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日清华大学本科生特奖候选人每周阅读超3000页英文文献?
2019年11月15日,清华大学举行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其中,人文学院张博涵的介绍词写道:“他从日出到深夜不断地学习和阅读,每周英文文献阅读量超过3000页,一年完成3000词左右的论文32篇,在交换期间(牛津大学)取得了全A的成绩”。
手里的文献和分析突然不香了.....
来来来,咱们一起放下文献和分析,放下一切与科研有关的物品,咱们来细细品品人家的简历!真香!
来源:青春之门公众号
啊这……,
来源:清华小五爷园公众号
来源:AEIC学术交流中心公众号
@清华大学 还发布了一段现场视频,一起感受下神仙打架的现场!
来源:@清华大学 视频:方锶
网友推测,粗略估算,如果张同学每天睡觉时间极短,生活必需时间(如吃饭等)又非常高效,二者相加每天需6小时;其他时间不计(如可能的课程、考试时间)
72460=10080 min; 10080*3/4=7560 min; 7560/3000=2.5 min
看一页文献2.5 min...?看完文献不思考的嘛…?
此外,这里提到的是在英国交换一学年的平均水平,因此,还没有计算完成32篇3000字论文、上课、考试、往返中国等非常耗时的项目。最理想状态下估计,平均天额外花费2小时做这些吧
10080*2/3/3000=2.2 min
得出结论:一页文献2分钟。不是很懂一页文献多少字,难度如何,读完是否需要思考?以及 单纯强调文献阅读数量的意义(注意这是在逼近人类生理极限的每天睡觉+吃饭只需6小时,加上各种杂事8小时的情况下),令人惊叹人类潜能的伟大。
此外,科研菌之前就听说过大名鼎鼎的“量子波动速读”,莫非这位学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用眼看、1分钟读完一本书
最后,来品品网友点评!
@ 知乎用户
这位学生的过往荣誉相当过硬,智力没有问题,完全称得上出类拔萃。那么学生“放卫星”至少说明四点:
1. 学生认为评委对于数字极度重视,或者更直白的说法是,评委就吃这一套;
2. 学生认为评委不具有起码的鉴别能力,这种“一眼假”的数字足以蒙骗评委;
3. 学生自己在良心上不会过不去;
4. 学生认为就算被发现“放卫星”,也没有什么后果。
这反过来说明清华大学的特等奖学金评定有明显缺陷(比如能否适当鉴别和评价人文社科专业优秀学生的水平,或者如何横向比较人文社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上纲上线的说,清华对于本科生的导向和培养都是有明显缺陷的。
其实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不是阅读数量,而是这位张同学还不声不响地选修了个经济学的二专业。这篇自我介绍尬吹都吹上天了,也不说两句选修经济学对于历史学研究有什么帮助和启发。
@ 知乎用户
我看到这位张同学每周能读3000页以上英文文献的推送时,第一反应是,他要么学过量子波动速读,要么是可以不睡觉的超人...
以我个人阅读英文学术文献的经验来说,每小时二十页左右是正常的速度。这里所谓的“正常”,指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核心要旨,了解作者所做的主要论证架构,并在学术层面上做一些初步的、未必非常成熟的反思工作。当然,我不是native speaker,我说的这个“正常”阅读速度或许没什么参考价值。不过,在芝大上core(一门叫Perspectives in Social Science Analysis的课)的时候,我询问过我们的preceptor(一位当时快毕业、现在已经毕业的政治哲学博士),一个native speaker阅读这门课上的英文文献,阅读速度一般是多少。他的回答是,和文献难度、深度有关系,但平均而言,大概一小时二十来页的样子。因而,我的英语文献阅读速度应该基本上和母语使用者相当(或者稍微慢一些些)。可能有人会问,会不会文献阅读速度和专业有关?那当然是的。确实,我和我的preceptor都是做政治哲学的,读的文献比多数社会科学(包括历史)的文献一般会更难一点。但我在询问preceptor阅读速度时,专门指出了是问这门课上布置的文献,而这门core上的文献包含了社会学(涂尔干、韦伯、莫斯等等)、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我觉得“二十来页”这个阅读速度对于历史学英文文献而言,应该也基本符合,不会因为学科差别而有太大的差距。
