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孩子很需要价值感,闲适性阅读能做到

晚上,与一位学校资深教师一起散步,她告诉我,她十分喜欢阅读,闲暇时她总是能读上一会儿书,而且还做笔记。其实,看她那气质,你就能想象到,她是一个不仅读书且能在读书上做功夫的人,是的,那些只读书不思考的人,是很难拥有气质的。我想,气质,是一个人应有的真正的存在感。不错,真正的存在感,不是财富的多少,不是地位的高低,也不是荣誉薄厚,真正的存在感,乃是一种气质。

于是,我又联想到了我们学校的闲适性课外阅读。这位资深女教师完全是在做一种闲适性阅读。一曰闲,在书本的世界里自由的徜徉,因为她还有跑步、玩乐器的情趣;一曰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她能边读书边做笔记。

中午,继续欣赏孩子们在那二十分钟轻音乐里的阅读。我真的被一幕幕读书的场景给感动了。今天我记忆最深的是一年级某个班级,年轻的语文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轻声朗读课外书的场景。

在音乐里,老师自顾自地小声读着,缓缓地在教室里的行道里踱着步,那样子真的像古时候的小女私塾先生。(请原谅,考虑到一些因素,我一般不发照片在我的公众号上)。而孩子们呢,你看吧,他们用小手指在老师读过的字流下划拉着,老师读到哪儿,他们就划到哪儿,嘴里也跟着老师“念念有词”;而有的孩子呢,居然划错了,划到别的地方去了,然而不要紧,旁边跟他在一起共读一本书的孩子,立即给他指了出来,于是他又跟上了老师的节奏。还有更牛的,他们不用手指划,嘴里跟着的“念念有词”也跟老师一模一样,是的,他们似乎已经会读这本书里的字了。当然,也有读着读着,就找不到“北”了的。然而,这有什么要紧呢?你好好感受感受吧,课堂上除了读书的声音和姿势,再没有什么杂音了。这不就是蒙台梭利所希望得到的一种“自动的纪律”吗?

气质怎么来的呢?今天我突然想到,可能就是那“自动的纪律”修炼出来的。你好好观察一下周围有气质的人吧,他们无不具有某种“自动的纪律”。因为,自动的纪律,对一个人的灵魂是一种“修剪”,一种“塑造”,久而久之,灵魂便被塑型了,然后灵魂就充斥了人的发肤、眼光和四肢,于是,气质就呈现了出来。

自动的纪律,不是强迫,强迫症的人,是没有气质的,自动的纪律,是一种闲适,是一种在生命的自由状态中自然而然的表现。

当我们自然而然表现出某种气质的时候,你就拥有了价值感。这种价值感,不慕名利,只听内心;这种价值感,洞察生活,也明了自我。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在学校里,在孩子们紧张的学习期间,做一做闲适性课外阅读,真的是一件具有功德的事情。孩子们,老师们,让我们读起来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