萍在《南阳晚报》发表文章《南阳张嘉谋:一代鸿儒的风骨与襟怀》时写到:“一生建树甚丰的张嘉谋,毕生尽瘁于办学劝学考古修志,断不会想到生前身后名,但他身上自有一代鸿儒的人格风骨和家国襟怀,亦带着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于时光中筑成了一道高山,我们,需要仰望。”
值一代先贤张嘉谋仙逝八十周年,南阳市民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南阳市实验中学、访古寻踪·南阳文保团队于10月30日联合举办《访古寻踪第110站:追寻一代先贤张嘉谋的足迹》主题纪念活动。史志办予以特别支持。
二、石寨俩小姐 张家二姑爷
张嘉谋先祖居开州即今濮阳县,数被河患;清乾隆中期,其高祖张瑛迁居南阳县西北二里白庄。
张嘉谋的父亲张光云字庆之,敦厚开敏,“性豁达好施,与人交有始终,以县学生三试省闱,再荐不售。绝意仕进,居家读书教子”;
母亲周氏,南阳县博望乡石鼓泉即今方城石寨人,是同县兵部员外郎周于京的长女、云阳石寨寨主周炳轩之姊,其熟读诗书,通晓大义。
同治十三年(1874年)5月14日,张嘉谋出生于今天已经是繁华城区内的白庄。
未料张嘉谋五岁时,寿仅27年华的母亲病逝,葬于北太平庄北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张嘉谋与石寨舅父周炳轩之女周学象成婚。故有“石寨俩小姐,张家二姑爷”的美誉。
以关注、报道1942年河南大饥荒闻名的南阳《前锋报》主编、时景武高中校长李静之与周家也是姻亲,张嘉谋来到石寨也常到李家,并劝说其父母让时年十六七岁在家读私塾的李静之去上学堂;
李静之后来上了“三粹小学”又考上了省立五中,后出外上了南京国立东南大学还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这都与张嘉谋的热心劝学密不可分。
石寨始建于1847年,历十年建成,在1965年出版的一本《黑色家谱》的小册子上,我们找到了石寨的规模:南北石寨皆青石砌墙、白灰扣缝;寨型方正,四周有十二座炮楼,寨墙高三丈多,护寨河二三人深,绕寨一周有六里,南门有吊桥。寨内青瓦房三千多间,几处深宅大院坐落在中心。
南寨寨主周炳轩有两座一进三宅院,房子二百多间,分杂役院、账房院、客厅院、内客院、住宅院、书房院等,还设有绣花室、熏衣室、织布间等各种作坊和各档生意。因太平军捻军席卷南阳时护佑地方有功,知府顾嘉衡题白玉石匾“保卫功高”高悬寨门之上。
今年八十岁的周文增老师说:寨墙高两丈八,加上寨墙垛三丈高,为南阳诸寨之最,有“乌云山下小皇城”之称。石寨解放后就开始扒寨墙,修鸭河水库又扒,到修焦枝铁路时就扒完了。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梅溪河在白庄东逶迤南流,张嘉谋不仅自号“梅溪钓徒”,而且给子侄孩子取的名字大都与水相关;
同时他与乌云山石寨有着水枯石烂的不解之缘,1896年8月出生的长子张清涟字文涛,乳名“荷”,便源于石寨周炳轩的书斋“爱莲堂”。
当年母亲去世时,“嘉谋甫五岁茫无所知”。很多年后的1937年,年逾花甲的张嘉谋携尚志学校师生来到石寨避乱,留下了一首触景生情的《题母舅周炳轩命书李闇斋所增诗扇》:
“。。。莲斋我自出,少小时上谒。石墉日几回,不间冻泥雪。。。诸女吾母长,珍若珠在掌。女学树先声,丁师仰孟仉。。。。吾母嗟早被,外家岁难再。。。吾妻翁从孙,襁褓为定聘。忧我家食贫,虑失僚婿敬。。。蹉跎六十年,还听石鼓泉。。。万方正多难,敌机乱云汉。南阳古名城,自䧙为长算。屹留两石寨,溪山映如画。。。”
最后两句“忽忆戏母怀,琅琅诵大学”,那一刻,张嘉谋或已是老泪纵横。
张嘉谋天资聪慧,却也免不了贪玩的天性,在《过武侯祠》诗中曾有“此地曾因逃学至,细读残碑因忘归”;
但家风熏陶,其勤奋刻苦,光绪十六年(1890年)受业于名师南荫堂;17岁以南阳府儒学生员资格补入廪生,次年入宛南书院就读。
此间广览群书,博闻强识,正如其自述“读书不受五经四书局限,对诸子百家无不披览;写文章不以应举制艺的八股文自囿,广采各种文体之长,对事理别具卓识,为文别具风格”。
为开阔眼界,加深造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嘉谋到开封游学,就读明道书院,以其“敦品励行”深受山长黄曙轩的器重。
黄亲书楹联赐之,联曰“斯人可谓纯而干,其德居然粹以精”。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山东曹县徐继孺出任河南学政,尽管当时国是日非,远见卓识的徐继孺仍坚持寄希望于后学,全力简拔人才。仅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就选拔贡、优贡126人,皆饱学之士,一时称为“极盛”。
也就是这一年,张嘉谋中选拔贡、继而河南乡试再中举人。科场连捷,声名鹊起,社会名流争与之交,时与杞县蒋恢吾、固始万纯安、通许胡石青、巩县王抟沙、商丘井伟生、信阳刘邃真、桐柏熊绍龙,合称中州八大名流。
“大厦谁能支?梁栋方待汝”,徐继孺知人善任,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选派张嘉谋到陕州三门书院任主讲,由此开始了其漫长的教育生涯。
第二年张嘉谋转任淅川丹江书院担任讲习。因教学成绩突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又被委派到南阳府崇正书院任主讲。
崇正书院位于今天和平街东邮政家属院,是同治元年(1862年)南阳知县任恺创办,时张嘉谋的祖父张继堂出资参捐。
到任后,张嘉谋整顿学务,以“县少藏书,与知县谋”,知县潘守廉从善如流,扩建书院,“至沪、汉购书,由水上船运回宛”,增至图书3.5万卷,名列南阳八大书院。
张嘉谋在教学上自成一体,讲学“不姝姝于一家之说,而唯求其实,蔑汉宋门户龂龂之争,袪乾嘉诸儒之弊;其识力卓定,毅然不惑于向往,其于中西文化兼收并储,挈长补短,使出一治”。
张嘉谋博学宏论,独见卓识,远近之士负篋来望。斯时,年不满30岁,却已誉满中州。
三、旗杆院走出三进士 潘守廉编修《光绪志》
潘守廉是山东人,其出仕河南二十余年,创办学校、兴修水利、救孤助寒、德政频施,史有贤名。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潘守廉初任南阳知县时,鉴于“南阳县志失修近二百余年,旧刻漫漶,兼纪南召与今疆域不相应,即与邑人名流谋辑县志。”
他没有想到,这一设局重修就是漫长而艰辛的六年。
潘守廉一方面访贤纳士、延聘学者,一方面筹资遣人东赴上海、南下汉口购回大批参考资料,为编修南阳县志奠定坚实基础。期间他曾先后两次调任他县任职,但始终挂怀南阳修志之事,以信函书札方式协调修志事宜。
当他第三次再任南阳知县时,力排当时因庚子变乱、土匪肆扰、民教之争等时局困扰,延请张嘉谋主修南阳县志,锐意竞其事,终使该志告成。
张嘉谋学有根底,“于郡县分析山川原委、人物兴衰、典籍存亡,殚心搜访者有年”,虽也有纂修县志的志向和准备,亦谦让不敢自承。
正好有“包龙图复出”美誉的进士孙葆田来宛南讲学,遂由潘守廉相率请教编修县志门径,请其“发凡起例,参予商订”;张嘉谋的父亲也督促其赴开封投拜孙葆田。张嘉谋于孙葆田门下夙兴夜寐,勤于著述,“日益进”。
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嘉谋与张凤冈、乔景濂、任学椿、潘矩健、魏廷鉴、雷履堂等四进士、六举人、七秀才等17位当时名甲一方的学者组成编纂班子,各司其职,引经据典、广搜博求、严于考证、推表山川,经5任知县,历6年之久,四易其稿,合力编纂出了这一部体例规范、分类明晰、涉年久远,内容翔实的《光绪南阳县志》。
书稿呈报河南巡抚陈夔龙,陈公披览是书,叹其深稽详考、用力宏深、文章尔雅、斐然可观,欣然为之序,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刊刻问世。
光绪在位34年间河南全省新修县志不足15部,南阳县志是其一,十二卷凡三十万言,发扬了名志“详而不芜,赡而有体”的优点,内容丰富,体例严整,编纂质量较高,后被《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稿》收录其中,更成为迄今南阳近代地方史志中的佳作,对编史修志、学术研究、历史文化挖掘传承均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堪为“南阳信史”。
