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292 缩高之死——信陵君动歪心思挑拨缩氏父子

上次为您说到,在酒鬼和赌徒--毛公和薛公的力劝之下,离家十年的魏无忌终于决定起身回国,救自己的祖国魏国于危难之中。一转眼,十年过去了,魏无忌在外面画了一个圈,最后还是要返回自己的起点,这也算是一种落叶归根了。当初,因为围魏救赵有功,赵王把鄗邑封给这一位赵国的功臣,魏无忌也从此不过问政治了。如果不是魏王这一次的召回,魏无忌很可能就在自己的封地养老了,没准儿还能多活几年。而这一次,魏无忌踏上了返乡之路。他还不知道呢,他的生命已经“叮”的一声开始倒计时了,时间是四年。

回到了魏国,一对儿好久不见的亲兄弟,十年再重逢,魏安釐王激动地哭了,因为他知道救命的来了,而魏无忌也被感动地哭了,因为他知道魏王不会要自己的命。魏安釐王这个哥哥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和对弟弟完全的信任,不信任也不行了,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国内无人可用了,你不信他信谁?很快,魏王就把上将军大印授给了魏无忌,这回大印不用偷了,直接授予。离开魏国的政坛十年之久,魏无忌终于正式担任了上将军这个统帅军队的最高职务。

有了将军印,在国内挂上了职务,魏无忌该干活了。他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把秦国在函谷关以东,四处惹事生非的军队,统统赶回函谷关以西,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然后再解除秦国对魏国首都大梁城的威胁。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意图,信陵君要做两手准备:第一手,在北线要联系各诸侯国的援军,打破秦国人在武陟到汲县一线所构筑的包围圈;在南线要攻击管城,这个地方实际上就在今天河南郑州的附近,这样一来秦国人对大梁城的威胁就自然化解了。要说这魏无忌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他的名声在列国当中那不是一般的响。十年之前窃符救赵,解人之困,救人于危难之中,大名远扬诸侯,诸侯列国都愿意给他面子。现在得知魏国把魏无忌给请回去要搞合纵抗秦,山东诸侯纷纷表示响应,纷纷调兵遣将,支援魏无忌。

公元前247年,也就是秦庄襄王去世的那一年,赵、魏、韩、楚、燕五国军队联合起来向西讨伐强秦,这也算战国末期中原诸侯为数不多的挣扎之一了。秦国驻中原大将蒙骜一看,哎呀妈呀,魏无忌这一回声势浩大呀,锋芒毕现,气势一时无两啊,真要硬碰硬和五国军队同时开战,自己恐怕也没太大的把握。心里就有了主动放弃的意思,加上五国的军队这一次还特齐心,在魏无忌的率领之下打得还算很用力,迫使蒙骜放弃了豫西走廊,实行战略总退却,五国联军在屁股后面一顿痛撵。经过激战之后,强大的秦国军队居然被打散了,蒙骜只能收拾残部退守函谷关。五国联军也没客气,乘胜追击一直就达到了函谷关,把秦国人压在函谷关内,让他们不敢再出关。

这个时候,联军的毛病又出现了,在过往合纵抗秦当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一次是五国联军打得太顺手了,速度太快,兵员、物资无法及时地补充,以至于最后攻不下函谷关。迁延了一阵,双方看看再打下去也没意思了,于是山东诸侯,五国联军干脆宣告胜利散伙。不过,这一回无论怎么说,秦国人被打退了,目的已经达到了。

大家各自收兵回家以后,魏无忌就在想他的第二步了。因为魏国的目的还没有完全达到,魏国的首都大梁城仍然处于秦军的刀锋之下。荥泽是大梁城最大的危险因素,一旦被秦国人占领了水道,随时就有可能蓄水放洪,到时候秦国人学几百年前战国初期的智瑶一样水淹晋阳城,一放水大梁城马上就会被泡得像猪头似的。而荥泽的西北是荥阳,已经被秦国人兼并,划为三川郡;荥泽的东南是管地,也被秦国人占了。

说到这儿估计您也听出问题了,秦国人已经在地理位置上对大梁城实行了战略大包围。这也就难怪魏王这么紧张了。好家伙,自己家周围都是贼呀,在这种情况下,晚上能睡得着么我?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要脸不要皮也得把信陵君魏无忌给叫回来。

魏无忌现在思考的是,赶走了蒙骜,如何攻下管城,解除秦国对魏国首都大梁的包围。不久前,五国联军攻秦,轻而易举地打败了蒙骜,大伙出力,战后记功也全算在了魏无忌的账上,都说只有魏公子的率领,才能打赢这一仗。但现在不一样了,打完了,各自拍屁股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接下来就得看魏无忌一个人表演了。

管城好打吗?不好打!管城的守将是安陵人缩高的儿子。“缩”是“缩小”的“缩”,“高”是“高矮”的“高”,具体叫缩什么就不知道了,就不知道他老爸会不会给他起一个非常阳刚的名字。既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儿,我们暂且称他为缩将军。缩将军被秦国指派镇守管城,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姓氏来做,那就是缩,龟缩,死也不出来!一个人要决心死守的话,真要攻难度还挺大。魏无忌率领魏国军队就是攻不下来,久攻不下,迁延时日,损失太大,就得想别的主意了。

