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在尝试过豆汁儿、炒肝、稻香村后,对北方的小吃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或许不是它不好吃,而是自己不习惯。总觉得北方的小吃是来得如此重口,不是各种下水,就是太咸或太甜。然而,Flag立得越高,脸就打得越痛。在离北京不到一个小时高铁的天津,我迷失在了各种小吃里,欲罢不能。以为天津只有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以及从自家带个鸡蛋到小区门口摊煎饼的煎饼馃子?那可真是太小看它了。
这是天津的传统早餐之一,在我心中是天津小吃排行榜TOP1。写作“锅”,但是天津人读作“嘎”,所以念出来就是“嘎巴菜”。
它以绿豆、小米水磨成浆,摊成煎饼,晾干后切成小条,配上卤,撒上麻酱、酱豆腐汁、香菜等等。粉色的就是酱豆腐 | flickr Haonan Xu嘎巴菜酱汁浓郁,带着麻酱的咸香,而“嘎巴”口感很像薯片。趁热吃,酱汁配上还没泡至软烂的“嘎巴”,满嘴喷香。作为一个麻酱和薯片的资深粉,怎能不爱两者完美结合的它。卷圈,天津特色小吃之一。用面皮(类似春卷皮)包裹豆芽、萝卜丝、香菜等调好味的馅料,接口两头用面糊封口,热油炸熟。
炸好的卷圈巴掌来长,切成一口大小的长度,方便食用。
老味卷圈有素卷圈和鸭丝卷、鸡丝卷等等,肉食动物的我,自然选择了鸭丝卷。鸭丝卷馅料的口感像京酱肉丝,外壳酥脆却不油腻,十分难得。
鸭丝卷
如果食量够大,可以尝试大饼夹卷圈。我就等下一次啦,留点遗憾,才有再来的机会啊。
一到冬天,糖炒栗子算是天津街头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买上一袋抱在怀里,既能暖手,又能享受到美食,两全其美。不好吃的栗子各有各的不好,好吃的栗子都具有相同的模样。个大、好剥、不粘壳、软糯、香甜、回甘。每个条件都不难,但都占全了,却也少见。二斗栗子,算是天津中的佼佼者,轻而易举征服了天津老餮的心。
除了栗子,糖墩儿也是天津冬天必不可少的美食。糖墩儿,在北京被称为糖葫芦。糖墩儿好不好吃,熬制糖水是关键。想吃上二斗栗子的糖墩儿,可得早点出发,毕竟早已名声在外。煮乌豆,其实也就是五香卤蚕豆。天津人喜欢用它来当下酒菜,喝上一口啤酒,再配上几颗乌豆,太美了。煮乌豆容易,但要咸淡适中,又要软烂中带着点嚼劲,就没那么容易了。
津味乌豆,外皮煮至裂开,漏出绵密的果实。一口咬下,粗糙纤维口感的外壳包裹着面乎乎的内里,同时五香味汁水溢出,中和了乌豆的干,一切都恰到好处。抱着对天津小吃的怀疑而来的我,在这一刻,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一道校门口美食,可能是炸串,也或许是烤肠。对天津人来说,大概是小碗/大饼抹酱,并且抹的大概率是酸磨糕。
酸磨糕是天津特产,由酸枣用石磨碾碎成酸枣面之后加糖熬制而成,呈褐色。酸磨糕有浓郁的大枣香味,但比起枣膏却又酸很多,似乎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典范。酸磨糕常常搭配着小碗或者大饼来吃。小碗,类似麦当劳冰淇淋的甜筒脆皮;而大饼,则是米面摊成的圆饼。我爱酸磨糕,但我无法承受小碗抹酱那巨大如潮涌的激情,只能感受大饼掰小后的细细长流。
大饼抹酸磨糕
从常见的凉拌土豆丝、豆腐皮,到不常见的梅菜笋丝、酱爆三丁,满满当当,应有尽有,绝对是选择恐惧症的灾难现场。
带着可能踩雷的焦虑,最终选择了招牌孜然素羊肉和梅菜笋丝。不得不承认,招牌之所以成为招牌,是有原因的。孜然素羊肉无限度还原孜然羊肉,浓烈的孜然从豆制品里带出羊肉的鲜香,同时又去掉了羊肉处理不好而带来的膻味。如果说孜然素羊肉作为招牌,好是其必备的品质,那盲选的梅菜笋丝,则出乎意料的惊艳了我。脆爽的笋丝和梅菜,夹带着豌豆的柔滑,当它们在口中融合,发出嘎吱嘎吱响的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夏日的南方。提溜着这一堆小吃寻觅一个可以坐下来用餐的小店时,突然很羡慕生活在这个居民区的朋友。犯懒的夜晚,不想做饭的时候,下楼买上一袋热乎乎的津味乌豆,配上两个凉菜,再来一听啤酒,顺道和楼下的大爷大妈八卦八卦生活,这不就是生活中的烟火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