《光绪南阳县志》的修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说明当时南阳人才之济、学风之浓,更氤氲、影响了张嘉谋等一批文人雅士,后继续参与南阳教育和方志事业。
“静心细览,篇篇都有引人入胜处,章章都有鲜为人知事。”张嘉谋做跋感叹;“呜呼,世事方艰,乃第以此区区文字,网罗放矢,诚自知才识庸下,盖其缺所不知亦多矣。”
“光绪二十七年诏停武试,又因地方误伤洋人停县试五年”,县志里记载的就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南阳义和团在新店砸外国传教士洋车一事,清廷诏令向洋人赔款,“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的重罚。
编纂名录里的张凤冈是光绪十六年进士,著有《四游诗草》,做官泸溪,出自今八一路张家旗杆院的“一门三进士”;
张孚襄,光绪二十四年进士,历任嘉定知县、武进知县、南阳镇守使署咨议、邓县知事等职;张迪襄冒籍考取进士,后保留举人功名;光绪二十六年其路经三桥湾碰到了“砸洋车”事件,因没有上前劝止,朝廷迁怒于他,夺了其举人名籍。
抗战时,宛属平津同学会主要成员之一、辟出临街宅院开办新知书店的张剑工就是张家的后人。
因为“停试”这件事,谢家大院的谢桓武巧施认祖改籍之计,到唐河县谢姓人家认祖归宗改为唐河籍,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赴京考中进士,和邓州文渠的彭运斌等成为大清朝最后一科进士。
两年后,谢桓武被推荐以考察司法名义选派留学日本,成为南阳第一位出国留学生。
次年,后来成为姚雪垠岳父的邓州王庚先也东渡扶桑;这一年,日后并称“北秋瑾南青霞”的诰命夫人刘青霞也来到日本。
他们先后加入同盟会,回国后都兴办新学、开办实业,支持革命。
四、开化牖民辟荆榛 艰苦兴学树风气
张嘉谋去世后,历经战乱、运动,照片损毁殆尽,有限照片中所留下的影像也不甚清晰。从外表看,其身材略胖,不事衣着,头发稀疏,或行进于寻访路途,或静伫于郊野古墓。
50多年间,为寻找遗照,河南社会各界及张氏家族后人一直奔波,今天看到的那帧珍贵旧影是2000年从台湾天翼出版社再版的民国五年的《民初议员列传》上找到的,上面刊登了张嘉谋的半身照和列传全文:
“君为人刚正不阿,而秉性聪慧,思想活泼,头脑清晰,读书不具成见,不拘字句,故皆能得其真意。弱冠即负文名,及长,又广览群籍,自以远大相期许。。。锐意从事育英,热心企图教育普及,多有所贡献。。。”
纵览河南近代历史人物有一个区域性特点,豫北因袁世凯、徐世昌而多政治名人,豫南多红色将军,而豫西不仅有白朗、樊钟秀、刘镇华包括彭禹廷、别廷芳等草莽出身的豪杰,也有张嘉谋、杨鹤汀、董作宾、孙文青、陶东秩、王可亭、杨廷宝、冯友兰、郭宝钧、任白涛等教育文化名家;并一起构建起了南阳一个时代的盛大气象。
鸦片战争后,沿海各省于开埠之际渐兴新学,而河南深处内陆受新学风气影响较小,后太平军、捻军兵燹席卷,天主教传播导致近代教案频发,争端迭起,河南之地还因此一度停止乡试,带来了经济教育文化与思想的冲突和混乱。
张嘉谋痛感:“清咸丰、同治间,宛苦兵燹,光绪初,又洊饥,乡鲜弦诵。学官虽设弟子,而博士倚席不讲,诸生贴径,惟揣合试题。塾无藏书,学无大师,鄙远寒素,欲有所树立,盖綦难矣。”
《新修内乡县志》也痛惜到:“近因欧风输入,始知教育之良寙,关系国家之强弱,处竞争时代,非人人有自治能力,难免天演之淘汰”。
开化牖民,莫急于兴学,尤莫急于使人人知学。
时河南教育新旧激荡,异同杂出,戈矛纷起,张嘉谋、杨鹤汀、王可亭等借助“清末新政”,在当地官员及士绅、商人、民众等支持参与下,创办新式小学堂,躬亲学事,亲力执教,传播新潮文化,振奋民风,促进了教育从传统到近代的革新转型,映照了南阳近代教育的兴衰与嬗变。
时王可亭与杨鹤汀二人“古今轶事、中外奇闻、政治革新”无所不谈;
王可亭立志“使世界应有之科学,吾宛人皆居第一;世界称著之学府,皆有我宛学者之讲座”,为日后“兴办教育、开发民智、教育救国”形成了共识。
张嘉谋积极宣传倡导兴办教育,躬身实践,砥柱期间。从教后虽担任一些政府官职,但大多与文化教育相关。
他本着教育兴国、实业兴邦的精神,奔波辛苦,终生便不曾放弃振兴教育之理想。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而立之年的张嘉谋出任南阳知府庄有信重修改建的宛南书院总讲习,即山长,居于东讲堂;后清诏改书院为学堂;1914年改名南阳中学。
“南中”一百多年弦歌不缀的校史即发轫于此。
山长,是书院的主持人即院长,多有具有一定政治地位或德高望重或学术精深者担任。
他们引领一所书院浓厚翕然的学风、蒸蒸日上的文风,改善当地浇薄的士风,乃至当地的世风习俗。
张嘉谋在南阳一中校史上的“开创之功”,与黄廷珦、高维昌雄踞于“三公碑”,为南中人所念念不忘。
为了加强教育发展,张嘉谋在王可亭等帮助下,捐出家财,多方筹款延聘教员,先后创办了敬业小学堂,劝忠小学堂,“每归里第,无早晚,先为幼小讲经书一章”,实现了办学和教书育人的第一步。
书生琅琅,薪火相传,劝忠小学堂就是今天六小的前身。与此同时,玄妙观办起了元宗小学堂,并延续为景武高中、今天的南阳市三中。
在此期间,张嘉谋还审视南阳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蚕桑业,力劝知县潘守廉兴办劝工厂和蚕桑局。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杨鹤汀、罗飞声创办南阳公学。
这一年,热心办学的崔本浴以自家房屋做校舍,艰辛创办了南阳第一所农村新学堂---新华小学。
他们共同开辟了近代南阳教育的新纪元。
桑梓教育存亡之秋,“学无新旧,唯其是耳”,李时灿和张嘉谋率先在河南全省改革书院教育,积极吸收维新改良思潮,创立新学,寻找救国良方。
时,河南教育界将其两人并称为“北李南张”。
《古代河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一书记载了李时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主张学生“研究经义,以穷其理;博综史事,以观其变;参考时务,兼习算学”,推行将天文地理农务兵事及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课,并组织诸生分门探讨,务臻其奥。。。以明义理、识时务为宗旨,以培养“学通中外体用兼赅,能为国效力的有用人才为目标”。
这是张嘉谋他们的共同思想。后世评价此二人“河南近世学术之发荣滋长,二公实乃播种者也;中州近代人才之潮起泉涌,二公实乃导源者也”。
“吾近觉办学宜注重生产技术。吾在白庄办寒假补习班并夜课颇有小效,灯节后学生要求继续;遂有李兆庆将乡校自大官庄移本村。”
张嘉谋倡学办学讲究经世致用,重视职业教育,传播科学知识、劳动技术,把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振兴实业、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学有体要、学有实地、学有功程、学有归宿”。
他曾力劝潘守廉兴办劝工厂和蚕桑局,以培养有专业知识的工人;为促进本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宣统元年(1909年),张嘉谋与开封段后甫、王欢喜创办河南体育学堂;和最后一科进士彭运斌创办“河南公立商业中学堂”,为各地开办商业学校培养师资,成为河南最早的商业学校。
陈嘉桓所撰《张中孚墓志铭》有“中孚以为学无古今中外,適焉已矣。。。既以物质之学倡后进。。。又懼势有畸重将以物质掩人道亟起而持之”,1932年,张嘉谋又相继在开封创办河南国学专修馆、开封中医讲习所;
1937年在南阳医圣祠开办国医学校,后倡办国医馆、重修医圣祠,并督促宛南中学、南阳女中也增办国医课程,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医生,极大解除了民众疾苦和看病困难等问题。
今天医圣祠有一通阔大的《重修南阳医圣祠碑记》,上有“二十八年河南省参议会议请省府于南阳医圣祠筹设国医馆”的字样。该碑右下和左上缺角,在“郭梓生、杨鹤汀、吴子玉、胡袖唐”等落款最上面难得的保留了主事牵头人“忠孚”两字。
