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英、美、德,这样搞

作者 | 陈洪捷

所谓通识教育,是一个现代的概念。现代之所以强调通识教育,是因为专业教育成为主流。

所有关于通识教育历史渊源的追溯,不过是我们从现代的处境出发,为今天的通识教育去寻找历史依据。

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教育的重要性得到空前提升。

教育成为国家的一项事业,基本知识和专业训练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链条,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现代社会建立在“专业人”的基础之上。

专业教育虽然有用、有效率,但也引出了不少问题,所以不断有人提出要重视通识教育,以医治专业教育的片面性。

所谓通识教育,不同的国家虽然说法不同,所用的概念不同,但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即要避免和弥补专业教育所导致的种种问题,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以下通过对西方三个国家的传统略作梳理,以说明西方通识教育的多样性。

首先,提到通识教育,人们就会想到英国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纽曼所说的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和理智的培养,“自由教育从它本身来讲,仅仅是对理智的培育”。

理智的特点在于“头脑冷静、通情达理、直率诚恳、克己自制和立场坚定”,理智一方面能让人洞察事理、理性处世,另一方面也能让人“敏悟地学习某种科学或从事某种职业”。

针对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专门教育,纽曼强调大学目标是理智的培养,而“理智不是用来造成或屈从于某种特殊的或偶然的目的、某种具体的行业或职业,抑或是学科或科学,而是为了理智自身进行训练”。

人们通常说,英国的博雅教育旨在培养绅士,而绅士的内在品质就是理智,不是专业的知识或职业上的技能。

其次,通识教育的概念在当今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大学承袭英国的传统,不断进行通识教育尝试。

随着上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出版,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理念和实践开始广为传播。

这本《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针对知识爆炸和专业化训练,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理想,其目的是培养“社会中见多识广、负责任的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红皮书认为,“一个完全由专家控制的社会不是一个明智而有序的社会。”“社会对专业训练需求的强劲势头,更需要通识教育提供一种协调、平衡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通识教育一方面源于博雅教育,反对过分的专业化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同于博雅教育,不是要培养具有理智的绅士,而是要培养“负责任的人和公民”,所以美国通识教育的重心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的是公民培养。

第三,在关于通识教育的讨论中,很少有人提到德国的大学。

其实德国大学,从洪堡大学改革开始,所谓全面的教育(Allgemeine Bildung)就是一个核心概念。

从字面上看,这一概念完全可以翻译为通识教育。在德国的大学理念中,修养(Bildung)意味着人全面的发展,具有思考社会和自然的能力、追求真理的能力、审美的能力、高尚的人格品质。

按照德国大学理念,修养是目的,科学是途径。在当时的德语中,科学的含义是系统的知识,实际上以人文知识为主。根据这种科学观,科学是一个整体,任何细节和专精的知识,最终必须回归科学的整体才有意义。

这一点也适用于学生的培养,片段性、专门化的知识无助于个人的修养。

学生虽然被鼓励从事专门化的研究和学习,但却不能离开全面而整体的科学视野。

哲学家谢林在《关于大学学习方法的讲义》中说,“在科学和艺术中,特殊的知识只有寓于一般和绝对知识才有价值。但情况往往是,人们宁愿追求特定的知识,而忽视了全面教育所需的普遍性知识,宁愿当一名优秀的法律学家或医生,而忽略学者的更高使命和科学所赋予的高尚精神。需要提醒的是,学习普遍性的科学是医治这种偏狭教育的良方。”这里所谓普遍性的科学主要指哲学及相关的人文学科,这些知识就是全面修养的保障。

由此看来,在德国的通识教育传统中,修养或通识教育更多是一个知识问题。

综上所述,西方的通识教育至少具有三种不同的传统,即英国以个人为中心的通识教育、美国以社会人为重心的通识教育和德国以知识为核心的通识教育。

英国和美国的通识教育具有亲缘性,也有较多的共性。

二者均以人为中心,所不同的是,英国的通识教育重视个体的人,美国的通识教育则重视社会人。

而德国以修养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观,则更看重知识的意义,偏于学术的路线。

三种通识教育传统虽然取向不同,但它们都是对现代专业化、技术化教育的一种回应,希冀在培养“专业人”的教育中,多一些超越专业知识的知识和视野,多保留一些人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以防止过分专业化给社会、个人带来的危害。

