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小蛋糕 尼康尼克尔Z 40mm f/2定焦镜头评测
随着尼康Z卡口 “f/1.8军团”组建接近尾声,广大用户会发现“f/1.8军团”并非走轻巧、经济路线,而是主打高素质的S-line系列。对用户来说,尼康Z系统缺少入门级、经济、轻巧的定焦镜头,为了应对这一需求,早在2019年10月尼康公布的Z卡口镜头路线图中就出现了28mm、40mm“紧凑型”定焦镜头。今年3月尼康宣布正在研发Z 28mm f/2.8和Z 40mm f/2镜头,其中Z 28mm f/2.8镜头以“SE”特别版的形式与Z fc一同亮相,尼克尔Z 40mm f/2镜头则在9月中旬正式发布。
尼克尔Z 40mm f/2镜头是继Z 28mm f/2.8(SE)镜头之后第二款轻便型定焦,与尼克尔Z MC 50mm F2.8同属非S-line系列。Nikkor Z 40mm f/2镜头的焦距介于Nikkor Z 35mm f/1.8 S和Nikkor Z 50mm f/1.8 S之间,光圈则处在f/1.8定焦和f/2.8变焦之间。单就规格而言,与蔡司此前推出的Batis 2/40 CF最为接近,但尼康主打轻巧经济,蔡司则侧重近摄,“块头”上相差不少。在业界类似规格镜头并不多,比如索尼FE 40mm F2.5 G、佳能EF 40mm f/2.8 STM,如果算上35mm还有适马35mm F2 DG DN | C、腾龙35mm F/2.8 Di Ⅲ OSD M1:2。那么Z 40mm f/2镜头与索尼、蔡司、佳能相比纸面规格又如何?
规格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镜头结构
从规格对比来看,Z 40mm f/2镜头主打经济、轻巧,售价比蔡司和索尼低得多,自然光学结构上也相对简单,特殊镜片上只有2片非球面镜片校正各种像差。体积和重量上,尼克尔Z 40mm f/2与索尼FE 40mm F2.5 G相近,比“饼干头”EF 40mm f/2.8 STM更“厚”一些,称之为“蛋糕头”更为形象。
在实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纸面实力,笔者用尼克尔Z 40mm f/2对比了蔡司Batis 2/40 CF、佳能EF 40mm f/2.8 STM两款镜头官方MTF曲线:
三款镜头MTF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蔡司给出的是20线/毫米、40线/毫米的MTF曲线,而尼康、佳能是30线/毫米。假设蔡司Batis的30线/毫米大致在20线/毫米和40线/毫米之间,三者对比尼克尔Z 40mm f/2中心边缘都要强于光圈更小的EF 40mm f/2.8 STM,边缘优势更大,整体表现接近Batis 2/40 CF,只是在15mm之外,实线(径向)与虚线(切向)分离比较大,可能存在像散、像场弯曲等问题。
外观及细节
尼克尔Z 40mm f/2外观设计与尼克尔Z MC 50mm F2.8镜头相近,两者均非S-line系列,只是Z 40mm f/2镜身更短,没有形成前粗后细“两节”。镜身没有显眼的铭牌,通体黑色显得很是低调。与第一代非S-line镜头(如DX 55-250mm)不同,尼康改进了一些细节,Z 40mm f/2与Z MC 50mm F2.8一样,镜身表面从皮革纹理改为缎纹质地,外观和质感均有变化。以往Z镜头侧面的NIKKOR铭牌改成型号上方的标识,更加醒目。
这款镜头45.5mm的长度,比Z 24-50mm f/4-6.3(51mm)更短,体积与Z 28mm f/2.8 (SE)(约71.5x 43mm )相近。再加上仅有170g的重量,绝对是Z系统中最紧凑轻便的镜头之一。正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这款镜头也非常适合与DX Z系列相机搭配使用(等效60mm视角)。
前组镜片涂层
Z 40mm f/2的设计在更小尺寸和出色图像质量之间做到了平衡,要归功于Z卡口的大直径和短法兰距才得以实现。这款镜头还采用了9片光圈叶片,这在同价位镜头中是罕见的,这使得圆形虚化的呈现效果更为自然。这款镜头不仅外形小巧,滤镜口径也很小,仅有52mm,这一尺寸与EF 40mm f/2.8 STM相当。
作为一款紧凑型Z卡口定焦,握在手里相比以往S-Line定焦塑料感更明显一些。对焦环阻尼比较顺滑。由于对焦环采用硬橡胶材质,质感相对要差一些。