同时,张嘉谋还致力开发桐柏银矿,兴办实业、发展地方经济。
1912年12月,张嘉谋携长子张清涟到武昌,参观了汉阳铁厂及大冶铁矿,“丘壑之间建炉灶,冶铁炼钢大匠心”,这让年轻的张清涟萌发了学习钢铁冶铁、实业报国的心愿;
并于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采矿冶金学专业,1923年学成归国,立志兴办工业实业;后政局动荡,受父亲影响转向教育事业,1933年出任焦作工学院院长。
次年他撰写并经李时灿修改的《焦工校歌》广为传唱:“太行之阳河水东,自强不息我焦工。敬业不知苦,致用万民丰。山葱葱,川溶溶,天工人待赖专攻”。
此后,张清涟矢志不移,“不羡千钟禄,但愿一杯香”,成为我国著名的冶金专家。
张嘉谋的父亲张光云在1907年9月25日去世,葬于北太平庄。1917年11月,中华民国内务部据《修正褒扬条列》给予张光云匾额题字、加给褒辞;12月,大总统题褒“义声载道”,并题词颂其“慷慨成性”“慈心侠骨”。
方城王佩箴为其父撰《张庆之先生墓志铭》,开篇即曰:“庆之张先生卒于里第。一时识与不识,皆叹曰:先生慈善人也。。。未几,其孤嘉谋以状来乞铭,佩箴义不敢辞。”
王佩箴,字敬铭,一代名流,和张嘉谋、熊伯乾均为光绪丁酉南阳县拔贡,著有《苕编诗草》《涡阳风土记》《涡阳县志》等书。篡修《河南通志》后被选入咨议局,曾充省会议员。
“朋友有神交,何嫌千万里”,1928年正月,王佩箴归葬方城故里南原。其子王瑗请张嘉谋为其父撰写墓志铭。
张嘉谋毫不推辞,书《王敬铭先生铭》:“生辛酉,葬戊辰,兴乱终始昌其文。金梁梦醒月华新,太白耿耿光候晨。此时送子忆子真,目光如电鬓如银。。。追逐韩翃续先民。。。”
张嘉谋之于动荡乱世,国危日艰,为改变现状,他树立教育兴国、实业兴邦的理想,启迪民心、开启民智,并为此“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2004年6月14日下午,回宛探亲的台湾省台北市河南省南阳同乡会常务理事、台北市《南阳文献》社副主编李宝恒先生受同乡会理事长马爱珍女士和常务理事、《南阳文献》社主编张义平先生的委托,专程到南阳市档案馆捐赠了张嘉谋画像。
五、风逐梅溪带冰流 端阃女学开先河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声望日高的张嘉谋出任清廷内阁中书及河南学务公所议绅,协助李时灿议长掌管河南省教育行政。
是年,张嘉谋与李世灿在省城开封租民房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州女学堂,拉开了河南省女子教育的帷幕;时被孙中山誉为“巾帼英雄”的辛亥女杰刘青霞也积极参与。
1910年,河南咨议局成立,张嘉谋与在荥阳举办新学最力的张润苍以及许子猷、阎春台等,将中州女学堂改办为河南女子师范学堂,性质改为官立,经费由政府拨付,以“铁肩担教育,笑脸看儿童”为校训,为推动河南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嘉谋认为“拯救国家,改良社会,必自家庭教育始”,妇女是社会的一员,禁锢妇女不让他们参与社会、政事,要实现振兴社会是不现实的。
但新政虽兴,传统思想仍具主导,三从四德的礼教钳束着女子行动,让他们不能走门串户、抛头露面,安分守己的待在深闺绣户,以至于无人愿让自家姑娘入学堂,他就动员未婚儿媳刘立先带头到中州女学堂报名。
刘立先字道纯,是宛东公公庄刘家的千金,刘公居孙坑,开织造业,与张嘉谋友善,遂将女儿许配于张清涟。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立先在后来任端阃女学教师的陈学昭陪同下来到中州女学堂;暑假归来,乡里争相一睹女学生风采。
张嘉谋赞曰:“真乃张家之雏凤也”,遂开南阳女子赴省城读书之端。
“风逐梅溪带冰流,村前响彻晚钟收。欺他水浅思横渡,让彼岸高不系舟”。是年,张嘉谋回到南阳,在白庄打开自己宅院的大门,创办了“南阳县端阃女学”即“南阳县白庄公立女子两等小学堂”,这是南阳最早的女子小学。
综其一生创办女子学校就有四所之多。
张嘉谋让夫人周学象管理学务;为招收生源,他亲自提着点心走庄串户,上门拜访劝学,很多家长深深为此感动,纷纷送女儿到学堂。
这些女生皆是本村和邻近的青年妇女,学习到年终,可以看懂各家门上贴的对联;而那时农村九成男子尚为文盲,在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当时,人们听到女子识字,认为这是个奇迹。
女子学堂冲破“思想保守,风气不开”的桎梏,张嘉谋对女学生们说:你们不要瞧不起自己,要很好读书学习,将来作国家有用之人,“以雪女子思力不如男生之耻”;她们有的考上更高级的学校,家里出不起钱的,也是张嘉谋给交的。
端阃女学堂校友单哲生在回忆文章中写到:“中孚先生经常鼓励我们要好好念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我从南阳女子小学毕业后,中孚先生已到北京工作,还关心着南阳和其他县的女生到北京投考。
我们去了十几个人,都住在他家里,食宿都由他老人家负担,这也是别人办不到的。我考上了(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因无钱交保证金而不能入学,过期就要取消入学资格,还是先生为我交的二十元保证金,方才入学。”
“九畹滋兰春满杏坛来紫气,百年树人志展宏图上青云”, 端阃女学后改为白庄小学,后来改为涵盖小学和初中的白庄学校,延续至今就是南阳市第十八小学。
《张清涟先生诗选》收录了一张白庄小学的照片,庭院幽深,还能看出张家老宅的旧日模样。
汉冶中学的张玉娥1983年毕业于白庄学校,还清楚的记得:“门口有门房,西院是小学部,东院是初中部。
东院很规整,北屋有东西各三间,比厢房高,我们小腿得用力才能上去;正房堂屋是砖铺地,大木质窗,老师们在这儿办公,进去感觉很气派,木质梁有柱子支撑。我们在东西厢房上课;
东院北正房东边有一小间是校长室,但没北屋高大亮堂;西院比较大,从南到北三排,院外北侧是操场,东侧有两户人家,一个很大的堰塘旁边种一排高高的柳树,经常有人洗衣服” 。
辟荆棘,开风气,次年,唐河开办“端本女子小学堂”,冯友兰之母吴清芝出任监学。后舞阳县、南召、淅川也相继设立女学。
“万事莫知创始难,校无寸土舍无椽”。1926年,杨鹤汀创办南阳女子中学,为宣传带动,他让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先后入学。开办之初,先借张嘉谋城内史夹道住宅作校舍,后辗转迁至老盐店,延续为今天的南阳市四中。
宛郡民风为之丕振,社会升平,世人深感戴焉。
《梅荫集》援引韩子愈的话说:后来“只要张大伯回白庄,他就要把庄上的男女孩子喊到一块上课,他在家住几天,就几晚上课。庄上大人都知道识字好,都把孩子领去上课。个别贪玩不学的,还要挨家人的鞋底子呢”。
六、南都小学架大炮 北仓女中燃薪火
民国十二年(1923年)6月,曹锟驱逐大总统黎元洪,以5000元一张选票到处收买议员,成为历史上的“贿选总统”。
张嘉谋把曹锟贿选威逼利诱送来的这笔不义之财用到了光明之处,将其全部用于创办南都小学和办好北仓女中。
他风趣的说:“曹锟这5000元是真正的赃款,因为他是民脂民膏,现在把它还给老百姓,把脏洗去,还是好事吧。”
1924年,在创办凝斋国学专修班后,张嘉谋创办了南都小学,即今南阳市三中西院即过去俗称的“高台院”,并请康有为题写校牌。
其殚精竭诚,治校严谨,“南都小学受督办培植,日渐发展,寒苦学生特别用功,无嚣张之习”。张嘉谋在《致徐乐三》的信中写到。
张清淯字松涛,是张嘉谋兄弟张嘉言的长子,1912年6月生,八岁时张嘉谋就让他跟随身边到北京上学,亲受教诲,还请了一位书法家教他;其古典文学造诣即受张嘉谋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之影响。
1925年国会解散张嘉谋举家迁回开封,张松涛曾回到南都小学读高小,在省立五中毕业后又到北京读高中。
在回忆文章中他详细讲述到:“南都小学校风良好,教学认真,社会满意,当时曾有想读书、上南都,想吃馍、上县学的顺口溜。”
“南都小学位于在南阳北关,我曾在此上学。民国十五年,樊钟秀打南阳建国军的马拉车子炮,就架在南都小学的门口,第一炮就把北城门楼打塌了;战乱中南都小学的师生散了,图书仪表仪器都毁于兵燹。。。
