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起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标准,靠的无非就是功过善恶,人人都说唐朝宰相李林甫是个奸臣,而且当时大部分人也都知道他奸,他自己知道,唐玄宗也知道,曾说他嫉贤妒能堪称世间无敌,但李林甫也确实是个能臣,否则玄宗也不可能让他做了一十九年的宰相。
李林甫算是唐朝皇室的远亲,本身的才学略显不足,但是他却能在唐朝这个文学盛世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必然是有着过人的才能,那他文学不行,这个才能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首先李林甫不是个书呆子,他对当时的军事、政治以及经济上的形势变化,有着非同一般的嗅觉和洞悉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唐玄宗后期针对这几点所做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唐朝在建立初期设立的均田制,到了唐玄宗时期,已经被土地兼并搞得等同虚设,所以才会在开元二十五年的时候,朝廷在李林甫的主导下,重新修订并颁布了均田令,打算恢复以往的情形。而最能体现李林甫这人能力的,便是由他所提出的“长行旨”,大大简化了唐代记账编制的管理方式。原先一州每年的耗纸数量就高达50万张,在李林甫规定不再上报稳定的收支以后,每州不过消耗一两张。正因为李林甫有着创新制度的能力,所以尽管有不少人知道他的为人性格,但还是因为他“有宰相才”所以推荐他为宰相,不能单纯的指责他只会谗言媚上,靠一些不光彩的奸臣伎俩上位。
如果说李林甫一开始是为了上位,当他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后,所要做的就是“保”,保住自己的高位。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不被人夺走,李林甫不择手段,借着自己的权力打压异己,做了不少让人唾骂的坏事。
唐朝宰相并不止一位,但是同李林甫共事的那几位,要不是被他使手段排挤出去,要不就是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有着明显的主副之分。至于下面那些大臣,只要有取代他的可能性,便会遭到李林甫的无情打压。张九龄曾经为什么会被罢相,原因就在于他太过独断专行,被认为对皇权造成了威胁。而李林甫便摸清看透了这一点,从来没有过挑战皇权的举动,所以在人们眼中便有了口蜜腹剑、谗言媚上的特征。有一次唐玄宗想要从洛阳西幸长安,但是张九龄认为此时正是农收的时间,此去必然会影响农民,应当等农收之后再寻时间前去。而李林甫有不同见解,认为皇帝于长安洛阳之间往来,根本不需要挑选时间,即使妨碍了农收,只有罢免相应的租税即可。并且表示马上准备西幸长安的行程,玄宗恩准。在各种军政大事上面,往往不能由皇帝一人作出决定,必须要同大臣们之间进行商议,而李林甫却有自己独特的原则,那就是以皇帝为第一优先级别。经常向玄宗传达一种“整个国家都是你的,没有必要和别人商量”的思想,李林甫专权也忠心,不过他只专心于唐玄宗一人,甚至可以说李林甫的专权行为,是唐玄宗君主独裁制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李林甫专权的时间,正是大唐王朝最为鼎盛的一段时期,但在李林甫死后的第三年,却爆发了遍及全国,历时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这次事件给唐朝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造成了唐朝永久衰弱的现象。
唐玄宗此时已经在位了将近五十年,但也不得不出逃避难,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遭到了安禄山叛军的洗劫。短短数年时间里,在藩镇势力的日益猖獗下,全国人口仅存一二,大唐的辉煌盛世就此一去不再返。“安史之乱”爆发于李林甫死后不久,这绝不是简单的偶然现象,两者之间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李林甫为相的十九年时间里,可以说下面的想法根本传不到唐玄宗的耳朵里,以至于君臣相隔,由此才造成了安史之乱。“诗圣”苏轼有一首七言诗名叫《荔枝叹》,他在诗中借马匹飞奔造成的“惊尘溅血”,指责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的罪恶行径,同时他还写道:“至今欲食林甫肉。”一开始唐玄宗对安禄山宠信时,李林甫并没有加以制止或者劝谏,以至于安禄山趁机拿到了边防大权,埋下了唐朝骤衰的一大隐患。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说李林甫虽然颇有独特的见解,但随着他专权行事,一味地谗言媚上,以至于唐朝遭遇危机,盛唐骤衰和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资治通鉴·唐纪》
《李林甫专权与盛唐骤衰》
《李林甫:专权十九年,死后被清算》