Z 40mm f/2与Z 28mm f/2.8 (SE)一样,镜头侧面设有任何设置开关。镜身上仅有控制环(对焦环),用户可以通过相机的菜单对其进行自定义设置,被设置后的控制环指定为特定功能:对焦、ISO感光度、光圈值、曝光补偿。当选择手动对焦模式时,也可将其当作对焦环。如果在视频录制期间用户还可将控制环指定为曝光补偿功能,实现平滑的曝光控制,减轻曝光时由帧与帧之间的变化引起的闪烁,从而使视频呈现自然的亮度变化。另外,通过控制环进行操作,还可减少了操作音。
泰国生产
Z 40mm f/2在自动对焦装置中采用了步进马达(STM),操作安静、快速、准确。该小直径、高扭矩步进马达,在紧凑尺寸和出色自动对焦控制性能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这款镜头采用了内对焦系统,而非内镜筒伸出的前对焦系统。Z 40mm f/2还实现了约0.29m的最近对焦距离,让用户能更接近拍摄对象,且在背景中能呈现大面积虚化。
卡口
镜头卡口采用工程塑料制成。Z卡口采用全电子设计,11个触点实现镜头和相机高速的信息传输。这款镜头自带驱动装置的光圈系统,让来自机身的电子信号实现准确的光圈控制,即使在连拍时也能实现稳定的曝光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Z 40mm f/2拥有防尘、防水滴设计,采用防止灰尘和水滴进入的密封。用户可以放心地享受拍摄,而不必担心天气。
成像测试:
下面我们看一下Z 40mm f/2的实拍效果:编辑测试使用尼康Z7II作为机身。拍摄使用RAW、AWB设置、ISO 100。
一、镜头锐度
为了测试这款镜头的解析力,我们采用中近距(2米内)拍摄地图的方法,该拍摄距离常被一般用户用于拍摄环境人像和人文扫街。为了减少场曲对中心和边缘锐度的影响,笔者对中心和边分别进行MF拍摄并且截取。
中心边缘锐度测试截取位置
左:中心 右:边缘
F2.0(点击查看大图)
F2.8(点击查看大图)
F4.0(点击查看大图)
F5.6(点击查看大图)
F8.0(点击查看大图)
F11(点击查看大图)
F16(点击查看大图)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F2.0全开光圈下,Z 40mm f/2中心锐度较好,边缘锐度尚可,只是在极限边角有些肉;光圈收到F2.8时,镜头中心锐度都进一步提升,边缘也更为锐利;F4-F8这款镜头无论中心还是边缘锐度都非常出色,反差也很不错;光圈收到F11时,锐度开始轻微下降;而到F16时受到衍射影响画面要肉一些,但还能接受。需要注意的是Z 40mm f/2全开光圈下存在场曲问题,中心对焦清晰的情况下,极限边缘会非常肉。
二、畸变及暗角
1、畸变
畸变是五种基本像差之一,不影响镜头成像精细度。在摄影中,一般广角镜头容易产生桶形畸变。长焦镜头容易产生枕形畸变。畸变与物像点离光轴的垂直高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物像四角的畸变比物像的四边的畸变程度大。我们本次测试的镜头焦距为40mm,这种中焦镜头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都有可能。
畸变控制测试(点击查看大图)
从实拍来看这款40mm镜头存在可见的桶形畸变。这种变形程度不算严重,可以通过机内或后期校正解决。
2、暗角
“失光”俗称是暗角,指对着亮度均匀景物,画面四角有变暗的现象,暗角对于任何镜头都不可避免。一般来说前组镜采用了大口径镜片,确保充足进光量,可以起到减轻作用。
F2.0暗角情况(点击查看大图)
F2.2暗角情况(点击查看大图)
F2.8暗角情况(点击查看大图)
F3.5暗角情况(点击查看大图)
从暗角测试来看,全开下这款40mm镜头存在明显的暗角;当光圈收到F2.8后明显改善,而到F3.5时暗角已经可以忽略。
三、紫边表现
我们用Z 40mm f/2靠近右侧边缘拍摄发光标识,由于发光标识处在大光比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标识边缘来判断色散程度。
F2.0、F2.2、F2.5、F2.8、F3.5紫边情况(点击查看大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镜头F2.0全开光圈存在紫边和绿边;当光圈收缩到F2.8,紫边明显减轻;光圈收至F3.5时这款镜头的紫边可以忽略。需要注意的是Z 40mm f/2没有应用任何ED镜片,在画面边缘出现色散问题也在意料之中,实拍效果并不算严重。
四、焦外效果
第一组
竹林虚化局部(点击查看大图)