南都小学的校牌是康有为游历河南时写的,不少人从学校门前经过,驻足观看,品评欣赏,民国十五年校牌也被掠而不存了。为了纪念南都小学,我还把康有为用宣纸书写的校牌原稿保存了多年。军阀混战,伯父在外地未回,校长李益闻无力恢复,这所闻名一时的南都小学就此停办”。
“谋教育之普及,必以女学竭其本,此中外哲儒之通论也。。。而女子中等学校尤为当今需要之图”。民国十年(1921年),张嘉谋与国会议员王敬芳、河南实业厅厅长张之锐等在开封老官街租赁民房四十间创办了河南最早的女子中学---河南私立第一女子中学;
当年11月,校址搬到丰豫仓北仓区域,由此成为近代赫赫有名的“北仓女中”。
1922年时大总统黎元洪亲赐梁启超题写的“孟晋迨群”的匾额挂在大礼堂的门上。
办学经费除了当初张嘉谋变卖田产、其他校董多方筹借,并向中原煤矿公司募捐之外,有一笔就来自张嘉谋被迫接受曹锟贿选的那5000元。
这一年11月20日的《新中州报》第三版刊发了一篇文章,标题简单明了《张校长请愿助学款》;“张中孚先生创办女子中学,业经招生授课,颇博社会称誉。维该校款项支绌,实不敷用,何以资发展而策进行。闻张君特向省议会陈请助款,已决议交付审查。兹觅得请愿书原文如下。。。年需银币一万三千余元,现在募集常年经费仅有一千余元,相差甚远。。。”
1921年9月8日正式开学的时候,当时教师6人,第一班学生却只有3人;张嘉谋号召本校教师女儿入学起示范作用,校董会的刘雪青、王友梅等侄女外甥女全部送来学习,很快增加到两个班,学生40多人,教师十多人。
为节省经费,他的夫人周学象担任监学,任教的有他留美归来的儿子张清涟、北师大前身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博物科毕业的儿媳刘立先、培华大学毕业的女儿张清琪、北大毕业的女婿李季和等。
致力于乡村平民教育的陶行知这个阶段写过一首广为传唱的夫妻合办乡村小学的《村魂歌》:“男学生,女学生,结了婚,做先生。哪儿做先生?东村或西村。同去改旧村,同去造新村。旧村魂,新村魂,一对夫妻一个魂。”
而在北仓女中,这却是两代人的同甘共苦,刘立先总结说:那叫“公婆子媳齐上阵,办学也得全家兵”。
张嘉谋以自己清廉正直的社会威望和献身精神,把河南有名望、有成就、品德高尚的老师用各种方式请到北仓来任职任教;学校初期尚无规模影响,教职员便呈现出宛属同乡为核心的特点:
校长是赊店人魏烈丞,继任的是南召李一山、后来的新野马戢武,教导主任仝松亭是唐河人,鲁章甫是新野人;监学也都是南阳人,从周学象到刘立先,1932年交由新野罗飞声的儿子罗绳武。
师生如父女,同学似姊妹,他们像一个大家庭,无官位官气,保持了艰苦初创时的凝聚力和纯洁性,也给后来学校知名度提升后、由家庭化转为学校正规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凡是能带来一点新文化的,都要拉来教点课”,从张嘉谋到马戢武,在这种民主办学、开放引进思想下,摈弃当时“学派”门户之见,不论是教授名家、中学教员还是临时驻足的过路学者、进步人士,都要千方百计的请来;乃至“课程随时添设,需要什么做什么,不受当局限制”; 还广泛聘请女教师任教。
曹靖华、董作宾、冯友兰、嵇文甫、谢瑞阶、楚图南、李炳之、王华冰等学者教师纷沓而至,立志、存心、穷理、集义,知识全面而广博,思想冲击和裂变,一颗颗幼小的种子在北仓女中这片沃土萌芽,迎风长成参天大树,根深叶茂庇荫广袤大地。
“追维租舍草创之始,校董奔走募捐,质典以从事;教师日不暇给,服务而忍饥;坚苦猛进,不顾笑诽,初不敢必有今日也”。这是1925年北仓女中学生毕业时创办人张嘉谋和校长魏烈丞《私立河南第一女子中学校同学录序》中的肺腑之言。
七、一身肝胆拒赵倜 弦歌不缀庆百年
《河南文史资料》记载了这样一件事:1922年冯玉祥在河南作督军,张嘉谋办北仓女中经费无着,特请冯玉祥“募捐校董”,冯慷慨同意,将军阀赵倜的田产没收,拨给北仓女中五十顷为校产。1926年,吴佩孚系统的军阀寇英杰、靳云鹗主政河南,赵倜就找吴佩孚给他做主,力逼河南归还田产。
赵倜索地没有得逞,怀恨在心,这年秋天跑到北京去堵张嘉谋,将其挟持到自己的府邸,当面要地,态度十分狂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还要回河南,我惩办你张中孚还不是太难,我向你要我汝南的地!”
张嘉谋缁尘不染,不卑不亢,答道:“河南省拨给北仓女中的学田,是为了兴办河南女子教育事业,我办北仓女中也是为河南培养女子人才,学田是学校的,不是我张中孚的,张家私人绝不会吃地里的一粒粮食,我也不能还你一亩、一分地。反正我没有别的,只有一个儿子,我不怕什么。”
赵倜把张嘉谋扣了一夜,张嘉谋读了一夜的书;第二天赵倜一无所获,还带张嘉谋参观了他家的藏书楼,被打借条借走了好几种古籍善本。言谈间,似乎颇有喜剧感。
后来,张清涟在整理张嘉谋遗稿中发现了一封《致王抟沙的一封信》,讲的就是这件事:
“女中校产在汝南者,刻闻吴帅有电致寇(寇英杰)总司令,拟发还赵前督产。。。拟电呈吴帅,说学校困难,请维持,并恳转请赵公捐助。。。可否由兄与吴帅一言,或设法转商赵公慨捐此款?。。。对于吴(吴佩孚)赵(赵倜)妥协,弟甚欣慰,惟数百学生骤令失学,实在可悯”。
王抟沙是巩县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曾赴河南府呈递写给皇帝的万言书,后感于朝廷改弦易辙已不足以应时代之需,乃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以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为己任,创办了中国公学和中原煤矿公司。这中原煤矿公司就是北仓女中重要的捐助方。
王抟沙是焦作中原煤矿公司的经理,在焦作、天津两地经营煤炭事业,他也是河南省对抗英国公司经济侵略的财团领袖。时河南文化界盛传“南张北王”即“张中孚的腿、王抟沙的嘴”,是说张嘉谋为了办学或帮助别人办事,不惜跑断自己的腿;王抟沙足智多谋,很能辩论是非。
王抟沙见信后便从中斡旋。这是那个剑拔弩张背后另外的一幕。
学田是当时学校重要的经济生活开支来源,贤明政府也多拨置、捐置学田,以为师生膏火,修葺学堂,支持教育。
1926年,王可亭的学生 “宛南三杰”的陶东秩受聘于北仓女中,他曾任宛属十三县学田经理处长,深得宛属教育界和文人尊重。
时杨鹤汀和宛南中学校长王言共同面见代理省长张钫,将原镇台衙门在青华乡前所、后所及宛东李八庙、龙王庙等140余顷营田除拨南阳农业试验分场15顷外,均平分给宛南中学、南阳女中做为永久基金以资办学;
期间抽出15顷的经济收入资助北仓女中,因此在陶东秩任期间,学校经费充足,面貌亦大为改观,不仅惠及宛南学子,亦大有功于中州桃李。
1932年至1933年陶东秩回南阳任县教育局科长,协助孙文青改革教育,聘用新人,整顿学田,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师生活水平和发展社会教育。
拒赵倜一事彰显了张嘉谋作为文人的一身肝胆。1927年军阀割据,战火波及开封,学校纷纷停课。张嘉谋力主北仓课一日不停,紧闭校门,与家人老师持械分居之、昼夜值勤,冒死持学,守护女生和学校安全。
“讲学独不辍,巍巍鲁灵光”,经此惊险考验,北仓女中更加声名远博。
张嘉谋办学向来平地而起,荜路蓝褛、艰苦创业,躬身笃行。但同时在学校办起有所成就后,和易谦光的他向来功成不居,举位让贤,张嘉谋后让高足魏烈丞担任校长,1929年将学校交给了马戢武,自己甘居幕后担任校董,为学校筹款募化,去拓展新的教育事业。
《河南文史资料》收录了一篇《民国时期开封三位中学校长的教育精神——韩席卿、魏烈丞、马戢武》,他们都参加了辛亥革命,在开封都担任中学校长;都坚持民主、科学的精神,为河南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们都是南阳人。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的韩席卿幼年从师唐河县名儒祁仪镇“三冯”兄妹之父学经史;幼怀大志,早年参加同盟会,曾组织和领导了桐柏起义,后致力于河南教育事业。
“下帏苦读,博览强记,思虑深远,条理分明,同辈皆叹为不及”,魏烈丞曾与杨鹤汀共同发展革命力量,购买枪支武器准备起义。
奋勇军进驻南阳后,各界推选杨鹤汀为南阳知府、魏烈丞同知府事。魏烈丞力辞。后南北议和,袁世凯窃取政权,魏烈丞和杨鹤汀先后被迫离开南阳。
