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渐渐消失,传奇终将不朽:卡拉扬逝世三十周年纪念
今年是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Hebert von Karajan)逝世30周年。大师在世时,毫无疑问地成为最家喻户晓的一位指挥家,到如今,情况还是别无二致。在大众的视野中,卡拉扬是“德奥指挥家”的代名词,是“大指挥家”的代名词,也是高品质古典音乐唱片的代名词。
在指挥家同行,其他的音乐界人士,以及较为资深的乐迷心目中,卡拉扬也常常是位有争议的指挥家。但无论如何,卡拉扬的指挥艺术至今依旧拥有最广泛的影响,其形象依旧鲜活,也依旧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这位大师不仅生于世纪之交,他走上指挥台的时候,也确实面临着两种艺术风格激烈碰撞的关口。指挥家所做的,是把握传统的珍宝,却完完全全开启新的时代。
一位典型的德奥指挥家?
如前所述,卡拉扬早已成为德奥指挥家的代名词。然而,回到他冒起的年代,这位指挥家会被视为“典型的”杰出人物吗?恐怕完全不会,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的德奥指挥学派的背景下,他实在是非典型的。
往前追溯,贝多芬有时被视为德奥指挥学派的守护神,而人们所熟悉的作曲家,门德尔松、瓦格纳、马勒也都是最核心的成员。这些人同时也是大指挥家,当然还有作曲家之外的其他人,他们在指挥台上铸就了辉煌的历史。可在19世纪,某些过分夸张的演奏手法也一度盛行,并渐渐被误解为“传统”的一部分。
卡拉扬的早期录音问世时,其中呈现的是一位非典型的德奥指挥家的形象
到了世纪之交,越来越多的德奥指挥大师追求匡正演绎风格,保存传统的精华,去除不可靠的夸张、造作的积习。而与此同时,以意大利指挥家托斯卡尼尼为代表的现代派风格渐渐取得极大的影响。
所谓的现代,是相对19世纪而言。他们追求更彻底地研究原谱,以更为“客观”的视角,更为节制的情感表达诠释音乐。上世纪30年代中期,卡拉扬作为出色的新锐指挥家在世人面前亮相,彼时传统德奥指挥学派正发展到巅峰期——精华熠熠生辉,糟粕基本除尽。
托斯卡尼尼与富特文格勒,分别代表了现代与传统之巅
卡拉扬却不甘愿在前辈们铺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而是对于德奥学派很多根本性的东西进行反思。他的理想是结合富特文格勒的自由与托斯卡尼尼的精确。从结果来看,指挥家最终未必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却可说是缔造了“他的德国学派”。卡拉扬的新风格至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有最鲜明地体现:
1. 对节奏感的判断
传统德奥学派指挥家们的演绎风格往往具有超强的个性,但在某个大方向上,又会让你感到一种共通的“语境”。这有很多,就体现在节奏感的表现上。相对于前辈、同辈们指出的大方向,卡拉扬对于节奏的控制做出相当不同的判断,从而展现出他重新审视原作的结果。
2. 自由速度的构思
自由速度(Rubato)的概念,就类似于我们在说话时,语调轻重缓急的变化。你设定了一个整体的速度,在细节中,仍会不断有这种变化出现。整体的节奏,细节中的速度变化,它们往往是最直接地决定了你听到的音乐有怎样的性格、气质。卡拉扬在此皆呈现出全新的观念。
卡拉扬在50年代指挥《b小调弥撒》,至今听来,犹感到新鲜
3. 对于乐队声音的塑造
传统德国学派的指挥家追求一种丰厚、立体的音响,色彩往往倾向于朴素。而在卡拉扬手中,乐队的声音迸发出空前的瑰丽光彩与细腻色调。他指挥后浪漫派的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那种声色壮丽,全然是五光十色的乐队效果,是空前的,到目前为止,或许也是绝后的。
4. 演奏曲目的拓展
传统德奥学派的指挥家们也能精彩地表现法国音乐,或意大利歌剧,但他们的核心曲目还是围绕着德奥古典与浪漫派的杰作。卡拉扬却将他核心曲目的范围大大拓展,在极宽阔的维度上,展现他全新的德国学派的风貌。
卡拉扬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威尔第演绎者之一
传统德奥学派的特点,很多即是在奔放自如的速度变化中,呈现丰厚、立体、色彩朴素的音响。就大方向的速度把握而言,不少指挥家选择宽广的速度,但以门德尔松为先导的流畅风格也有其传人。这些大师所追求的自由速度往往很自由,却总是根据音乐内在的变化思路来运用。毕竟,那些作曲家—指挥家是奠基人。
卡拉扬前述的1、2两个方面,通常是综合起来表现的:整体速度在传统的宽广(以富特文格勒为代表)与紧凑(以舒里希特为代表)之间,取得某种折中。至于细节中对自由速度的运用,卡拉扬的自由度收敛很多,而突显一种鲜活的整体节奏。
