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干粮袋,抓个美国兵!抗美援朝战士郭庆新的战场传奇

干粮袋(A面)

干粮袋(B面)

许昌博物馆有一件特殊的展品,一个用白色粗布缝制并绣字的干粮袋。样式简简单单,一面,绣着红字“抗美援朝”,一面,绣着蓝字“保家卫国”。

标牌上注明:“抗美援朝干粮袋,1951年,郭庆新捐。”

11年前,我曾经走访郭庆新老人,并首先报道了有关这个干粮袋的传奇。

如今,老人已经86岁,居住在北京儿子家中。有关干粮袋的故事,也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成为军民情深的珍贵例证,也是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生动的注解。

昨日,记者对郭庆新老人再次进行了电话采访,以对这件文物、这段历史有更多的补充说明。

郭庆新讲述当年抓获美国兵的情形

举起干粮袋,抓个美国兵

2010年夏,在郭庆新老人家中,记者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干粮袋,并听他讲述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全省各地迅速掀起参军参战的热潮,群众纷纷给“最可爱的人”——写慰问信、寄慰问品,以各种形式对援朝战士进行慰问。

郭庆新是禹州市郭连镇郭村人。1951年,16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在许昌出发时,他收到一份慰问品——这个干粮袋。这是来自家乡的礼物,上面一针一线绣成的八个大字,是乡亲的深情嘱托。

从此,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把这个干粮袋随身携带。

在朝鲜,郭庆新是一名通信兵。通信兵虽不直接直接与敌人交锋,但需要在战斗之前架设电话线路,甚至要跑步传递信息,还要冒着炮火检查修复线路,伤亡的情况很容易发生。可以说,每一次行动,都面临着生死考验。

朝鲜战场上的通信兵

郭庆新说,在朝鲜条件很艰苦。冬天的大雪严寒不必说,干粮袋里的一把米,一把面,往往是战场上最重要的给养。在马良山的一次战斗中,他们排死守一个山头,敌人切断了给养线,战士们硬是凭着干粮袋里的一点点干粮,就着雪水咽下,熬过了三天三夜,最终迎来了战斗胜利。

提起用干粮袋抓俘虏的经历。郭庆新说:“那一天,我接受命令往营部送信。正在山路上走着,面前突然窜出个端着枪的美国兵。我的枪在背上挎着,来不及取下来。情急之下,一把拽出腰间别着的干粮袋,举过头顶,对他喊道:“HANS UP!”

郭应新说:“这是英语举手的意思。要和美国人打仗,我们都学了几句。”

“美国兵也没闹明白我举的是啥,乖乖地举起手,跪在地上,缴械投降了。”郭庆新说,“我端着枪把美国兵押送到营部,立了个三等功。”

千钧一发之际,靠着这个干粮袋,郭庆新化险为夷,还立了军功。如果不是急中生智,后果不堪设想。

从此,他更把小小的干粮袋当作宝贝一样珍爱。

他特意找出那个干粮袋让我观看。又往里面塞了些东西,看起来鼓囊囊的,用右手举过肩头,厉声喝道:“HANS UP!”

老人说起当年事迹,眉宇间尽显英气。

战友合影。左起为郭庆新、方国俊、郭文端

携手解难题,深深战友情

郭庆新老人还留存着一张照片的复制品,当年他与两位志愿军战友的合影。

一位,是同村的郭文端。另一位是禹州市方岗乡方北村人——已故的方国俊少将,也是我国第一代预备航天员。

“这张照片很有意义,帮了我们一个大忙。”郭庆新说。

1953年,郭文端复员回到家乡务农。1960年,一场火灾把他家里烧得精光。他的复员军人退伍证明也毁于一烬。

后来落实军人政策,苦于没有办法证明身份。

郭庆新听说此事后,找来当时入伍的几个同乡战友到民政局作证,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1997年,已退休的方国俊将军回禹州老家探亲访友。郭庆新谈起此事,方国俊记在了心里。

直到2000年,方将军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到了这张照片。他把照片翻拍放大,专程来到禹州,到民政部门沟通作证。

有了这份实证,民政部门迅速为郭文端落实了政策。

战友们又牵线搭桥,将已与郭文端分离四十年的老伴儿又撮合在一起,并为他们举行了军队式的婚礼。

“郭文端是我的同乡,也是战友。他的事,我和方将军应该帮忙。”郭庆新说。

荣获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晚年爱摄影,安乐享晚年

从朝鲜战场归来,郭庆新成为空军部队的一员。

1957年,他又响应号召,来到新疆博尔特拉支边,成为的一员。

1971年,郭庆新回到河南,在省地矿部门工作,一直在驻地许昌生活。

退休后,郭庆新喜爱上了摄影。在许昌老干部大学,他一直是摄影班勤奋认真的学员,获得了不少比赛奖项。

五年前,郭庆新将这个干粮袋郑重地捐献给了许昌博物馆。他说,这是我的私人物品,但寄托许昌乡亲对志愿军的情谊。交给博物馆,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

这个干粮袋和背后的故事,在网上广泛传播,成了不少地方讲述党课的素材。

2020年,郭庆新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如今,年事已高的郭庆新老人,在北京与儿子共同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