当然,既然是特奖候选人,不妨假定这位张同学天资极高,初次到英语国家的学校留学,就能以超过曾接受多年文科博士学术训练的native speaker的速度来阅读英语文献。于是,我们姑且算作他平均每小时能阅读30页英文学术文献。这意味着,每周如果读3000页以上,就必须每周花费至少100小时阅读文献。考虑到天赋异禀的特奖候选人和我们一样,一周也只有7天时间,那么他平均每天需要花费14小时以上在英文学术文献的阅读上。另外,张同学在牛津每周还需要上课。我不太清楚牛津的课时量如何,所以我只能以芝大的标准来估计,也就是每周9小时的课程(如果以北大的标准来估计,或许每周至少有15-20小时的课程)。同时,张同学还在一年内完成了3000词左右的论文32篇,平均一周至少有半篇多一些(实际上当然不止半篇,因为论文一般是在学期内写的,而学期的周数显然远小于52周,一般在30周左右)。再次考虑到张同学天赋异禀,或许只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可以文思泉涌地完成一篇论文,平均下来,课程+论文也至少需要占用平均每天2小时的工作量。这些加在一起,张同学每天至少需要有16小时的超高效学术工作时间,一周七天,全年无休。这里的“超高效”意味着从不划水、摸鱼。一旦某个小时读的文献没有达到30页,或者某一天读的文献没到达到四百多页,张同学的工作时间还要进一步上升。鉴于天赋异禀的人也需要一日三餐,也需要通勤,同时还需要考试,并应付学校里各种各样的杂事和行政流程,这些也必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天赋异禀的人似乎也仍然需要每天睡觉,尤其是高强度的学术工作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头脑足够清醒。我们发现,好像张同学的一天24小时变得有点不够用了…
那么,张同学是如何做到他声称的每周阅读超过3000页英文文献的呢?我表示非常好奇。经过与小伙伴讨论后,我们认为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可能性1:天赋异禀的人不需要睡眠,也不需要吃喝,更不需要社交。简言之,天赋异禀的人就是一台没有情感的学术机器人...
可能性2:张同学曾经学过量子波动速读
可能性3:张同学在统计英文文献页数的时候,把各种只读过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甚至只读过摘要)的书或论文,都按照全书或全文的总页数统计了进去。
鉴于必须维护张同学作为有正常智商的人类的尊严,可能性1(机器人)和可能性2(量子波动速读)应被排除。在所有选项中,似乎只有可能性3尚存。一本书如果只读开头和结尾,大概比读全书花费的时间可以节省至少2/3,有些时候甚至只需读完整本书的一成的功夫就能读完开头和结尾。或许张同学有些书、论文确实都读完了,有些则用了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然后又把总页数都统计进了每周的阅读量中。因而,一个未必准确的猜测是,按照这种统计方法,即便事实上只读了六七百页的文献量(这是一个在国外读书的人文社科学生正常的阅读量),也可以统计出来一周读三千页这种耸人听闻的结果。这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了。客观来说,一周读六七百页英文文献,再加上需要上课、写论文,也足够累死累活了。但对于一个清华特奖的候选人而言,这样一个数字就不够有震撼力、不够夺人眼球。
张同学的“每周3000页”所能让我们反思的东西,或许并不仅仅是某一个候选人是否夸大了数据,甚至也不是其是否足够优秀。即便没有这个惊悚的数字,张同学在校内的表现也已经很优秀了。但对于清华特奖评选来说,这些一般意义上的优秀似乎还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理工科的候选人都可以用发了多少多少篇论文来证明自己,但人文社科的同学似乎很难走这条路。众所周知,文科写论文、发论文都很困难,甚至博士毕业也未必能发出多少篇。在论文这条路被堵死后,候选人就只能诉诸于其他的途径,而这些途径往往是某些“数字”:专业课成绩多高、排名多靠前,写了多少篇英文论文,以及每周读了多少页英文文献……
然而,对于人文社科的学术研究而言,过分强调数字恰恰是最大的弊病和忌讳。令人觉得不安的是,人文社科的候选人似乎只有通过这些夺人眼球的数字才有可能在清华特奖评选中获得评委们那么一点点的关注。我想,如果没有这场评选,张同学也并不需要如此尴尬地吹嘘自己每周能读3000页英文文献。这种“数字尬吹”,以及与之相伴的种种人设包装(“普通、落后一样可以成就非凡”、“开创具有中国底蕴的世界史研究范式”等等),或许都是在特奖评选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我们需要反思的难道仅仅只是“每周3000页”这样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吗?恐怕未必。
@ 视频创作者王瑞恩
读大了吧?几个影响因子啊,读成这样?