我们刚才不是说了吗,缩将军的父亲是安陵人,而安陵当时属于魏国,算是一个附庸小国。知道自己敌人的老爸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魏无忌的主意就来了。他派人向安陵王传达了命令:“让缩高过来进攻管城,我封他为武大夫,让他为执符节的军尉,去招抚他的儿子。”这意思就很简单了,让老爸过来打儿子。

我们先不说这老爸听到有什么反应,我们先来看看,安陵王有什么反应。作为别人的属国,在别人的地盘上混饭吃,上级领导有困难了,到你这儿要个人,按常理说,想都不用想直接派人去要就完了嘛。没想到安陵王居然断然拒绝了魏无忌的要求,对使者说:“我搞不定,我们安陵虽然是个国,但是个小国,我说的话他们下面的人未必会听的,缩高未必乐意。还是这样吧,请你自己派使者去请缩高吧。”

使者回来报告了魏无忌,魏无忌一看,哟,小样儿的,你还抖起来了。但是仔细想一想,别人把自己的位置摆得这么低,说是自己的属国,说话没什么权力,你还能把他怎么样?算了算了……也不跟他计较了,前线战事吃紧,没事跟他计较这个干什么呀。得了,自己派人去找缩高。

魏无忌派出了使者到了缩高家里,要求缩高出面去攻打他自己的儿子。使者说了:“那个谁呀,你是缩高吧?你儿子现在在秦国就职,占了咱们的管城,还死守不放。现在,在我们信陵君的强大攻势之下,秦国人节节败退,就你的儿子负隅顽抗的,死守不出。我们信陵君的意思你跟我们走一趟,到城下攻打自己的儿子,或是干脆招降招降。”

听了这话,缩高坚决拒绝了。他说:“让我去攻管城,是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缩高这番话说得有点绕。啥意思?派我去打儿子,大伙儿都哈哈大笑是吧,反正就是不去打自己儿子就对了。大致的意思猜对了。

缩高说了两点原因不去打儿子:第一,老爸打儿子,给世人耻笑;第二,儿子看着老爸来了,不忍心下手,所以故意打败仗,那是背叛他自己的主子。而我当父亲的,教诲自己的儿子背叛他的国家,我想这也不是你们主公想看到的吧!这番话一说,这使者哑口无言,对呀,你让自己的老爸教唆自己的儿子背叛国家,于情于理都不合,只能灰溜溜地回来报告信陵君。

管城这地方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关系着魏国首都大梁城的安危。迟迟攻不下来,缩高这老头子又不肯出力,魏无忌这回怒了。自己带着十万人打不赢一场战争,连个小小的管城都攻不下来,我能不生气么我?不过,魏无忌这回发怒的对象不是秦国人,而是始终不肯帮忙的缩高。

魏无忌一怒之下派出使者对安陵王说:“安陵如同魏国的土地一样,管城攻不下来,秦兵一到,魏国必危。希望你把缩高给捆起来送到我这儿来,否则我把那攻管城的十万大军,直接屁股歪一歪就打到你安陵城下。”

这位安陵王还倒是很硬气,根本没被魏无忌吓着。他说:“我先君成侯在接受魏襄王命令守安陵的时候,襄王亲手把‘大府之宪’交给我们的先君。这宪法上明文记载:‘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这就是说,儿子杀老爸,臣子杀主子,罪大恶极,国家大赦都不能赦免的。现在,缩高不接受诱惑以全父子之义,而您却要逮捕他,这就是让我违背当年襄王的诏令,废大府的宪法。所以即便杀了我,我也不会这么做的。”使者把这番话回来报告给信陵君,信陵君听了,又傻眼了。缩高也就够拽的了,你现在安陵王也这么不乖,还真是不把我魏无忌放在眼里。

这个事情很快也传到了缩高那里,缩高听了以后说:“信陵君的为人,悍猛而自用,必将招来安陵的祸患。”他觉得,信陵君这么做其实无非就是以强欺弱,逼着安陵王把自己交出去,弄上前线。一方面自己不愿意成为别人的笑话,带兵去打自己的亲儿子;一方面他又不想拖累安陵王。左思右想之下,终于一拍胸脯一瞪眼,“噔噔噔”地跑到魏国使者住的招待所里,见了面,二话不说拔剑自刎了,这一下倒是把使者吓得目瞪口呆的。

魏无忌很快听说了这事情,缩高为了自己的命令而自杀了,不管是真情也好,假惺惺也罢,他确实表现得很伤心很自责。当年窃符救赵的时候,为了大局不得不杀死了自己国家的一个大将军晋鄙,现在为了前线的胜利,不得不把忠义两全的缩高给逼死了。手上有十万大军,人不算少了,去打一个小小的管城,久攻不下,不好好钻研如何攻城拔寨,却把自己的心思用在了人家父子身上,活活逼死了别人老爸。这种情况下,不出来表示表示,那是说不过去的。

魏无忌于是穿起了白色的衣服,避开正房,睡在别的偏房,以表示哀悼,并且派出使者向安陵王谢罪说:“无忌是个道德低下的小人哪,考虑不周,对您失言,请恕罪!”这也算是魏无忌的一个表态了,表达自己的伤心。不过,这伤心还只是开始,真正让他伤心甚至是伤命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文案初校:李雪涛

文案复校:海石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