马戢武曾随马云卿一起组织河南旅鄂奋勇军,任运粮官,民国后改其字碧瑞为戢武,意欲弃武修文转向实业救国和教育兴国。
继任校长后,北仓女中以谨言朴实的校风,刻苦读书的学风和突出的体育成绩蜚声中州,威震华北;并培养了大批妇女和革命人材,被敌人骂为“赤化宣传的大本营”,被师生们誉为“小小的天堂”。
“中州文化久驰名,河广嵩高毓秀灵。梁园边境聚才德,闺房彤管豫方兴。输入新文化,保存旧典型。遂为女界开风气,放光明。乡老集资办学,成人之美,书誉尽尔以赏。为我桑梓,改良社会,教育家庭。”
这首北仓女中的校歌,也道出了张嘉谋“闺房彤管”办女学的方兴未艾。
“溯自避寇播迁,由汴而宛,而内而镇,颠沛流离中,倍历艰苦”,1938年北仓女中百余师生步行六七天来到南阳,马戢武通过张嘉谋协调初租借南阳女中南院部分校舍;
《北仓女中镇平分校成立的前前后后》描绘了当时的状况:“当时房舍拥挤,缺椅少凳,屋里挂个布幕就分成两个教室;晴天老师带个小黑板、学生带着干粮到野外树荫下上课,雨天老师一手撑伞、一手拿着粉笔站在雨地里讲,学生蹲在女中宿舍的走廊里听。”
后战事紧张,学校又西迁内乡又至镇平石佛寺赵湾村坚持办学。在教会辅仁中学任教的刘立先1944年也带着家人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在北仓女中担任生物老师,她关心学生课余活动,身导言传。
《梅荫集》收录了刘立先晚年题记为“清涟伙伴”的一幅山水画,表达了对丈夫“托体同山阿”的思念,也折射出其当年在北京上学得名师把笔指点、自己勤学精进的绘画功力。
在赵湾,她支持组织学生排演《复活》等话剧,采集制作标本,野游赶庙会,广泛接触自然与社会,与师生们患难与共,延续着张嘉谋的“勿艳于虚荣,勿封所己室,惟宏惟毅,乃能任重而致远”的教育思想。
时汤恩伯部驻扎菩提寺,其在南阳西老虎沟老姆庙的母亲也搬到这里;汤恩伯的女儿要转入北仓女中上学,一开始要求住单间、丫环陪伴、不上早操、不吃学校食堂。
而当年北仓女中院里有两幅醒目的标语:“自己侍候自己,谁敢说是奴隶”“我们要自立,不作寄生虫”,和“勤朴敏肃”的校训一样,是学校办学的方向。
因此面对汤司令的要求,马戢武全部予以拒绝,汤的女儿最终也只能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上学。
张嘉谋、魏烈丞在《私立河南第一女子中学校同学录序》还写到:“夫国家兴亡,人各有责,学识地位稍高者,世人之责望亦较备。中等学生将做社会中坚分子。女生方少,则所任尤重,来日大难,安危定倾之责,吾同学且将分负之。。。同学既晓,然群己关系将舍小己之利,谋公共之益,进而为出群之才,以立不世之功。”
“学犹未成,国步方艰,努力向前,勿畏难而苟安。”
张嘉谋当年提出的迎难而上、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早已化做北仓女中坚持开明办学的文化基因。
百年初心永恒,襟怀希望和梦想;百年滋兰树蕙,穿越沧桑育芬芳。
2021年10月16日河南大学附中也就是北仓女中庚续的血脉迎来了建校百年的庆典。
时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一起回顾前辈先贤在初创时的艰辛与不易,讲述在抗日流亡办学中的坎坷与磨难,展示新时期取得的优异成绩。
此前的2020年8月31日,河南大学附中举行了张嘉谋、马戢武塑像揭幕仪式,铭记他们为学校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时学校校长致辞到:“建校初期,张嘉谋校长兢业耕耘,艰辛创业,勘校址,争学田,揽名师,开创了河南女子教育的新纪元,奠下了附中跨越世纪的辉煌基业 。”
对比开封人对张嘉谋的铭记与恭敬,生于南阳、长于南阳、办学于南阳、润泽于南阳的张嘉谋,并没有被家乡广泛的铭记和缅怀,这不能不说是又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和遗憾。
八、关爱后学勉读书 翼护诱掖如家人
张嘉谋关爱后学,宏奖人才,门墙广大,受其教诲的学子不计其数;每遇优秀青年则循循善诱予以开导,生活中的困难也乐于接济,助其前进;并退位让贤或推荐另谋高就,奖掖后进。
正可谓:翼护诱掖如家人。
故其好友熊伯乾赞曰:“因读礼,治朴学,志在救国济民,斡旋世运。。。每遇后学者必勉以读书而弗强之,为文得一善必力揄扬之,有与人为善之风。”
最典型的当数甲骨文泰斗董作宾和中科院院士著名学者冯友兰。
董作宾是世所公认的甲骨文研究宗师,但与其他大师不同,其既不属于书香门第,也未出国留学。与他共事多年的著名学者李济评价说:董作宾是“旧社会产生出来的一位奋发自修的学人”。
而这,离不开长春街头那一次深情的凝视。
董作宾字彦堂,少年便博览《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12岁与比他年长两岁的郭宝钧成为同学并一见相悦,日后都成为一代大家。
宣统二年(1910年)董作宾入元宗高小,后辍学;在长春街摆起刻章摊,有生意时潜心刻章,没生意时就埋头读书。
回乡的张嘉谋偶然发现了好学聪颖的董作宾,顿生爱才之心,说:“不要摆摊了,跟我念书去。”董跟了去,竟成大器。
张嘉谋劝其家人让董作宾报考南阳县立师范,后以“最优等第一”成绩毕业留校任教。
但张嘉谋认为其应该有更大的空间和作为,遂征得董母同意,将他带到开封,安排在家管书房兼办家务,不久引荐进入河南育才馆读书;
也就是在“尤嗜金石之学”的时经训先生的课堂上,董作宾第一次知道了甲骨文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时张嘉谋被选举为国会议员,全家移居北京;1922年,他来信邀董作宾前往北京,并让家人为其赶制棉衣。
董作宾再次听从了恩师的召唤,结束为期两年的报人生涯,并在张嘉谋家中结识了北大教授、唐河人徐旭生。
徐旭生慧眼识珠,介绍其进入北大旁听;次年在徐旭生引荐下,董作宾考取北大国学门研究所研究生、应聘国学门干事。
期间,董作宾与师友相携南下任广州中山大学副教授。
不久接到家乡捎来的书信,母亲病重瘫痪卧床不起,董作宾心急如焚立即返乡,在此期间,他一边担任南阳中学国文教员,一边照顾母亲。
1928年4月傅斯年筹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聘他为编辑员。暑假应张嘉谋之约,一起去洛阳调查三体石经;并经温县、辉县等地转赴安阳,调查殷墟甲骨的出土情况。
后来董作宾到殷墟做第一次考古发掘时,到安阳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张嘉谋的老朋友张天骥,并由此取得了当地的支持庇护;在河南省教育厅工作的郭宝钧也出面帮他协调地方,并与他一起进行发掘。
1946年董作宾应邀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学前回到开封,南阳同乡举行茶话会欢送他。这位殷墟考古的开山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张嘉谋对他的奖掖培养,提议为先生默哀,说:“我不是北大学生,要说学历,我只跟中孚先生在河南育才馆上过学。。。以往我每次发表论文,总是首先寄给中孚先生,请他老指教,现在已不可能了”。
言语间,是天人相隔的嗟叹。
唐河冯树候与张嘉谋友善。冯友兰十四岁丧父,茕茕在疚间闻听:“南阳张中孚先生言,闻树候两子俱佳,树候为不死矣,于是始闻先生之名,是时为清光绪34年(1908年)”。
1915年,冯友兰赴北京深造,到时众议院议员张嘉谋寓所晋谒,张嘉谋对其关怀奖掖备至,慷慨答应作他的监护人,填写了保证书,亲自送他到北京大学读书。
冯友兰因此与张清涟过从益密,后同船去美国留学。先生闻讯喜曰:“芝生再过十年,可以赶上胡适之矣”;
1924年,冯友兰获哲学博士学位,张清涟获冶金硕士学位,两人同船回国,张嘉谋专程赴上海迎接。
两年后,冯友兰担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河南教育界公推张嘉谋携聘书请其担任河南大学校长,张嘉谋见到其母亲高兴的说;“芝生能读书,又能办事,能读书为以前所料及,其能办事,以前没有料到。”
1933年,冯友兰应邀到英国讲学,行前专门到开封谒见张嘉谋,张嘉谋兴奋地大声说:“冯芝生不独为中国之冯芝生,且为世界之冯芝生矣!”
