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辨伪【5】 ——从沁色鉴识古玉
古玉之所以“能动人心”,就是古玉在地下沉睡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会因为受地下各种各样地质情况和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质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之沁色。椐统计沁色有七十余种,沁色受“阴阳二气”的影响产生,又是那么的美不胜收,于是有沁色的古玉就成了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往往一块古玉因为沁色美而身价骤增百倍。而各种沁色也成了鉴识古玉的重要手段。
真正的沁色,皆由外纳于内,沁色沁于玉的内部,但沁色的情况非常复杂,根据埋藏地点的不同,墓葬形式的不同和玉质本身质量的不同,千变万化,而并不是像大多数人认为年代越久远沁色越重,假沁是浮在玉的表面,汉以前的古玉,决大多数沁相当深重这样简单。比如:距今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甚至距今7000-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玉器在地下埋藏这么长时间后很多只有很少量的沁,甚至肉眼看不到任何沁色,只是有油润的氧化层包浆,而南方酸湿性土壤地区出土的清代玉器,有些则呈现极重的深入胎骨的满沁现象,这些科学考古出土的实物为我们研究古玉器的沁色变化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
古玉沁色众多,清人陈性在《玉纪》所载。有:甘黄,甘青,孩儿面,纯漆黑,枣皮红,鹦哥绿,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糟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等,总名“十三彩“,还有许多巧沁花色,如虾蟆皮,洒珠点,碎磁纹,牛毛纹,唐烂斑等等不一而足,共计有二十六种。其后古玉鉴定家刘大同更将红色分为鹤顶红,朱砂片等五种,黑色分为黑漆古,美人髻等五种,紫色分为茄皮紫,玫瑰紫等五种;青色分为竹叶青、熊胆青等四种;绿色分为苹果绿、鹦哥绿等五种;黄色分为鸡蛋黄、老酒黄等八种;白色分为鸡骨白、鱼肚白等七种,还有梨皮、桔皮、骆驼皮,蛤蟆皮等等共计七十五种。图解可参看——关于沁色名词汇总的链接内容.
鉴赏沁色大致可从四方面入手:
1、 沁色:沁点、沁纹、沁脉、沁片、钙化层、沁凹;
沁色的变化丰富多彩,上述的沁色和各种名称是旧时爱玉之人和古玩商通过自己的体会总结出来的,那时人们对古玉的概念是只看年份、工艺、沁色和文化,不是很在乎玉质,然而现在藏界受新玉市场文化的影响,往往更看中所谓的玉质,白玉往往受到更多的追捧,很多不是真正理解古玉的人甚至认为古玉上的沁色是很污浊、影响美观的,其实作为真正崇尚古文化的中国人,在欣赏玉质的晶莹剔透、雕工的鬼斧神工之余,我们收藏古玉、痴迷于古玉,实则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这个民族的上古文化的追寻,通过古玉这一特殊介质去接触古人、与古人对话。而古人对于玉的理解,对于赋予玉的内涵和工艺以及几千年来在玉上形成的古色斑斓的色彩,这些才能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才是一个真正爱玉之人应该关注和学习的。
2、沁坑、沁沟、沁孔;
一块玉石其质地并不是完全均匀的,相对而言,有一点或面会相对疏松或有裂纹,各种物质的侵蚀往往会从薄弱处先行沁入,这就形成了沁孔、沁坑或沁沟。沁孔有浅有深,有规则与不规则,但总体特征是孔外小里大,如虫蛀木质,所以又称为虫蛀孔,沁坑是薄弱处受沁严重会大块脱落,沁沟是以长条沟坑形脱落存在的。
3、沁质:土沁、金属沁、酸碱沁;
久埋地下,受地土等侵蚀,部分透闪石分子发生蜕变,使其空隙增大,到一定程度,外界的显色杂质可以随地下水渐渐渗入玉质内部,于是出现了沁色。其中一类显色因子便是过渡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本身就有颜色。
Fe3+呈红色,Fe2+呈青绿色,Cu2+为蓝色等等。其中土壤中含量最高的为Fe3+离子,少量的Fe3+离子渗入玉质内部时呈黄色,随Fe3+离子含量的增加,其颜色由黄转橙(,最终可成为艳丽的红色,俗称铁锈红。
南方土质一般呈酸性,不利于玉器的保存,严重的玉质表面或整体会被侵蚀成粉末状,硬度完全丧失,但经过经验盘玩,会逐渐恢复;
北方土质一般呈中性或碱性,所以玉器保存较完好,有时只会在表面形成一层白色氧化层,较容易盘变。
4、沁浆:有些受沁的古玉,埋藏环境好的,一旦脱离土埋的环境,进入适当的温度,湿度,玉的表面就会发生变化,形成油状或蜡状的美丽光泽,而另一些埋藏环境不好表面受侵蚀较重的玉器有些需经过温水浸泡清除附在玉表面的异质,再经过短期或长期的正确盘玩,终会慢慢发生改变,使包浆慢慢显露出来,最终将变的流光溢彩。
另外,凡是古玉开水浸泡后在其雕工处,有时是整个玉会有一层白灰,那就是“出灰”,出灰是古玉的一种标志.