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乐章为例,音乐最初仿佛描绘鸿蒙初开,卡拉扬却很少通过微弱的速度变化强调神秘感。在乐章整体的把握中,他的前辈往往通过速度变化,突出音乐前进的推动力与某种强烈的内在感受,卡拉扬则是更为克制地突出流畅感。
卡拉扬战后首次灌录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商业录音
换言之,无论相对于前辈的富特文格勒、克列姆佩勒等人,同辈的伯姆、约胡姆,或者后一辈的肯佩与桑德林,卡拉扬的确不是一位典型的德奥指挥家。然而他的事业实在过于成功,除了当时无数人趋之若鹜的音乐会,及歌剧演出的现场,卡拉扬的艺术也通过他所灌录的海量唱片传诸后世。结果,就是不典型也成为了典型。
“欧洲音乐总监”和他的帝国时代
或许,卡拉扬和其他几乎所有同行最关键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他极为擅长经营自己的事业。别人可能也擅长于此,但不能和他比。1954年接掌柏林爱乐之后,卡拉扬基本已被视为德国乐坛的“王位继承人”。稍后他更将自己超强的能量发挥到人们无法想象的地步:
以柏林爱乐为中心,延伸到维也纳爱乐的大量演出,同时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并掌控萨尔斯堡音乐节。卡拉扬还创立了自己的音乐节——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节。同时,他也是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最重要的指挥家之一,并在查尔斯·明希去世后,一度带领巴黎管弦乐团(后来由于太繁忙而停止)。于是,人们顺理成章地将他称为“欧洲音乐总监”。
“欧洲音乐总监”的侧影
卡拉扬拥有自己的音乐帝国,他与柏林爱乐的组合则是帝国的核心。该组合不仅留下无数唱片,也通过这些唱片标定了一种全新的乐队演奏的技巧和美学。用现在的话说,卡拉扬是一个标准的“技术控”,对于各种技术性的东西都感兴趣。
他的驾驶技术非常高超,无论跑车、游艇、摩托,还是私人飞机,都驾驭从容。而卡拉扬对于录音技术的高度关注,更使他无愧为古典音乐领域中,最适合代表二战后录音工业大发展的一位巨匠。CD问世时,指挥家的事业已进入最后阶段,他热情地拥抱了这种新的唱片,其首套CD录音是1980年灌录的莫扎特歌剧《魔笛》。
稍后的1982年,卡拉扬还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拍摄自己的演出。对于拍摄手法的考量非常细致,而演出的一部分音频,就成为日后人们喜闻乐见的“金色卡拉扬”系列唱片的内容。这样的操作无疑是超前的,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唯有“指挥帝王”才能拥有的配置。
“指挥帝王”才是卡拉扬最终的称号。不过说到他对于技巧的追求,最深刻,且最有影响的表现,无疑还是进入卡拉扬时代的柏林爱乐的演奏。“卡拉扬之声”成为传奇,让人们对于乐队音响之华美、细腻有了全新的认识。有种说法是,卡拉扬时代的柏林爱乐之中,坐在后排的小提琴家,到了别的乐队都可以拉首席。
同高度技术性的要求相伴的,也是卡拉扬专制的工作风格。他的后辈同行古斯塔夫·库恩将其形容为一个应当消失的类型中的最后一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昔日的某些指挥家也是这么工作的,但将这视为旧时代的典型状况,则并不准确。卡拉扬的前辈瓦尔特、富特文格勒都并非如此和乐队相处,在他们手中,乐队往往流露出更多的自发性。
卡拉扬则只要他想要的声音,完全不在意乐队的想法(小泽征尔的回忆)。当他的控制力贯彻到一切细节之后,卡拉扬才让乐队有自己的发挥。而为了取得心目中理想的成果,他可以驱策原本已经是超级乐队的柏林爱乐,不计时间地排练。为了灌录马勒《第六交响曲》的唱片,前后居然排练了三周时间,在如今这个快速操作的时代,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了。
卡拉扬另外一样受到非议之处,就是他对于歌手的选择。他会在一些非常吃重的歌剧,譬如瓦格纳的作品中,选择一些声音型号相对轻一些的歌手。他针对歌唱家们独特的声音质地来构思,把他们当成独特的乐器使用。
这样的安排往往有奇效,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灌录瓦格纳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最典型的体现。按照通常的观念,齐格林德这个角色对于歌唱家雅诺维兹而言太重了,布伦希尔德对于德尔内希来说也是如此。