不谦虚地认为,美国法学院的学生,可以代表以英语为母语、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强的群体,我们以此作为参照物。
美版知乎上有个问题,法学院学生阅读量有多大,前排答案认为平均每天每门课在 20 - 30 页左右。
我在美国的法学院读 JD 时,阅读量也比较大,每天大概平均有三节专业课,需要读的判例大概有 70 - 100 页,大概需要四个小时,一周大概会用 24 个小时读 400 页英文判例,粗略算做一小时 16 页好了。
我的情况,还是比较能代表法学院平均水平的:根据教育机构 Law Schoo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统计,美国法学生每周平均要花 21.7 小时用于阅读教学案例。
结合上面几点,姑且认为我作为清华贡大系的毕业生,英文阅读能力和智力与这位候选人没有根本差别。那么我阅读 3000 页材料需要 187 个小时,7.8 天。
可惜还没学会华为的一天 25 小时密术,多出来的这一天怎么也找不到了。
当然,问题里说得是读文献,一般指的是学术论文。如果读论文,在文献综述部分看得粗一点、对研究方法观其大略,在脚注和最后的参考文献部分采用量子波动速读,速度可能会快很多,但也很难想象会达到一周 3000 页之多。
除了探究这个数字的真实性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是什么导致了这篇明显有问题的宣传材料?
3000 页这个数字是谁说的?如果是候选人本人给出的数字,他在给出这个数字时是真的对自己的工作量没有概念,还是有目的地晒苦劳;如果不是候选人给出的数字,又是谁在「造神」?
这篇文章是谁撰写的?到底是作者缺乏对学术研究的基本了解,导致见到如此扎眼数字内心毫无波澜,还是对浮夸风已经见怪不怪?
当屋子里发现有一只蟑螂时,意味着暗处可能隐藏着十只。无意进行滑坡论证,只是问一句话:
我们所批判的学术造假,苗头在哪里呢?
不止一条评论主张,为什么要酸别人、讽刺别人,别人聪明又努力不可以吗?
这真不是在酸。
作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毕业生(贡大系),我大致还是知道人文学院的同学是什么水平的,也知道用英语做学术阅读的情况。别人优秀又努力,当然值得提倡,但如果别人说自己能一枪打死八百里外的鬼子机枪手,难道我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训练不够刻苦吗?
@ 遇见
你们可能不知道,只用一周阅读3000页英文文献是什么概念
我们一般只会用两个字形容这种人:读怪!
我经常说一句话,当年小学生能用量子波动1分钟读10万字(战术激动),我张博涵用一星期读三千页不是问题。
翻它一本书,这页不用看,这个书不用看,我看完了。
反手给一个超级加倍,闷声发大财,它也超级加倍?但是不用怕,这本书难不倒我。一二三四五页,看完了,很牛逼这本书,如果把这个字换成图,我将看得更快,但是换不得。
单走一篇文,傻~逼,直接跳过这段。
走它一张图顶它。作者快点,作者,作者你图都不放吗?作者你讲快点啊!作者别磨磨蹭蹭的。
五六七八九十,看不懂,应该看另一本。
给我倒杯茶好吧,给张公子倒一杯卡布奇诺。
给张公子倒一杯卡布奇诺!开始我的阅读秀,跳过跳过。漂亮!
十七页书你能秒我?你能秒杀我!你今天十七页书把我张博涵秒了,我!当!场!就把这个书吃掉!!!
@ 顶天立地
在任何评奖材料中,适当夸大一点自己的成绩是很正常的行为。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敢说自己从小到大在班里评奖没有过适当夸大?!
关键是要注意边界-这也是力学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材料力学的启发,以下是本人做的一个评奖声誉本构模型,目前还没有名字,姑且叫做“鼎天立地声誉-成就模型”。
鼎天立地声誉-成就模型
所以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该同学的未来声誉问题。因为他目前的状态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由于暂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做parametric study,所以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担忧。希望这个同学保重。
@ KAIJIE TANG
别的我不说了,就问题图中所说的学习拉丁语和古希腊语。
宁校本科生上课教的希腊语和拉丁语……估计勉强能读文献就不错了。如果说是他去国外交换的时候学的,一年的时间能学多深呢。
我自己的经验是:我每天不得不花2h学习古典语言以保持状态。可能这位同学天赋异禀,能花大量时间读英文文献的情况下同时兼顾两门古典语言的学习。
自愧不如(迫真
看到最后,大家除了疑惑为什么这样离谱的阅读量会被官方发出,还有就是对自己学习水平的评估,虽说比不了这样的“神仙”,但还是都感叹了一句,学习之路真的任重而道远啊~
不得不说,我们生活中的确需要榜样,的确需要正能量;但是脱离现实的“造神”,不仅会让大家产生抵触,当事人也可能活得很累。
下期学术杂谈再见~
科研菌学术讨论群,在群内可以用自己的昵称,广告一律踢;其他公众号的宣传也不发,就算是要发,提前和小编商量和确认,不然也是一律踢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