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里,就没有盛唐

别看如今的山西十分低调,但并不影响山西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上的山西地处游牧区至农业区的过渡地带,堪称诸民族汇聚密集地区之一。
北有恒山,南有中条山,王屋山,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四面皆有河流作为天险屏障,山西凭借地理优势自然成为了防御北方诸胡的屏障。而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全国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
——
山西有一批活跃的北方少数民族。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220—589),全国政治格局经历了一个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开始和完成这个历史过程的主体力量,都是聚集于今山西的北方少数民族。如最初打破西晋统一局面者,是避居吕梁山区的匈奴酋帅刘渊。一百三十余年后,结束这场漫长痛苦分裂的,是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拓跋部。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大同),至太武帝拓跋焘时,先后败后燕、攻大夏、克北燕、灭北凉、降后仇池,最终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停止了分裂带给北方的浩劫,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
山西有两个重要的北方城市
北朝时期,山西有两个城市非常重要,一个是北朝前期的平城(今大同市),一个是后期的晋阳(今太原市)。平城是山西最北的城市,与游牧区相连,自古为军事重地。北魏定都平城以来,迁来许多降民,平城人口不断增加,据李凭《平城时代》统计,多达150万,成为黄河流域最大城市。并相继推出三长制、均田制等稳定社会、促进农业、发展经济的政策,使得北方得以休养生息,回归到发展轨道。另外通过认同汉族官制礼俗,推动了民族融合,为迁都洛阳和北魏孝文帝汉化铺平道路。

晋阳位于山西中部,从北魏后期起,晋阳地位日益重要。不仅是中原北大门,而且是控制北方的战略要地。“霸业所在,王命是基”,举一个例子即可说明它的重要性,如北魏后期的尔朱荣、高欢,都是依靠雄踞晋阳、掌控并州精骑而遥控朝廷、争夺天下的。

——

山西与丝绸之路关系密切

谈到丝绸之路,需要从平城说起,北魏定都平城近百年,平城成为该时期唯一的丝绸之路东端。《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和《晋书·西戎传》,分别记载了西域诸国到达中原目的地(东端)的距离,《汉书》记载诸国距中原的距离,是以长安为目的地;《后汉书》和《晋书》记载西域诸国距中原的距离,均以洛阳为目的地;进入北朝,《魏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记述西域诸国,都是记载距离代(平城)多少里,如波斯国(今伊朗)“去代(平城)二万四千二百二十八里”。可见在古代史家心目中,北魏王朝所在的平城才是北魏早期丝绸之路的东端。

——

山西生活着许多外国人

东魏北齐时期,晋阳是北方军政中心,据碑刻墓志资料记载,北朝以降,晋阳定居着许多粟特人,见于墓志的粟特人就有翟娑摩诃、翟突娑父子、安吐根、翟楷、虞弘及其父亲等。

除粟特人外,并州还有许多柔然人、高车人与突厥人。柔然衰亡前后,许多柔然人与高车人迁徙到并州北部。

这些“外国人”给山西、给中原带来了西方生产的器物和制作工艺,带来了乐舞,形成北朝文化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统一和多民族成为其中北朝文明的两个最重要的元素,统一已由汉族的观念升华为各族的共识与政治目标。这种新历史观,是隋唐统一的精神基础,追溯它的来源,与拓跋部定都平城、统一北方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北朝,便不会有一个多民族的开放统一的隋唐,也不会出现盛唐。

山西这么重要,我们知道的却太少了,为了让你更了解山西,我们介绍这本书给你。

《考古杂采》是张庆捷先生的最新作品,张庆捷先生曾担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学是现在最热的学科之一,山西是文物大省,也是考古学研究的重地,透过考古学家的眼光,山西不仅古香古色还活灵活现。

唐代的山西有哪些美酒?

北魏文成帝的《南巡碑》究竟是如何发现的?

丝绸之路和古代山西有哪些特殊的联系?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虞弘墓展示了何种风情?

张庆捷先生笔下的山西,粗犷中带着细致,这是考古人的特点。张庆捷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考古学家、“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发掘者,还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特聘教授、山西大学和大同大学特聘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庆捷

在张庆捷看来,考古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学科性质决定了必须立足田野,因此一半多的时间远离家庭,在外面奔波。标配工具是巴掌大的手铲,整天和墓葬、遗址打交道,研究对象不是遗址和遗迹,就是陶片或者其他出土器物。然而,凡事有弊则有利,危难与收获并存。一个事实是,入行时间越长,就会对考古越痴迷。考古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使你不知不觉喜欢上它。出土器物乍看没有感觉,慢慢就会看出门道,即使普通陶片,也是无字史书,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其内涵并不逊于历朝历代的正史,陶片摸多了,自然看得出它的演变轨迹。而且出土器物各色各样,涵盖古代社会各阶层,既有达官贵人的手笔,也汇集了普通民众的智慧。

很难想象,在黄河边十几米高的悬崖上,上年纪的老太太踩着东汉的栈道步履如飞;也很难想象,在崇山峻岭之中,竟然还能看到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皇帝树立的纪念碑;更出人意料的是,为了排水挖渠,太原的村民竟然与数千公里之外的千年古国产生了羁绊。《考古杂采》是著名考古学家、“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发掘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庆捷先生对自己近四十年考古生涯的回忆与总结,记录了考古学者孜孜不倦的探索,其中既有惊心动魄的考古手记,也有严肃的研究论文,带领读者进入神秘的考古现场,解读壁画、石碑、墓葬、雕像等历史遗存所传达的信息。是什么能让考古队员因为研究入神而一脚踩空掉入黄河?在异国探寻唐朝的往昔荣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古寺地下残存的千年佛像经历了怎样的沧桑?不急,且等张庆捷先生为您斟满唐代的山西美酒,给您一一道来。

组稿:小孙、小孟
排版:小孟
统筹:凤凰君
书影拍摄:小黄和小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