张嘉谋去世后,冯友兰为《梅溪诗抄》做序道:“以见先生诱掖后进,宏奖风流之盛德,以备后人观览”,深表对这位先贤的追念。
“弱冠受业北都,时先生亦因事入都,始得拜谒。此后过从频繁。感先生奖掖后进,热诚积中或过其实,故以炳旭之不肖,而先生揄扬鼓励,忘年之交,三十年如一日”。
炳旭即徐旭生,民国八年(1919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后任北师大校长,和张嘉谋是忘年交。
在这篇《中孚图书馆成立献言》中,徐旭生还讲到:当年在北京上学时,有一次说他在北大所学不能够取得满意的知识,决定要回家禀告父母去日本求学,纠结间特来求教。
张嘉谋竭力劝阻,分析说东邻之科学来自欧美,欲求深造,应考译学馆学习西文,去欧美求知识。
徐旭生听后就学习西文,25岁时远奔西欧、留学法国。
后常说:“虽是日后本人所学还未能达到中孚先生的期望,可是先生对我的热忱关怀,使我终身服膺弗敢忘。”
1927年3月11日张嘉谋在《北仓日录》中记下了《复杨仁晖》的一长段文字:“此校于兵火流离中上课,炮声甫息,诵声即作;同人数米而饮,学生相依为命。正当此困苦极时,天人妙音,忽自仙山飞来。适章甫在校,披函快读,觉老大枯窘中,满室皆春。以弟泛重洋,历岁时,满载美术而归,又得美专毕业高材生缔结良缘,可谓美满矣。”
这位载誉而归、新婚燕尔双喜临门的杨仁晖便是杨鹤汀的大儿子、建筑大师杨廷宝。
张嘉谋一直予以特别关注,助其修成大家。
有“女绅士”之美誉的王肃环是南阳抗日烈士许子和女儿许嘉蕙的婆婆,幼随陶东秩读书,1921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却因家贫未能就学;1928年到南阳女中任教;
1930年经张嘉谋介绍到河南省立图书馆任编目员,并到河南大学进修;1937年春回南阳后任南阳女子小学校长,成为南阳教育界第一位女校长;
抗战时成立南阳妇女抗敌后援会,和平津同学会一起积极开展群众性抗日救亡活动。
梅城公园,张嘉谋沉静平和,杨廷宝、董作宾、冯友兰他所曾关爱翼护的后学才俊,环绕陪伴着他们尊敬的师长,在朝霞夕阳的流光溢彩中,默默的讲述他们那个大时代,还有他们共同书写的人文传奇。
九、读书藏书拥百城 捐书建馆续传灯
1917年6月河南省议会“众无异议”“照原文通过”了《陈请扩充图书馆案》,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河南第一份也是独一份公共图书馆事务的议会提案。
提案人就是张嘉谋,他不但设计了省、道、县三级图书馆的架构,而且示范着图书馆事业的耕耘。
当时北洋政府已颁布《通俗图书馆规程》和《图书馆规程》,并“通饬各省县图书馆注意搜集乡土艺文”以求藏书之富。但是“由于地方官提倡之不力”,导致图书馆事务在河南“无改良成绩之可观”。
有识之士希望有人登高一呼,敦促官署重视“敦化风俗”“巩固国基”、促进教育的图书馆事业。
“所以古志士,千秋寄仔肩”,张嘉谋历史性的承担了这一责任。
在北京做国会众议院议员时,稍有余暇,张嘉谋便常去北京图书馆看书。
他说:“社会教育最切要者,莫过于图书馆”,国家的进步“每以图书馆办理之完否”来衡量,只要看“入馆阅览者之多寡”就能知晓“国家教育发达之程度”;“葆朴学、瀹新知”唯一的途径就是使民众“匡坐一室而尽览中外百国之宝书”,因此必须“建设美备之图书馆”。
“好书不胜读,渎竟辄忘疲;口角生香日,如逢好花枝”,但“家贫购书难,奢愿竟莫随”。张嘉谋曾作《借书歌》“古来藏书类如斯,借书何如藏书痴”。
“积书满家,任人假观,或遗失之不吝惜”。张嘉谋爱读书,爱藏书,却不完全视为已有,喜欢把自己的书借给别人看,有时还亲自送书上门。
他总说:“书不看,放在那里无用,他看看就是不懂,也比书本睡大觉强,总算在起作用。”
张嘉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崇正书院任主讲时,曾以“县少藏书,与知县谋,至沪、汉购书,由水上船运回宛”,共35000卷。后来由于一无专馆、二不便阅览,束之高阁。
有着丰富书院教学管理经历的张嘉谋认为,拥有藏书底子的县份,建一所图书馆并非难事,他由此提出了河南最早的“县县有图书馆”的构想。
北仓女中的校歌中有“乡老集资办学,成人之美,书誉尽尔以赏”的语句,这说明北仓女中成立伊始,张嘉谋就确立了图书馆在学校架构中的重要地位。
1921年12月13日《新中州报》在连续报道北仓女中的文章中,以《新校址规模宏大,图书馆组织完美》为副标题予以报道,并动员社会各界参观学习:
该校校董张中孚先生对图书馆一事,夙具改良热忱,数游南北名都,所至辄以参观图书馆为先务。。。今秋创办女中校,尤以附立一完备优良之图书馆为职要,又得校长魏烈丞君悉心研究,辅助进行,现已布置就绪。所有已经搜缉之新旧典籍,一千余种,共分十门。。。
欲阅何书,记其号数,便可信手拈来,无不如意。提纲挈领,有条不紊,实为最完美之组织。有志仿办者,或前往参观,或函索图表,该校当无不欢迎也”。
1931年省督学王维新写到:“北仓女子学校有图书阅览室三间,图书7600余册,新闻杂志十余种”;
到了1934年,卢自然等四位省督学记载说:“图书室扩展为六间,藏书已达1万余册,另有挂图231份,杂志27份,日报六份。”
曾经供职北仓女中的罗绳武曾撰文追忆学校的图书馆:“学生自治会的学习、图书两股直接参与图书馆的工作。轮流出任图书馆义务管理员。。。使图书馆成为了真正的第二学堂”;
因此不少师生即便离开了学校,仍割舍不了对图书馆的情感。
1945年罗绳武重回北仓中学时,就把自己在四川购买的《鲁迅全集》、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等一整箱新书全部捐给了学校。
在邓颖超题词“播革命之种,开革命之花”的《春华秋实--开封北仓女中回忆录》一书中,有学生讲述了张嘉谋这样的细节:“见到学生总是说:好好读书吧,这机会可不容易啊”;
“有时看见调皮的学生,他就轻轻的牵住小辫子,带到图书馆去,教她们读古文,限定次日背诵。”
还会有学生驻足问“孟晋迨群”匾额上那几个字的意思,张嘉谋更是孜孜不倦的解读:孟是猛的古写,晋与前进的进通用,迨是追赶上,这意思就是要勇猛精进,好好读书,赶上进步的同学。
解读完更会说:来,图书馆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我给你讲两段。
《北仓日录》是张嘉谋卸任校长后的部分日记,从中可以窥见其为办好学校、保护学生的辛勤谋划经营,以及在百忙中不废读书治学的精神。
1927年2月20日,他写到:“高中至图书馆看关于论理各书,因书少,曲生看《史记》郭生看《群学肄言·砭愚篇》张生自看《墨子间诂》,多未通晓。令看杜威讲思想一篇,拟购《名学浅说》。”
2月24日写到:“校址本高,坐图书馆,听市声,若在门前,似临崖听谷音,与龙冈听宛城市声同”。
早在1924年元旦,张嘉谋就捐献所藏图书,于南阳县簧学前院创办了南阳县第一图书馆,这也是今天南阳市图书馆的源流。
而后张嘉谋虽寓居外地,远离故里,却仍时刻牵挂图书馆。
北伐时,河南多地学校被驻军征用,1927年3月16日他在《北仓日录》中记道:“南阳马师长委韩子玉为县知事,王海若为教育局长,图书馆藏书室幸未驻军”,甚感欣慰。
1928年,董作宾回南阳照顾病中母亲的时候,一边在学校教课,一边到图书馆做义工。
他感于张嘉谋“图书万卷续传灯”的义举,特意写了题为《读书与吃饭》的文章,呼唤南阳青少年学生都要到第一图书馆去看书。
同时,他将书库和阅览室收拾的干净整洁,把编目、庋藏、出纳等事务做的井井有条;还时常向年轻人介绍书刊、辅导读书。
其实,1917年南阳镇守使吴庆桐曾经在玄妙观五桂堂办过一个图书馆,从时间上说,五桂堂应该是南阳第一座图书馆;但一来吴庆桐主政期间民怨深重,去职后即行废弛。
而张嘉谋所创办的图书馆有藏书五千余册,两个专职管理员,开办普通和儿童两个阅览室,每日读者在200人以上,无愧于南阳第一座正式的图书馆。
张松涛在回忆文章中讲述到:“张嘉谋没有其他嗜好,就是读书、买书、藏书,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家里最早定的是晨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点起灯朗读诗文,几十年如一日,甚至在征集地方文献暂住亲友家中时,也同样是早起读书。
张嘉谋身体好,精力充沛,走路快,看书的速度也快,有人说他目下十行,为了征集文献考证历史疆域,他常到庙宇古迹。往往是一遍看过来,回来默录一篇碑文,多不过三两字之误。其爽直慷慨,对人宽厚恳直,谦恭和蔼。
他所读的汲古阁本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从首至尾用朱笔眉批,细于蝇头,点读密于雨屑。对此两书所用功力世所稀闻,尤为他的朋友熊伯乾所称道。”可惜今已散失不存。