第二组
灌木丛虚化局部(点击查看大图)
第三组
光斑虚化(点击查看大图)
前两组主要是纵深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Z 40mm f/2全开光圈下能够实现比较柔和的散景,竹林远处能够形成圆形光斑,而由近及远对灌木丛的虚化,并未出现明显二线性。第三组则是对点光源光斑虚化,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采用9片叶片光圈实现了圆形虚化,口径蚀并不明显。
五、抗眩光表现
F2.0抗眩光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F8.0抗眩光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这款40mm镜头官方并未提及采用特殊镀膜。为了验证实际效果,我们拍摄从树荫上方的阳光,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全开光圈并未出现明显眩光和鬼影,当光圈收至F8时Z 40mm f/2的星芒更加明显,在高光上方有明显鬼影。总的来说,Z 40mm f/2由于没有应用特殊镀膜,小光圈抗眩光表现一般,用户还是要带上遮光罩减少杂光影响。
六、彗差与星芒
1、彗差
光轴外的某一物点向镜头发出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像平面上会形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这种弥散光斑的形状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边缘拖着一个由粗到细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宽大、暗淡、模糊。这种轴外光束引起的像差称为彗差。
简单来说夜景等图片中点光源的边缘变形,就像鸟儿展翅般发散出一片光芒,不能形成点图像的一种现象。下面我们用Z 40mm f/2全开光圈(F2.0)、ISO100、AWB拍摄远处的路灯。
彗差测试截取位置
彗差测试局部(点击放大)
从实拍来看,Z 40mm f/2全开光圈边缘点光源出现明显变形,呈现“小翅膀”状态。尼康官方并未强调这款廉价镜头点光源还原能力,用户也不必对这款镜头在这方面抱有过高期待。
2、星芒
星芒效果,属于光线绕射的特殊现象,一般由于镜头光圈缩得太小。星芒的形状对称与否,完全取决于镜头的光圈叶片形状,而芒数的多寡则取决于叶片的片数。奇数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是叶片数的两倍,也就是说光芒会向两个方向延伸,比如叶片数为9,光芒数就为18。而偶数光圈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和叶片数相等,有一个方向延伸的光芒和相对的重合了。笔者用这颗40mm镜头F11的小光圈,拍摄远处路灯:
星芒测试截取位置
星芒测试局部(点击放大)
从实拍来看,Z 40mm f/2采用9片圆形光圈叶片,可拍出18条光芒,每条光线延伸会发散,形态上不算漂亮。
七、呼吸效应
尼康强调Z 40mm f/2有效减少了调整对焦时可能出现的视角偏移,使用户在确定构图后可以较自由地改变对焦位置。
呼吸效应测试
从视频演示中,笔者使用Z 40mm f/2全开光圈拍摄纵深栅栏,对焦位置在远近不同的情况下,画面视角变化不算明显;将光圈收至F8时,同样对焦位置变化画面视角变化不大。这一特点使得这颗镜头比较适合视频拍摄。
更多样片
评测总结
通过前文各项测试, 我们可以看到Z 40mm f/2由于定位是经济、轻便镜头,显然无法像“牛头”那样在各项测试中有优异表现,这款镜头受到体积、成本等因素限制,可以做到较好锐度、圆形虚化、较低呼吸效应、小巧轻便,再加上1,799元定价,使其成为Z系统用户入门定焦之选,唯一可吐槽的只是塑料卡口。由于Z系统f/1.8定焦“档次”提升,廉价、便携的需求,尼康希望由Z 40mm f/2、Z 28mm f/2.8等非S-line定焦来承担。对于全画幅入门用户和DX用户,Z 40mm f/2更像友商的50mm f/1.8,以较低成本提供套头无法实现的浅景深虚化。当然Z 40mm f/2的出现也对国产Z卡口 “35mm f/1.8”、“40mm f/2.8”AF镜头造成不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