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烂也能造二手车零件?而且还跟新的一样?
退役后的汽车,下场很悲惨,没有主人的照顾,没有在四儿子店的养尊处优,只能在报废处理场等待着挖掘机的金刚钻。
在挖掘机技术超强的工作人员几下狂虐之后,这些无主的报废车就变成了奥利奥夹心饼干一样的废铁皮,最终会被运往熔炉厂,化为一滩铁水……
而一般的报废车都会实现拆除一些有用的零件,例如发动机等技术含量高的部件,但是这些部件除了对那些拿旧零件去翻新的坏叔叔有用之外,通常也只能经过再加工成为别的工业配件,充其量只能算“原料”。
被当作别的机械的原料,是不是太浪费了?毕竟这些都是汽车身上最精密的部件,研发和制造过程也是耗费了很多资源的,最后只是简单的回炉处理,有点说不过去啊?
于是有人就提出能不能把这部分还能用的零件回收回来,通过清洗、检验、修复之后再在新车上重新上岗呢?因为诸如变速箱这样的部件,设计寿命原本就比车身寿命长,经过专业的“返老还童”手术,是可以成为合格的维修备用件的,比起全新件的价格更低,比所谓的“正厂件”、“副厂件”也有质量保证……所以移植这些旧零件是有可行性的!
这种原厂“二手”件的循环利用技术就是今天要说的主题,名曰:汽车再制造的技术。
首先,它不是我们常说的“翻新”,专业的解释是:利用先进的工艺手段对旧的汽车零部件进行专业化修复,使其恢复到原有新品一样的质量和性能的批量化制造过程。
接着问题来了,在市场规模超过4500亿元的汽车售后服务领域,充斥着不少事故车拆车件什么的,一些忽悠人的厂家悄悄把这些零件装进车里后,车主用起来没什么感觉就没有再怀疑什么,但是这些受过暗伤的配件却为以后埋下了安全隐患。
某车主就曾向轱辘哥透露,他在汽配市场购买了一对氙气车头灯,当时店家开出的价钱非常可观,还说这是原厂高配车的拆车件,这位车主瞬间就心动了,想到如果套上高配的灯,从外观上就看不出原本的低配车,所以立马掏钱安上了。
结果碰上有一天大暴雨,他人又在高速路上,新买大灯突然暗了下来,吓得他差点急刹车,后来经检查,这所谓的原厂灯其实灯杯密封胶已经破裂,大风把雨水刮了进去导致烧坏,应该是曾经受损过的原厂灯再用高仿配件修复后伪称是拆车件。
有了这位车主的不愉快经历,那我们该如何辨别这些再造件或者拆车件呢?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再制造已经比较普及,而在以往,我国因为汽车强制报废的管理比较单一,规定汽车“五大总成”必须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生产原料,所以再制造技术方面的基础一直比较薄弱。
但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保有量急剧攀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在2011年已突破亿辆,跃居全球第二;我国每年汽车报废量约425万辆。汽车的更新换代速度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大量被淘汰的车辆,为汽车再制造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回收利用空间。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轮胎,经过再制造的轮胎已经获得准生证了!
到目前为止,国家已公布了四批再制造产品企业目录,还发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对汽车产品的回收利用确立了多项硬性技术指标,对消费者最关心的“再造件”用途问题也做出了解答,明确规定“再制造产品不得用于新车生产”,而且必须是原厂回收原厂件,再造品享受新品同等的保修服务,对购买符合要求的再制造产品也实行补贴奖励。
接下来就是变速箱的再制造,比起轮胎,变速箱的再制造难度似乎要更高,再加上政策上更关心的是汽车回收利用部件中的电气设备,而变速器这样有机械损耗的零件就有点遇冷了。
但是有危就有机,变速箱巨头采埃孚就选择在上海正式投产了旗下的再制造基地,而ZF正是中国首批获得再制造试点许可的外资企业。可见外商也是很看好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前景滴!不止外资,潍柴、东风康明斯、上海大众等国内企业也即将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
轱辘哥评:
虽然,“再造件”很环保可以节约资源,再造件比新件的价格低30%到40%……这样的优点可以列出很多,但这不能成为让消费者信服的理由,对再制造概念的陌生感还是占据着多数人想法的,想达到欧美国家汽车维修和配件市场中再制造产品所占比例高达50%的水平,在目前来说那是异想天开,促进再造件的销路,使更多人了解和使用再制造的汽车零部件,还需要一段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