正如在北仓女中时,张嘉谋让学生读美国杜威的思想,他一直坚持采百家之长,不拘一家之说,教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文化差异以及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1936年暑假,张松涛从北平回到开封:“见到我很高兴,然后叫我暴晒书籍。我约了两个旧日同学来帮忙晒了一遍。有一天伯父说要看茅盾的《子夜》,我就去买了一本送给他。又说,鲁迅的作品好,你也要很好看看。伯父是国学大师,反对旧制度,反对袁世凯称帝。他教育我学习古典文学,绝不能厚古薄今落在形势后面,不能忽视现实主义的文学。”
抗战爆发,张嘉谋回到南阳主持县志馆事务。时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搬迁到内乡张集,由于地处偏僻山区,图书匮乏,校长高维昌请求张嘉谋施以援手。
张嘉谋立即从家藏中挑选书籍,找了个学生,把他选出来的书籍捆起来,一共为学校送了四趟,共计二百四十斤书。
每次去送时,张嘉谋总是细心的以南阳县志馆的名义写个路条,并给学生们穿件灰军装,还在胸前别个牌号,反复叮嘱路上如何应对部队抓丁或土匪抢劫。
这个时间,日军飞机时常空袭宛城,解放路沿线是敌机轰炸的重点,时做为中共地下联络点的新知书店亦被炸的房倒屋塌,不得不暂停营业。
《河山不容践踏---南阳抗战岁月实录》记载到:“从1938年2月到1941年2月的3年中,日军先后出动2000余架次飞机,对南阳县城进行了200多次的轰炸,致使城内居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1939年2月张嘉谋在日记中写到:“昨日敌机肆虐,城宅上房前落一重量炸弹,全屋炸倒,檐石飞落后院屋上,坑深丈余。南北屋西头俱塌两间,客房墙裂,后院南北屋东首亦脱,幸人俱无恙”。是日,其出避王府山前洞,幸免于难。
1939年4月5日出版的《宛南民报》上也详细报道了4月4日从上午到下午,数架次日军飞机几番侵入宛市上空,盘旋、轰炸,南阳城及时拉响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和解除警报、减少损失的过程。
“自东门十字街往北,过孙坑拐角,东西一片烧痕,幸吾家及汝刘三伯宅无恙”。
1941年正月“南阳陷落。。18日吾回白庄,左右前后均落弹,德高拾弹皮他件铁四斤,太平庄敌焚全庄,吾族只剩大门一间。城宅又落一弹。
”这记述的背景应就是1941年2月4日,日军攻占南阳,城内居民和四乡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前往靳岗教堂躲避,但神父紧闭寨门,将百姓拒之门外,日军飞机再次俯冲轰炸,炸死93人,房屋200余间的惨案。
曾经在宛南中学当过文书的马祝三回忆说:“抗战时日机轰炸南阳中孚先生城里的四合院,一半被炸毁,尚有一半庋藏书籍。”
当张嘉谋看到房子被炸毁不少,而书籍还完好无缺时,他露出了笑容,指着那一架一架图书说,“我的书在房屋惨遭轰炸之后能完整无缺,多叫人高兴啊”。
张嘉谋的幼子张清宛在回忆录中说:“抗战时,我老家房子被炸后,父亲把一部分藏书捐赠给南阳图书馆,另一部分运到白庄,其中有好多木书箱,上面刻着绿色的篆字;还有大哥从美国带回的三个大铁书箱。”
这个时期,张嘉谋创办的南阳县立第一图书馆并入南阳民众教育馆。
“梅花城中敌机炸,唐王府前夕阳斜;血肉横飞尽国殇,万声一哭悲天涯。安得良将策健儿,驱逐倭寇复中华”。张清涟在《戊寅八月宛遭空袭时游都江堰感赋》中也落笔记到。
徐旭生在《中孚图书馆成立献言》中还讲述了一桩憾事:“彦堂与炳昶言欲以所蓄图书运回故乡公开展览。。。对于故乡文化之推进当更有助。先生闻炳昶言,大为击节”。
1937年徐旭生回到南阳,还找到一处私人房舍计划先开馆,董作宾也嘱咐其毕业于师大的女儿届时来编辑书目;
但当他返回北平后准备将自己的藏书运回南阳时,北平沦陷,仓促间只好将书暂寄他处;而董作宾的藏书在此时大部分损失;“独先生之书籍由开封运归故乡,尚称完璧。”
张嘉谋“嗜古成性、藏书足多”;“无论是旧书摊、古书肆,每遇到善版珍本,他都不惜倾资购得,可他并不是想把这些书籍藏之名山、传之子孙,而是甘将心爱的图书,贡献社会,提高国人的知识水平。”
1942年8月5日,张嘉谋病逝后,家人会同地方整理其生前存书,南阳县长范绍尧倡名为“中孚图书馆”正式开馆;并将北郊李华庄田地二十亩做为日常开支;聘任以写石印《宛南民报》底稿为业的刘玉奇为图书管理员。
《宛南民报》是石寨李静之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办报纸,郭以青、袁宝华、张剑工等筹备成立宛属平津同学会的筹备启事就刊登在《宛南民报》上。
1942年元旦,李静之取孙中山“咨尔多士,为民前锋”之语,在西城墙外梓潼庙(今市粮局)创办《前锋报》。
和先前报道日机来临、军民齐心应对一样,其率先拉响了“灾象已成,速谋救济”的警报,并以“仗义执言,为民前锋”的办报宗旨,连续关注、系列报道1942年河南大饥荒,展现出报人灼人的光华,更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中孚图书馆创建记》记曰:“先生嗣君文涛及各方友好捐赠书籍并捐款新购书籍共约三千余册,即附设于县立教育馆内,专楹集贮藏,随时供阅,以成先生生前之志”。
图书馆位于民教馆院内,最早的汉画馆也坐落其中。
院内立纪念碑一通,正面为行政公署专员鲍庚题书的“片石千秋”,碑阴为郭敬堂撰文的“中孚图书馆创建记”。
南阳解放后,张嘉谋的夫人把刘玉奇请到白庄家中,把家中剩余的所有藏书全部捐献给图书馆,仍有七架子车之多。今天南阳市图书馆所藏古籍,不少为张嘉谋所旧存。
1929年时驻宛军阀石友三曾捐建了两座“汉章图书馆”,并成为后来的南阳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孙文青也曾尝办私人“雨湘图书馆”,1956年政府将其与“中孚图书馆”合并,成立了南阳市图书馆。
“一门三进士”的张孚襄曾根据《周易》写出参文《天枢上相真君灵签》,一度作为卧龙岗上道士算卦的签文;民国后也积极投身教育,与吴资玉等在府文庙开办“泛古私塾”,后家中藏书千余册也尽捐图书馆。
图书馆,这也是张嘉谋懿德善行的生动体现,虽然那些书上还加盖着“中孚图书馆”的印章,虽然王府山北边那所院落挂着“张嘉谋故居”的牌子,但我总想在白庄十八小学的院内、在解放路史夹道的路口、在崇正书院、中孚图书馆的旧址、在图书馆明亮的大厅,看到他默然浅笑的样子,感受厚重泛黄史料中那些鲜活生动的往事,聆听隐藏于城市深处的历史跫音。
然而,时过境迁,人已逝,物已非。
十、骑毛驴访沧海遗珠 奋妙笔辑中州文献
《南阳访古之430 温故立新:鲁迅与南阳汉画》曾经讲述到:“南阳汉画象不见于著录,1923年至1924年间,南阳著名甲骨学专家董作宾等人在南阳城区发现石刻画像,虽未能做深入研究,但认定其为汉代遗物;
1927年冬,张嘉谋在回宛赈灾中发现百姓墙基上的石刻画像,乃不惧寒冷,始访拓宛境金石于荒桥古寺之中。至1928年先后发现汉画像石40余块,拓印拓片数十幅。
1930年时河南省博物馆馆长关百益将其编纂成《南阳汉画像集》并作序,由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南阳汉画的图书,引起了史学界和艺术界的极大关注。”
在南阳汉画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草店汉墓在1931年夏天那场大雨、淯水泛滥后訇然出现;
次年秋,孙文青、张嘉谋、董作宾等一起调查、发掘、研究草店等汉墓,得画像石27块、制作拓片44幅,并将发掘情况整理为《南阳草店汉墓享堂画像记》于1933年10月发表于《国闻周报》,从而揭开了南阳汉画像石的出处和用途之谜。
1914年徐世昌以修清史为名在北京成立中州文献征集处,由李时灿主持,以征集和保存河南历史文献,并为后代编修提供资料。
张嘉谋大力协助担任采访证辑工作,遍访河南各县,如许子猷所评价“中孚留心文献,盖无一日或懈也”,故征辑各式稿本、抄本、刻本计1597部,几将散落在民间的巨策零简采获殆尽。
如多年不传的《黄谷琐谭》填补了我国文史空白;如痛定思痛居士所撰的《汴梁水灾纪略》对研究黄河价值极高;
他先后访得河南各地先贤遗著多种,如明唐王朱弥钳的《谦光堂诗集》、明户部尚书王鸿儒的《王文庄公凝斋集》、诗僧苍雪的《苍雪诗抄》及《李子田诗集》《龙嘴山馆文集》等,并对这些有价值的诗文亲自校勘,有的做序书跋,使其广为流传。
与此同时,他还辑得散失人物资料,“乃拾旧闻,稍为整齐,以补志乘之缺”,编写成了《南阳先民集》。
《南阳先民集》12卷抄传弥艰,抗战时,张嘉谋曾把包括这本书在内的两牛车书运到淅川堰上村李宅暂存,惜淅川抗战沦陷,这些书也丧失殆尽;《南阳先民集》因无复制,今仅剩残存半卷,最为可惜。
张清涟1951年还赋诗叹息到:“十卷丛残集旧文,珍藏丹畔好园林;忽来倭寇人烟尽,残简断片何处寻?”
