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朝的鼎盛时期,也是乾隆在位的那六十多年。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号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的皇帝,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诗文书画的收藏家,乾隆爷一辈子喜欢收藏字画,因为他的原因,大批字画得到保护,也因为他的原因,破坏了大批的字画,每得到一副珍品,他都要留下自己的评论,印章比题字要多,比现在看视频流行的弹幕有过之而无不及。据了解,在全盛时期的清代宫廷收藏中,藏品约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晋唐宋元书画2000件,明代书画2000件。目前故宫博物院现存的一些古代绘画精品,其中大多数是清乾隆皇帝最珍爱的收藏。乾隆皇帝印玺成为鉴定乾隆皇帝御览、御笔书画真伪和断代的重要依据。乾隆帝印玺在书画上的钤用与他的政治态度、文化修养、文人情趣是紧密相连的,乾隆皇帝自诩文采风流,对历朝书画艺术珍品无不广为搜罗、精心收藏,过目书画之多、收藏钤印之繁,罕有可相匹者。能过他眼的,多在上面盖上自己的私印。这是被乾隆盖章盖得最全的书法作品之一,乾隆皇帝不仅盖满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等大印章,写满了字,还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写了个“神”字在中间。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作品,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惨遭乾隆印章的“礼遇”,就是那么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竟然密密麻麻地盖上了近三十个收藏印,还有乾隆御题签“晋王献之中秋帖”!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能说……嗯……好吧,你是皇帝你任性!王羲之侄子王珣的书法也“未能幸免”。《伯远帖》被后世书法家,鉴赏家,以及收藏家视为瑰宝,位列天下第四行书。但是看到这些煞风景的印章,令人直摇头!
伯远帖小小的一部分就布满了“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养心殿鉴藏宝”诸玺。
什么?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之作,朕当然也要盖!极品那!《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作品,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当然,这其中也有别人的章。《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更是笔笔入微。每头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过对眼神的着力刻画,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极为传神。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准确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就是这样一幅罕见的传世孤本,印着多个乾隆皇帝的印章。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极为重要的,它对文人画笔墨要求的影响极其深远。《富春山居图》的一段段传奇故事,也成为了这幅画卷的魅力所在。乾隆到底有多喜欢《富春山居图》,从画卷上写满了的题跋足以看出。《富春山居图》的子明卷与无用师卷同为其所得,子明卷却为乾隆所珍爱,可谓五十余年形影不离。奈何阅宝无数的乾隆帝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富春山居图》的子明卷经历史考证其实是赝品,无用师卷是真迹。乾隆在这幅《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共题跋了55处,感觉这已经不是画,而是乾隆的“笔记本”。此画是赵孟頫以水墨写江南水乡平远开阔的景色,从用笔到构图都受到董源的影响,但董源的画法已完全融入赵孟頫的个人风格之中,于不经意间表现出来。山用披麻皴画出,景物以平远的形式展开。渴笔较多,用笔松秀含蓄,“写”的意味较浓,体现了书法的审美趣味。光看画上的印章就可以看出乾隆帝的喜爱程度,右上角十分抢眼的就是一方“乾隆御览之宝”。光有印还不够,旁边还有一串绵延整幅画卷的乾隆爷的题字!本幅绘一戴官帽腰系玉带的红袍青年男子骑于马背之上,男子微有髭须,左手牵缰,右手持鞭,右脚轻踩马镫,神态优雅自足。马匹孔健有力,左前蹄微起,呈行进之势。画面布局、人物形象和马匹写实画法,都深受唐代画马图影响。赵孟頫曾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人骑图》上有作者多次题字,显现出了独有的文人气质。此图原本的各种图印布局相得益彰。奈何碰到了乾隆,于是就有了上面这幅画面……这幅画是唐代画家韩干的真迹。唐代真迹,少之又少,珍贵异常。“照夜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骑,图绘此马系一木桩上,昂首嘶鸣,四蹄腾骧,似欲挣脱缰索,焦燥的神情体现的淋漓尽致。此图用笔简练,线条织细有劲,马身微加渲染,雄骏神态已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