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公式
幸福公式
養孩子早已不再是一種投資行為,而是一種消費行為。 消費之前,一定要想明白。
我們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教育子女, 很可能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一個人的一生可能50%緣于基因,42%因為機遇, 大環境, 8%才是教育。 您信嗎?
------------------------------------------------------------------轉
三聯有篇文章,談《幸福公式》。
有幾點頗為有趣(隨意摘抄,不全面)︰
1、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幸福。一個討厭的室友、工作伙伴,或者長期爭吵的配偶,絕對會降低你的幸福度。相反,如果同事中有人是你的好友,則你的幸福度會大大提高。
2、結婚的人通常比單身人士幸福,尤其在婚後的最初幾年,幸福指數達到峰值,但有了孩子以後,就像飛機墜機一樣,幸福感不斷下降,這個趨勢到一個人85歲的時候才開始扭轉過來。可能那時人生的宴席散得差不多了,你會覺得有子女還是挺幸福的。孩子就像海洛因,它讓你感覺非常好,但要求太多關注和精力,把其他的一切樂趣都從你的生活中屏除出去了。
3、關于奢侈品。炫耀性消費所帶來的幸福感很容易被“適應原則”削弱和消除,但如果他花錢買更多的時間與家人或朋友相處,或者度個較長的假期,親近大自然,則會帶來較為持久的快樂。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同樣的價格,購買體驗比購買物品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因為前者具有更高的社交價值——大凡超過100美元以上的體驗通常是與別人一起分享的。
4、事實上,在所有的環境因素中,人際關系是最重要的,愛情、友情、社區、歸屬感都直接指向幸福。
5、一個人要獲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發現和了解自己最好的品質,最擅長的才華,反復在生活中實踐,化枯燥為樂趣,並為更高的目標服務。比如知識、藝術、政治、宗教、正義,這樣才能得到整個的沉湎、投入,甚至意義。東西方文化中六個核心的美德︰智慧、勇氣、人性、爭議、節制、超越,並將這6個概念細分為24種力量。
6、一個人的強項力量發揮到最好的時候,會進入一種“流”的狀態,你完全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 那是一種比性和巧克力更讓人迷醉的體驗。人在運動中容易進入“流”的狀態,比如滑雪、下棋、在鄉村小路開車,或者在音樂和人群中,比如樂隊、舞池或在咖啡館與朋友進行一場激烈有趣的對話。“流”也經常發生在獨自的創造性活動中,比如畫畫、寫作、照相。
“流”的關鍵是,一個清晰的挑戰,佔據你全部的注意力,你有能力接受挑戰,並且每進一步都會得到即時的反饋。每一個樂章,每一筆素描,每一步棋,都會給你積極的感覺。
7、有研究表明,人永遠無法適應噪音環境,尤其是變化的,間歇性的噪音,因此為了幸福生活,必須把噪音清除出你的日常生活。還有交通,人很容易習慣空間的大小,房子再大再舒適,你很快就沒感覺了,但在交通上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絕對讓人痛苦,而且是持久的痛苦,所以千萬別為了大房子搬到郊區去住。
8、一個人生活滿意度至少50%取決于基因(受基因影響的人格特征包括陽光、溫和的個性、處理壓力的方式、較低程度的焦慮和抑郁)。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設定點”,無論你遭遇什麼樣的好事或者壞事,都會很快回到基因設定好的水平線上。而外部條件,比如收入、婚姻狀態、宗教和教育等只佔到8%,剩下的42%則歸結于人生的際遇。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