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诗词(二)
就在唐诗作为唐代的显性文学逐渐蔚为大观时,我国诗歌王国的另一朵奇葩——词,也在唐代这块沃土上汲取了充足的养料,悄悄地生根发芽,静静地含苞而立,开始等待怒放的美丽时刻。唐人司空图有《酒泉子》词道:“白发多情人便惜,黄昏把酒祝东风,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写的是韦庄十分好酒,常常“深夜归来长酩酊,挟入流苏尤未醒,醺醺酒气麛兰和”。北宋时期词开始成熟,词人辈出,酒词名作也不断。“酌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范仲淹的自我感叹,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借一杯酌酒,消万里思乡之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的千古长呼,他的酒词恰恰是他忧国忧民真情的流露。北宋初期,词以婉约为主,酒词也往往与无边愁绪汇集在一起,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后,舟临杨柳岸边,晓风一吹,残月挂在柳梢头,词人的心里更添万千的愁绪。“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这是晏殊在向世人感叹消逝的时光不能追回,生命就是现在,要过好现在的分分秒秒。
苏轼生于一个饮酒世家,祖父、父亲均嗜酒,而他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对人说:我每天要饮酒作乐,倘若没有酒喝,就会疾病缠身。他爱酒、饮酒、造酒、赞酒,在他的诗、词、赋、散文中,都仿佛飘散着美酒的芳香。三百多首词作中,酒出现了九十多次,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写道“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是词人谪居偏地黄州,政治抱负难于发挥而深感忧伤苦闷,而此情此景,唯有对月把孤盏聊以解忧愁了。在《望江南·超然台作》中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既写出词人有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继承苏东坡豪迈之慨的辛弃疾,站到了豪放派词的最高峰,与大多数文人墨客一样,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有一次醉后把松树也当成是人“昨夜松也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与赵明诚结婚两年后,两人经常分别,小则数月,多则一年半载,时间即使比较短暂,也常常牵动李清照的离别情绪“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如梦令》充分表达了词人伤春惜别的情怀。
李清照中年经历丧夫、金人南侵等大事后,沉浸在家破国亡的悲痛之中,词也表现着低沉悲悒的情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逍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离开我们已经八百多年,但她的词作,具有无限的艺术感染力。如今我们读她的作品,仿佛是昨天的事,李清照与她的词作将与世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