总的来说,自然沁色或浮于玉表,或渗入肌理。其色深浅不等,自然生动,几无定律可循.
古玉本身是否容易受沁,要从几点来看,一方面和埋藏条件以及摆放位置(周围接触物)有关,一方面玉质越好、雕琢越精的(雕琢越精埋藏等级越高环境相对而言更好)古玉,在受沁上相对不容易,他的致密度,他当时工匠雕琢时的熟练程度,抛光打磨精细程度,都会影响到他是否容易受沁,若玉质疏松,还有或这块玉本身不同的地方玉质、密度不一,或雕琢时刀痕崩的地方明显,那么在密度小和刀痕走的多的地方,玉自然容易受沁一些,但沁色一定是沁随机理而走的,所以为什么说,古玉沁色无章可循,但又自然生动,这无章,一方面是因为人肉眼无法判断这一块玉上的玉质情况,哪些地方容易受沁,哪些地方不容易,能据经验判断的,就是一块整料本身的玉质感觉和雕工,可稍微寻到些规律。
从微观方面,玉的表层沁色有其内在的原因,质地疏松、多孔缝隙的玉材比致密玉质有更大的表面积,经科学实验测定,表层透闪石(属链状硅酸盐矿物)基本次生变化成滑石(属层状硅酸盐矿物)而比链状硅酸盐矿物有更强的表面化学活性,这将加速表面吸附和表面化学反应。
埋藏于潮湿偏酸性土壤中长达数千年的玉器,
一方面自身材料中的活跃元素(主要为钙,包括杂质矿物方解石和透闪石次生成滑石后的剩余钙)会溶失。
另一方面土壤中的元素及有机物也会吸附于玉器表面。表面较内部的铁含量增高并呈红褐色者,应为表面吸附了铁并生成赤铁矿和针铁矿所致,滑石粉片晶之上浮有针、柱状晶体(用40倍的放大镜可清晰看到),黑色表皮含铁比内部高,并且出现的元素往往与有机物相关,在红山古玉黑色皮壳的检测时,检测到30多种不同的化学元素,由此可初步推断黑色的表皮应该是腐殖质类的有机碳引起的(人工沁色的化学元素往往比较单一)。一些玉器的表层有绿色沁,这是铜器和玉器同时埋藏形成的。竹叶状纹和草叶纹应是斜黝石在玉表滑石化后显露出的特征。蚂蚁脚及霉点,在玉表层的出现应是含色的矿物或有机物沿玉的缝隙沁入而未与玉质发生交互作用的现象。
沁——让古玉变得千姿百态,她赋予古玉新的生命,让爱玉者如醉如痴。它让历史变得更神秘也更清晰。有沁才能有质的变化,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古玉在地下埋藏几千年,不可避免地产生次生变化。其表现形式有:结晶体、竹叶状次生物、针状结晶、蚂蚁脚、霉点、鸡骨白、皮壳、蛀孔等。
总之,古玉的受沁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为的染色有着本质的区别。经验是一种感知,真与假的认知,天然沁色应当是产生于偶然的。而在这种偶然产生的自然色中,我们却发现了一种偶然的色彩构成,它是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不可分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人为造成的,就是这种发现令人惊讶和愉悦。
沁色,是古玉作为那个时代的重器而存在时所留下的时光印记,沁色是和那个时代我们可以去沟通交流的一种渠道,沁色,经过盘完会变化,这是我们了解古玉,和他沟通和养生养性的一种方式,需要非常多的天时地利人和,才能造就一块有美沁甚至全色沁多色沁的古玉,所以,自古对于古玉的盘玩和鉴赏,一直很重视沁色,他代表那个时代的气息、信息感很强,区别于新玉。
古玉真正的魅力在于他的时代信息,在于他所蕴含的意义,在于他在玉文化过程中所占据的时期和传承作用,石之美者为玉,古人的标准,我们要仔细琢磨才能和那个时期的物件真正交流,而沁色是其中一个很好的直观介质让我们去了解它,体会它。
沁色相关学习资料参看:关于沁色名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