以雅诺维兹为例,她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抒情女高音之一。戏剧女高音所要求的力度自然比抒情女高音明显要大,而瓦格纳歌唱家被单列一类,部分角色的强度可谓“戏剧之戏剧”。某些抒情女高音可以胜任戏剧性较强的角色,但必须把握尺度。超出自己嗓音所能负担的范围,艺术生命就会早衰。雅诺维兹是卡拉扬一手提拔的,但后者也一直将歌唱家引向她负荷的边界。
雅诺维兹的嗓音“型号”和前辈的施瓦茨科普芙、德拉·卡萨相近,对她们而言,最轻的瓦格纳角色已逼近极限。70年代后期,卡拉扬想让她唱莱奥诺拉(贝多芬《费德里奥》的主人公),她由于角色太重而推辞,数年后却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同伯恩斯坦合作演出。这对歌唱家负担很大,而卡拉扬得知她与伯恩斯坦合作之后,就不再邀请她参与任何演出。
当这些歌唱家稍稍勉力地发挥自己的特点,配合乐队的极尽精美,确实缔造了不朽经典。然而这样的选角一旦出现,对歌唱家们的嗓音并没有好处。如果他们自己不能悬崖勒马,之后便有难以收拾的可能。因此,有人将卡拉扬选择歌唱家的思路调侃为“毁人不倦”。著名次女高音歌唱家路德维希谈到这位大师多有微词,或许也是身为歌唱家的某种反感吧,虽然卡拉扬并未很多地勉强她。
总之,卡拉扬的工作方式始终是有争议的。可我们终归会发现,某一类指挥家消失与否,并非取决于做法,而是取决于人。诚然,今天指挥与乐队合作的整体氛围已经有很大不同,但我们也会听到某人是异常渴望卡拉扬那样的权力。只可惜,他完全不具备后者的能量与才华。
卡拉扬取得了如此压倒性的成功,他和他的音乐帝国,在当时已经成为现代神话。如今,人们更为客观地看待卡拉扬的艺术,将其置于20世纪的指挥史,及德奥指挥学派的发展史中观察。神话色彩渐渐消失,大师缔造的演绎传奇却终将不朽。
精选唱片推荐:
1.50年代指挥维也纳爱乐的录音套装,Warner Classics发行,编号:0825646336180 。此时卡拉扬的控制力已很强大,却还是给乐队留出不少自由度的空间,维也纳爱乐的韵味同他产生其妙的反应。
2.1969年,指挥柏林爱乐演出舒伯特《第九交响曲》,DG发行,编号:00298477 7162。舒伯特“第九”是德奥学派名家几乎必录的曲目,卡拉扬重整柏林爱乐后,所呈现之超级强大、严整的风格在此一览无遗。
3.60年代指挥柏林爱乐演出瓦格纳的《指环》,DG发行,编号0028945778020 。这套录音是卡拉扬最独特的歌剧美学、声音美学与瓦格纳美学的体现之一,感觉全剧太长不妨考虑精选版。
4.1969年指挥柏林爱乐演出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独奏:罗斯特洛波维奇,DG发行,编号:447 413 2。卡拉扬一生都在选择他中意的独奏家,这款德沃夏克协奏曲成为划时代的经典,也是一次真正交响化的演绎。
5.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指挥柏林爱乐灌录的理查·施特劳斯《变形》、《最后四首歌》等,DG发行,编号:477 422 2。卡拉扬与雅诺维兹合作的《最后四首歌》是晚期浪漫派最美丽的落日余晖。
6. 1972年指挥柏林爱乐演出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的现场录音,Testament发行,编号:SBT1452。卡拉扬的现场录音常常带给人惊喜,在这场演出当中,他仿佛已非常接近自己结合托斯卡尼尼与富特文格勒的宏愿。
7. 1985年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DG发行,编号028943901925。卡拉扬的指挥艺术进入最后阶段,这款录音显明,他对于最通俗的曲目也并未停止自己的思考。
8.80年代指挥柏林爱乐,演出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海顿主题变奏曲》等,唱片由DG发行,编号:UCCG – 9729/31。到数码录音时代,“卡拉扬之声”由豪华走向奢丽,这套勃拉姆斯是见解深刻的唯美主义之作。
9.1985年指挥柏林爱乐演出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以超凡的精美与洞察力演绎莫扎特最富戏剧灵感之作,唐璜下地狱的终场仍旧以绝美音响刻画阴郁与戏剧性,是这位歌剧专家的纪念碑。
10. 1989年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出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大师最后的商业录音,完成时距离他去世只有三个月时光。卡拉扬在此呈现的挥洒自如,在他的录音中几乎是前所未有的,由此成就了该作最为登峰造极的演绎之一。
文章已于2019-08-09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