编纂《光绪南阳县志》之后,1927年张嘉谋又参加了《河南通志》的纂修,担任《河南疆域沿革考》一书的编修;
参与新修《涡阳县志》续修《西华县志》《孟津县志》等地方志编写工作。
“呦呦鹿鸣野,梁园旧风雅;辞赋擅古今,风义高天下”,张嘉谋曾与萧吉甫、蒋恢吾等在开封发起 “衡门诗社”,后改名为“梁园诗社”,公推张嘉谋为社长,飞盏填词,名作如林,为一时之盛事。
冯沅君评其“如行吟的屈叟、如嗜酒的谪仙、如采撷幽兰的孔丘、如轻艳俊迈的庾郎”;
魏发展在《张梅溪事迹考评》引用陶然斋主人陶少兰的评语:“中孚作诗多比若黍离之大夫,始而摇摇中而噎,既而如醉无可奈何而付之苍天者,真诗人也”。
但诚如靳志在《南阳张公中孚墓表》中所言:“所著诗歌古文词及衡门梁园两社酬唱之作,素来不自珍惜,随手散佚。”
幸张清涟辑百四十余首于1947年编印《梅溪诗选》二百本。
衡门诗社最后一任社长、熊伯乾作跋到:“梅溪不以诗人自名,所作诗偶写胸臆,可读此得由此探索梅溪胸间所蕴蓄。梅溪虽殁,精神宛在。”
相反,张嘉谋“与乡先哲遗墨则搜集甚勤”,收集、刊刻当地的诗文著述及总结,更与周季侠、井伟生等访得元遗山的《中山籍》,编选了十二卷《中州诗抄》,弥补了《河岳英灵集》所未备。
1928年,中央研究院派董作宾、李济等到安阳发掘殷墟,张嘉谋大力赞助并亲自参与调查,并取得了冯玉祥的派兵保护。
郭宝钧在《张中孚先生传略》还回顾了当中央研究院因发掘文物与陈列问题与河南发生矛盾互不相让、考古工作难于进展、傅斯年来豫协商时, “先生斡旋其间,苦心调剂,卒得各方翕然,工作进行如初”;乃总结道;“此先生与中央研究院之关系而翼助文化事业之一端也。”
1930年河南省政府聘任张嘉谋为河南民族博物院院长,后改名河南省博物馆;
次年,张嘉谋被推举为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合组成立的“河南古迹研究会”主任委员,考古学家郭宝钧任助手,关百益兼任秘书,“翼护领导先生之力也”。
研究会成立六年间,对河南境内展开广泛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先后调查二十余县地面古迹、文物;对浚县、辉县、巩县等组织考古发掘11次;倡修宛南会馆;主持编著出版《浚县彝器》《殷墟彝器》《汲县彝器》三书。
每次调查张嘉谋都亲自负责主持,深度参加、乐此不疲。开封沦陷后,研究会所藏古籍、文物、资料被日军掳掠一空。
郭宝钧在张嘉谋去世四年后为河大学子讲述那段岁月时还深情地说:“先生不顾年老体弱,每次都是拿着小鞭、骑着毛驴,且行且歌;同行的人均感跋涉困顿,而先生独不觉自己是老年人,和墨客胜游、少年踏青情况差不多。”
张清涟的女儿张德宝在回忆文章中写到:(张嘉谋)说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我们的中州大地又是祖国文化的发源地,我们要把历代祖先的创造业绩发掘出来,进行整理,否则就不是炎黄子孙。他不仅这么说,而且身体力行的去做。
从河南的地下文物发掘做起,先后调查过20多个县,编写《河南第六行政区疆域沿革考》。他翻山越岭,寻根问底,兴致一直很高。年过花甲,还到广武县去考古,登鳌山顶秦王寨从不乘车坐轿,偶尔骑个小毛驴,还一边走一边唱歌,歌声在山谷中回荡,意兴勃勃。
张嘉谋身体好,精力充沛,走路快,“长衫前后摆一掀一掀的,像一阵旋风”,这得益于他提倡并坚持体育锻炼。
1909年张嘉谋即与段厚甫开办“河南体育学堂”, 在《北仓日录》中他曾经记到:“陶东秩家传拳法,多用翻式,可亭先生授以练气法。又从马集马翁学站功,运拳有风声。仲弟病后虚弱,从学此法”。
北仓女中不仅校风谨严、学风刻苦,还以突出的体育成绩蜚声中州;1933年张嘉谋与关百益、陈泮岭、王可亭、杜育万等增补修订《陈氏太极拳图说》,一经刊印即弥传华夏、风靡海外;
书后还附有张嘉谋所撰写的《陈品三墓志》,我们有理由相信,张嘉谋在征辑各地文献时,亦以自己的声望学识结交乡贤,服务当地,取得信任与共识。
“蹋鞠复蹋鞠,相将学体育”,张嘉谋还专门写过一首篇幅很长的《蹋鞠行》。“君不见汉霍去病大破胡,封神姑衍狼居胥,至今犹传蹋鞠书”。
不仅如此,他的孙女张德华在回忆文章中也写到:“祖父一向十分重视对子女后代的教育。。。假期中安排我们学习,还专门请了武术老师教我们练剑(木质剑),每天上午写字,下午练剑、背诗词。德智体全方位教育都做到了。”
郭子志的回忆《张中孚轶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加饱满生动的张嘉谋形象:
“一,不修边幅,步履矫健。民国初年,文人多尚衣冠楚楚,行动斯文。可先生衣着朴素,不讲穿戴,匆匆终日,衣扣从未扣齐过;在家同别人外出常一人当先,把别人远远抛在后边。”
“二、记忆力过人,阅读能力特强。有次星期天先生邀熊伯谦、孙文青和家父同游开封文庙,我陪同。出门两三分钟,他已把同行者远远抛在后边。
当我们走进文庙时,遥望先生立于一石碑前阅读碑文。只见先生视线不断从上到下阅读,速度远非常人可比。等回到先生住所坐谈时,先生发言最多,议论最深刻,可见先生智力超出别人。”
“寰宇记黄城山即方城山,按今独树北俗名小顶山,即此山”“查唐河县因唐州得名,请改沘源县为唐河县”,那个骑着毛驴的老者跋山涉水,且歌且行;
“银杏剥存依旧井,荒碑试读说真垣。舂陵王气今销尽,城郭山川难细论”,那个信手写下《游白水寺》的老人凭吊怀古,诗情勃发;
“往往是一遍看过来,回来默录一篇碑文,多不过三两字之误”,那个史志奇才一目十行、博闻强记。。。
石畔黍离访故址,瓦埠丛林认残碑。
历经数年,张嘉谋足迹遍布中州,考察河南山川脉络、疆域境界,并博稽简籍,旁证碑碣,正讹补缺,于1937年完成了分担的《河南通志》之《河南第六行政区疆域沿革考稿》,多发前人所未备,共百余万字,蔚然大观。却也“因过劳遂病。”
而1927年2月17日张嘉谋在《北仓日录》中不经意间写下的“王子黾冢在南阳鄂县西。。。其西有冢岗,旧尝于此耕种,得古编钟,色黝,有乳,无铭,疑即王子猛冢也。”,又引发了今天不见冢大墓的发掘和种种神秘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