所以,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诉求,比如反对专业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念,强调人和知识自身的价值,强调人的整体性,强调知识的整体性。

在国内关于通识教育的讨论中,往往有不同的声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传统的影子。

我们在讨论和借鉴西方通识教育观念时,其实也不必遵从一家,不妨广开眼界,兼收并蓄。

这三种传统虽然有不同的侧重,但其实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严格区分开来。

或许通识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才是通识教育活力的根源。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0)

相关推荐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地理老师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其实古人早已有了明确的指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一个好老师,不但要博闻强识,而且应该有很深的修养,爱护自己的学生.而要做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我认为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1. ...

  • 大学语文(修订版)

    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教育伊始即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育理念从增加学生语文修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发展到培育学生人文情怀.辅翼学生精 ...

  • 老师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

    一位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这是教育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师作为国家公民,在遵纪守法方面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服,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其次, ...

  • 陈根:反智主义,会否卷土重来?

    文/陈根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反智主义或"反智论"是与"理智主义"或"理性主义"相对而言的一系列的思想倾向.本质上说,反智主义是对文明和智识社 ...

  • 年轻人都没耐心读长文了,通识教育还能搞吗?

    昨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维舟 ,作者维舟 维舟 维舟的观点.评论与文学 一直都有人问我:"你有没有想过用短视频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比文字更生动.更有利于传播开来,最终能让有价值的知识点让 ...

  • 拒绝做题家,看通识教育如何培养4岁娃用中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本文看点: 通识教育不仅是跨界学知识,而是将知识能与现实世界有机结合.以前在陪孩子观察现象叨叨原理的时候觉得至多是为了中学学习省点力气,没想到真的可以在生活中用知识反哺生活. 通识教育所提倡的&quo ...

  • 走进课堂 | 作为“位育”的通识教育:潘光旦的本土化视角

    "国外社会学学说(下)"课程是北京大学本学期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主讲教师为社会学系孙飞宇老师.今天博雅哥为大家带来的是孙老师的文章<作为"位育"的通识教育 ...

  • 【听故事】《学会照顾自己1》法国趣味通识教育故事

    今日故事 今天是小豆丁陪伴宝贝的第 1004 天 故事收听约 10 分钟 绘本介绍 今天豆丁爸爸给大家带来了这一套法国趣味儿童通识教育系列图画书,这套书看完,你的孩子肯定会不禁感叹这个无限精彩的大世界 ...

  •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接受通识教育?

    记者丨何安安 专业化教育的高度发展曾使得传统通识教育受到极大的冲击,但近年来,对于通识教育的呼吁和提倡正在逐年增加.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接受通识教育?为什么说通识教育将成为下一代的生存工具和生活艺术?为 ...

  • 【听故事,赢绘本】《学会照顾自己3》法国趣味通识教育故事

    今日故事 今天是小豆丁陪伴宝贝的第 1009 天 故事收听约 10 分钟 今日问答 得了近视眼的小朋友, 能看到哪里的东西呢? A:近处的东西 B:远处的东西 C:什么都看不见 绘本介绍 今天豆丁爸爸 ...

  • 【听故事】《能源和垃圾问题》法国趣味通识教育故事

    今日故事 今天是小豆丁陪伴宝贝的第 972 天 故事收听约 8 分钟 添加豆丁爸爸微信 拉您入群 参加故事打卡

  • 【听故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法国趣味通识教育故事

    今日故事 今天是小豆丁陪伴宝贝的第 971 天 故事收听约 11 分钟 今日问答 你觉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保护我们的星球呢? 添加豆丁爸爸微信 拉您入群 参加故事打卡

  • 【听故事,赢绘本】《学会照顾自己4》法国趣味通识教育故事

    今日故事 今天是小豆丁陪伴宝贝的第 1010 天 故事收听约 10 分钟 今日问答 如果小朋友在家出了意外,而爸爸妈妈又不在家, 绘本介绍 今天豆丁爸爸给大家带来了这一套法国趣味儿童通识教育系列图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