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佛像鉴定出手正规渠道
古代金铜佛像一般用失蜡和翻砂两种方法铸造。由于古代铸造技术高超,造像的壁较薄,加上长时间的氧化腐蚀,比重下降,致使器物的分量较轻。正因为壁薄,所 以用手敲击的声音比较清脆,这也就是古董行话中的“手头”和“声响”。
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目前,在兰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摊上常网球些好似很下的婆铜佛像,令收藏者真假难辨。
佛像由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人们认为是“抚慰心灵”的艺术作品。近年来,一些精美的佛像一旦出现在拍卖会上,必然引起国内外众多收藏家激烈竞争,有时价格高得出奇,令旁观者目瞪口呆。这也使得佛像艺术品拍卖价格,近年来一升再升。佛像因其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神圣与庄严感,深深吸引着广大的投资和收藏爱好者,收藏队伍不断扩大。
明清金铜佛像是佛教造像之一,为近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十分青睐的拍品。明清两朝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而明清金铜佛像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艺术形式,代表了佛教造像成熟的艺术特点,无论是工艺,还是材质,都十分讲究,也最 具有观赏性。此时的造像面相饱满、造型优美,艺术水平极高;到了清代,造像则继承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
尼泊尔地区造像铸胎厚重,多以红铜鎏金,匠师将不同形象的佛像完 美表现出和谐、精确的比例,一直以来都是各地区造像的典范。
清代佛像特征: 清代铜佛像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目传神。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为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得极为精美细腻,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鉴于佛像保藏门槛较高,时代略微长远一点的精品动辄上万乃至数十万,其保藏鉴赏需求丰厚足够的梵学常识和判别能力,罗光禄主张刚入门佛像保藏的菜鸟,可以选择一些近现代的佛像技术品。“近现代的佛像报价遍及比照低,通常几千块钱就能买到,技术方面尽管不能和明清的精品混为一谈,但也不乏有好的著作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